題記:「知識百寶箱」系列是「寶仁工作室」為了實踐2021-2022年度工作願景,而特別設立。目的旨在加快「寶仁工作室」的轉型,全面成為以「知識型專欄」為基礎之「知識主導型」的網誌。期望以協助提升大眾的學術素養為信條,並配合STEM的發展。除了普及科學知識外,也負起潛移默化為大家的人生有所改變的重責大任。將以學術專題探討、學習筆記為內容主體,回饋社會,服務讀者。
内容介紹:本篇將轉載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70年模擬試卷三,並且備有小編親筆撰寫的題解之上半部分,另加模擬試卷基本分析,以供讀者參考之用。
筆者快訊: 致全體讀者: 自從工作室於4月27日頒佈「黑色警報」後,筆者就升學鬥爭一事,至今持續留意事態發展,並適時更新升學戰略,有系統地面對升學鬥爭的種種挑戰。而為了更有力應對升學鬥爭,工作室就未來一年的升學形勢,反覆進行「沙盤推演」,思考一切可能發生的情況,並且初步制訂行動框架。及後,筆者幸得熱心同事之寶貴意見,得以將行動框架之細節進一步優化,更臻完美。經過筆者將近一個星期之周詳部署,宣布在工作室在不違反「黑色警報」特別指示的情況下,正式開展名為「魔鬼山戰役」的特別行動,訂於今日(即善牧主日及母親節當天)生效。 本次以本港著名山峰-魔鬼山來命名。魔鬼山位於油塘和調景嶺之間,在清朝時期,由於香港海盜猖獗,人們相傳鯉魚門一帶還有很多海盜匿藏在山上,因而得名。是次特別行動被定性為「戰爭」,代表工作室正在參與一場攸關工作室存留及筆者前途的關鍵大戰。而特意冠上「魔鬼山」一詞,也代表工作室需要跟一切妨礙升學進程的「黑暗勢力」,周旋到底,並預示這是一場硬仗,形同苦戰。 (資料來源:https://www.vairhk.org/places/devilspeak) 「魔鬼山戰役」分為激戰階段及持久作戰階段,目前正處於激戰階段,涵蓋「黑色警報」的整段生效期,當「黑色警報」於2025年9月1日解除後,即進入持久作戰階段。在激戰階段,工作室需要就重回母校一事作出部署,正如《2025救主復活日特別賀辭》的描述,應對方案大致分成三個階段,即第一階段:面試期、第二階段:接受教席及離任過渡期、第三階段:與母校之交接期。側重點並非是否成功重回母校,而是盡最大努力減少對原校的傷害。確保筆者在推動與母校完全「共融」、完全「合一」的同時,不會損害到與原校的關係,留下污點,以致筆者要帶着遺憾離開原校。其次是維持三條戰線的「熱度」,在4月27日的「筆者快訊」中,表示除了擴大母校戰線、在原校戰線跟進會否釋出合約教席外,也會透過新設立之官校戰線,看看有沒有可以應徵之合約教席。 然而,此舉並不代表筆者必然覓得「翻身」機會。在熱心同事之建議和鼓勵下,決定主動申請其他中學之教席。不過,筆者會先初步篩選目標中學,然後再入紙申請,務求精準打擊、命中目標。有關做法,事前不會告知家人,只會在得悉有面試機會後,才向家人商討進一步之行動。只要學校全心全力支持筆者的升學鬥爭,理順PGDE實習安排,就算不是母校,筆者也會來者不拒、樂意接受。 不過,升學形勢仍然充滿變數,其中一個隱憂是「閃電離職」。當筆者在8月中才成功應徵教席並簽約,就有機會不留14天代通知期,以支付代通知金的方式即時離任。在最極端的情況下,有機會發生8月29日遞信即時離任,30日短暫回校進行職務交接,9月1日在另一間學校履任教職之情況。以最突如其來的方法,結束在原校的職務,「閃電離職」不但讓筆者帶着遺憾離開原校,也會對原校造成極具破壞性的打擊和傷害,日後展開「共融」、「合一」工作,也會有不少麻煩,可能需要展開多次「修和」行動,以修補被破壞的關係。因此,部分熱心同事極不希望本人為了自身前途,動用「閃電離職」這個非常手段,令筆者有責任極力阻止「閃電離職」所帶來的衝擊。 因此,工作室已就「閃電離職」一事作戰略部署,首先是文件善後,之後就是安撫同事,減低對學校運作的影響。故此,筆者會在散學禮後,於7月中展開「策略性Handover」程序,預先把兩年來的文件進行整理,然後備份,自己一直慣用的學校雲端戶口,也會先將檔案整理、再備份、後清空。一旦筆者真的要在8月中「閃電離職」,筆者就可以在一天之內立即轉移所有文件、檔案,以最短時間完成離職前善後工作。而筆者也會在8月上旬,一併預備正式聲明,呈交予學校,闡述離職理由,並再次感謝原校的悉心栽培,也會向熱心同事、重點關注同事預備正式信函。筆者希望這些信件可以在「閃電離職」後三天內火速發佈,以收安撫同事不安情緒、振奮人心之效用。目前筆者已向部分熱心同事明示「閃電離職」的可能性,希望他們提高警覺,為「閃電離職」一事做好心理準備。 除了要慎重處理「閃電離職」,升學動向也是「魔鬼山戰役」的「重點戰場」。由於筆者在非本地PGCE、都大PGDE的如意算盤並未打響,而教大PGDE在線上面試後,至今仍未有回音,令筆者需要重新部署升學戰略。筆者承認,在2025年2月的升學部署明顯出現誤判,對全力搶攻PGDE的計劃上過於樂觀,以致沒有入紙申請中大教育碩士學位,沒有為自己留下「後路」,結果錯失良機。工作室有責任為此次誤判負上全責,現正全力撥亂反正,以挽救筆者的前途。 為了挽救此次嚴重失誤,工作室將於8月31日作「死線」,如果未能「黑色警報」解除後獲得PGDE Offer,或至少履任教職,將於同年9月立即提交中大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教育碩士入學申請,並爭取兩位教師作諮詢人,為本人填寫機密推薦書,而最佳推薦人人選是校長及副校長,有關建議已獲部分熱心同事認同。如果於2025-26學年仍然未有PGDE Offer,不論有沒有教席,都會攻讀此課程,一年後再申請PGDE,如果成功就會辦理退學,先完成PGDE,再向大學申請恢復碩士學位之學籍,完成碩士課程餘下的科目。又或者以雙重註冊的方式,在第二年同時完成PGDE、碩士課程。筆者會於第一年將修畢大多數科目,在第二年則集中完成學位論文。 在持久作戰階段,工作室的戰略部署分為三種情況:首個情況是筆者於原校續任教學助理,此時會先提交中大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教育碩士入學申請,然後在11月至12月提交PGDE入學申請。工作室會預留資源,在2026年開發新系列發佈人生觀,直到筆者有教育碩士或PGDE Offer,可以開設《師範教育札記》為止;情況二是筆者成功履任教職。如果在6月下旬或以前有教席,就會申請入讀都大PGDE,成功錄取就可以排期開設《師範教育札記》;但如果要到7月、8月才有教席,因為都大PGDE經已截止申請,筆者會於同年11月至12月提交PGDE入學申請。如有需要,不排除一併提交中大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教育碩士入學申請,作為保險。相關安排也適用於在原校、他校或母校任職;至於第三個情況,就是筆者有PGDE Offer,可以在2025年9月入讀。除了排期開設《師範教育札記》外,也會盡快跟校方商討實習安排。按筆者推測,筆者必需在原校續任教學助理兩年,並會安排約兩個月的時間,給予本人在課堂上實習。 是次「魔鬼山戰役」,為工作室逆轉升學危機的關鍵一役,形同是工作室的「背水一戰」。工作室將適時匯報升學最新形勢,也會適時修改升學部署,為最遲2026-27學年重返大學深造鋪路。 另外,工作室將2025年5月17日列為「特別行動日」,筆者將遠赴香港教育大學,參加教大本科課程資訊日。除了了解校園設施外,也會到圖書館尋找有用館藏,因為當日下午校方安排了「圖書館設施開放及VR/AR體驗」環節,筆者希望搜集製作教學筆記、撰寫應急篇章用的素材,以應對2025-26年度之挑戰。由於是工作室委派予教研事業關注組的任務,攸關工作室發展及筆者前途,故不受「黑色警報」特別指示所限制。 2025年5月8日,由羅馬天主教會樞機團召開之秘密會議,經過四輪投票,合資格投票之133位樞機成功選出第267任教宗,名為良十四世,不但是首位來自聖奧斯定會之教宗,還是首位來自美國的教宗。在尚未加入修會前,就曾在維拉諾瓦大學主修數學。良十四世在不被外界看好的情況下,憑藉自身於秘魯多年之傳教經驗、教廷工作的經驗,深耕細作,由司鐸到主教,再由主教到樞機,到最後還成為秘密會議之「黑馬」,成為羅馬主教、聖伯多祿的繼承人。印證世事無絕對、不可能也可化成可能。筆者也是一位「數學人」,目前正為升學鬥爭努力作戰,以成為教育學家為目標。良十四世的當選,讓筆者隱約看見一絲希望,只要堅持信念,在不同工作崗位、職務上全力以赴、勞而不怨,終有一天可以美夢成真,修成正果。願筆者可以在最神聖之2025年禧年,成為「希望的朝聖者」。 (資料來源:https://press.vatican.va/content/salastampa/it/bollettino/pubblico/2015/09/26/0722/01562.html) 誠心盼望一切順利! 此致 「寶仁工作室」版主 Sam Wong 2025年5月11日 |
各位讀者,本篇將轉載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70年模擬試卷三,並且備有小編親筆撰寫的題解之上半部分,另加模擬試卷基本分析,以供讀者參考之用,相關題目、數值答案取自《華僑日報》。所有題解全由小編親筆撰寫,撰寫期間已考慮到同學的需要,所用方法盡量簡單、用字淺白。因應同學在進行非十進制單位化聚的時候,可能感到困難,1969年至1973年之試題另備附錄,載列作答題目時需要用到的英制及市制轉換公式。個别題目設有提示,旨在協助同學閱讀題目及答題,而非指導同學答題方向,且個別題目可能跟原版有所不同,希望讀者能夠從試題中有所得着。本篇大多數題目之程度,適合小六同學作答,只有少數題目比較困難,或需具備初中數學知識,方可順利作答。
以下是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70年模擬試卷三,備有學生版本、數值答案、題目詳解,以及模擬試卷基本分析:
閱讀「題目詳解」時須注意事項
「題目詳解」只供參考之用,設立目的旨在讓讀者明白作答方向,以及讓讀者知道該題目涉及的課題。如果與現行小學課程之程度有所差别、不同,將加入備註,協助讀者判斷有那些題目明顯是Out-Syllabus的。本人已盡力確保「題目詳解」内容準確無誤,如有錯漏或可修改之處,請透過留言向本人反映。
請注意!「題目詳解」非標準答案,個別題目可以有多個解法。若將之視為標準答案,可能導致讀者但知硬背死記,活剝生吞。這種落伍的學習態度,既不符現代教育原則,亦有違考試着重理解能力與運用技巧之旨。希望讀者正確使用「題目詳解」,以免弄巧反拙。
模擬試卷基本分析
模擬試卷名稱: |
測驗三 |
全卷總題數(題): |
70 |
選擇題總題數(題): |
35 |
非選擇題總題數(題): |
35 |
規定作答時間(分鐘): |
45 |
小編建議作答時間(分鐘): |
90 |
試卷難度(1分最易、5分最難): |
3 |
超越現行小學課程程度之題數(題): |
25 |
佔全卷比重(%): |
35.7 |
涉及課題: |
小數、分數、百分數的互化 小數、分數、百分數的比較 百分數及其應用 小數四則運算 分數四則運算 代數與方程式 |
資料來源已在模擬試卷中列明,模擬試卷試題取自《華僑日報》,特此鳴謝。 |
下星期將繼續轉載試題題解之下半部分,敬請留意。我們下星期再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