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知識百寶箱」系列是「寶仁工作室」為了實踐2021-2022年度工作願景,而特別設立。目的旨在加快「寶仁工作室」的轉型,全面成為以「知識型專欄」為基礎之「知識主導型」的網誌。期望以協助提升大眾的學術素養為信條,並配合STEM的發展。除了普及科學知識外,也負起潛移默化為大家的人生有所改變的重責大任。將以學術專題探討、學習筆記為內容主體,回饋社會,服務讀者。
内容介紹:本篇將轉載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71年模擬試卷五題解之下半部分,以供讀者參考之用。
筆者快訊: 致全體讀者: 工作室已於3月16日母校開放日,發放名為《仁厚慈愛、勤勉謹慎、忠誠信實、促進和平、勿忘初心、載譽歸來》之號外,連結為「https://poyanforum.blogspot.com/2025/03/blog-post.html」,敬請讀者支持工作室之共融合一工作,與母校「共融」、與母校「合一」。 因應教大至今未向本人發放PGDE Conditional Offer,為了工作室長達發展着想,筆者已重啟非本地PGCE升學工程,已備妥所需文件。將在資深教師的協助下,為本人穿針引線,看看可不可以獲得校方特别批准,並簽發實習同意書,爭取最早4月、最遲9月開始攻讀課程,是次前途談判,預料需時三個星期,最快四月上旬有結果。 鑑於母校教師曾在開放日私下表示校方可酌情考慮無PGDE之應徴者,申請角逐學位教席。如果跟學校談判破裂,致使校方不允許本人攻讀非本地PGCE、在校實習並為本人安排導師的話,在徴得家人同意後,不排除入紙申請母校教席。以過去一年半之學校工作經驗,加上母校畢業生的身分,嘗試角逐數學科學位教席,以回應母校對本人投身正式教職的期待,也是推動共融合一最重要的一步。 另外,下星期有特別連載安排,下星期之專題篇章改在3月29日上午8時30分發佈,如果有「筆者快訊」,也會在同日一併發佈。而3月30日同様時間將改為連載一篇《深度分析》,由寶仁工作室轄下之個人成長及生命教育組供稿,主題暫且賣個關子,但與工作室先前撰寫之系列-《升U奇遇記》,有一定關係,敬請讀者留意。 誠心盼望一切順利! 「寶仁工作室」版主 Sam Wong 2025年3月23日 |
各位讀者,本篇將轉載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71年模擬試卷五題解之下半部分,以供讀者參考之用,相關題目、數值答案取自《華僑日報》。所有題解全由小編親筆撰寫,撰寫期間已考慮到同學的需要,所用方法盡量簡單、用字淺白。因應同學在進行非十進制單位化聚的時候,可能感到困難,1969年至1973年之試題另備附錄,載列作答題目時需要用到的英制及市制轉換公式。個别題目設有提示,旨在協助同學閱讀題目及答題,而非指導同學答題方向,且個別題目可能跟原版有所不同,希望讀者能夠從試題中有所得着。本篇大多數題目之程度,適合小六同學作答,只有少數題目比較困難,或需具備初中數學知識,方可順利作答。
以下是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71年模擬試卷五題解之下半部分:
閱讀「題目詳解」時須注意事項
「題目詳解」只供參考之用,設立目的旨在讓讀者明白作答方向,以及讓讀者知道該題目涉及的課題。如果與現行小學課程之程度有所差别、不同,將加入備註,協助讀者判斷有那些題目明顯是Out-Syllabus的。本人已盡力確保「題目詳解」内容準確無誤,如有錯漏或可修改之處,請透過留言向本人反映。
請注意!「題目詳解」非標準答案,個別題目可以有多個解法。若將之視為標準答案,可能導致讀者但知硬背死記,活剝生吞。這種落伍的學習態度,既不符現代教育原則,亦有違考試着重理解能力與運用技巧之旨。希望讀者正確使用「題目詳解」,以免弄巧反拙。
下星期將進行專題探討,敬請留意。我們下星期再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