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9日 星期日

【知識百寶箱】2025年第4篇: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71年模擬試卷二試題分析(下)

題記:「知識百寶箱」系列是「寶仁工作室」為了實踐2021-2022年度工作願景,而特別設立。目的旨在加快「寶仁工作室」的轉型,全面成為以「知識型專欄」為基礎之「知識主導型」的網誌。期望以協助提升大眾的學術素養為信條,並配合STEM的發展。除了普及科學知識外,也負起潛移默化為大家的人生有所改變的重責大任。將以學術專題探討、學習筆記為內容主體,回饋社會,服務讀者。

 

内容介紹:本篇將轉載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71年模擬試卷二題解之下半部分,以供讀者參考之用。

 

筆者快訊:

 

致全體讀者

 

20251月工作報告

 

20251月工作回顧

20251月,工作室正式開展《高等數學》統計學部分的撰寫工作。但由於1月份校内工作繁重,嚴重影響工作室的運作,侵蝕工作室撰寫文章的不少時間,導致進度未如理想。現時只能完成基本統計量度、概率論的核心内容撰寫,其他課題必須於2月繼續撰寫。雖然如此,工作室經已完成所有學能測驗數字推理、文字推理的模擬試題的校對工作,並寫好至少一半需於本年發佈的專題篇章,如期於129日發佈《乙巳新年賀辭》,另外一半將於2月份繼續撰寫。

 

20252月工作目標及展望

因應1月之工作進展,20252月工作目標如下:

 

Ø  完成《高等數學》筆記之餘下部分,即統計學、圓錐曲線

Ø  完成本年度需發佈所有專題篇章

Ø  確定未來的升學計劃,就是否入紙申請MEd作最終決定,還是另有計劃

 

工作室爭取在本月完成以上工作,以便在3月啟動《基本數學》的撰寫工作,初步傾向會先處理涉及内容不多的主題,例如數列、求積法、統計學、概率論等。並且於3月起,增加進修英文的時數,以盡快完成所需文法練習及研習英文教材,為應考IELTSCRE Use of English作準確。但由於3月涉及開放日、畢業禮等重要學校活動,不少準備工作要於2月完成,能夠讓工作室撰寫文章的時間有限。因此,筆者對2月份的展望比較保守,本月目標至少要完成本年度需發佈所有專題篇章之撰寫工作。至於《高等數學》筆記,如果可以寫好除統計推論、圓錐曲線以外的内容,已算達到預期目標。

 

最新升學形勢分析

工作室仍在密切注視事態最新發展,未來七天為決定是否報讀MEd之關鍵時刻。有關報讀所需文件之準備工作,基本上已完成。只要決定報讀MEd,筆者將立即通知校方為本人簽發推薦信,同時盡快尋找合適教職員擔任推薦人。由於升學形勢仍在不斷變動,工作室將視乎最新之升學狀況,採取最有利本人之升學方案。一旦作出決定,將盡快向外界公佈,以免外界對本人前景有所擔憂。

 

另外,工作室就非本地遙距學位教師教育證書(即PGCE)課程之事實查核程序,大致完成,初步結論顯示這是真實情報,而筆者經多方查證後,也印證由University of SunderlandTES(由University of East London頒佈)之PGCE課程,為本港教育局認可非本地高等教育課程,並具有成功獲得檢定教員及常額教席之先例,入學要求方面,只要在學校任職,而校方也同意本人實習,並持本科或以上學位,便可以入紙申請,二校入學要求有異,前者如果持有以英文修讀之學位,豁免提供IELTS成績,但必須以英文作教學實習語言,後者可以用中文或英文作教學實習語言,但如果第一語言不是英文,便要有IELTS成績,但如果持有以英文修讀之學位,則視同有認可英文資歷,豁免提供IELTS成績,目前仍須進一步查證,看看是否真有其事。

 

綜合多項資料、教職員之口述,以及主辦課程院校向本人發放的回覆電郵,筆者認為,循遙距方式唸PGCE,再完成校内之實習,是一個可行的升學策略。加上有人正在修讀有關課程,再加上一些成功案例,令本人有意入紙申請,但跟報讀MEd一樣,也需要有「推薦人」才行,絕非容易。以TESPGCE為例,校方必須為本人簽署實習同意書,以及有教師肯為本人擔任「導師」,以簽發實習表現報告,要找到熟知遙距課程、願意「捱意氣」教師,任務極其艱矩。但是,憑着過去一年半之工作表現,要說服校方為本人簽署實習同意書,還是有可能,加上部分教師以行動進一分支持本人的升學鬥爭,有望找到「導師」,助本人一臂之力。

 

筆者在完成PGCE之進一步查證後,將作慎重考慮,最遲於226日作最終決定。究竟是報讀MEd還是邊距PGCE?拭目以待。

 

「寶仁工作室」版主  Sam Wong

202529

 

各位讀者,本篇將轉載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71年模擬試卷二題解之下半部分,以供讀者參考之用,相關題目、數值答案取自《華僑日報》。所有題解全由小編親筆撰寫,撰寫期間已考慮到同學的需要,所用方法盡量簡單、用字淺白。因應同學在進行非十進制單位化聚的時候,可能感到困難,1969年至1973年之試題另備附錄,載列作答題目時需要用到的英制及市制轉換公式。個别題目設有提示,旨在協助同學閱讀題目及答題,而非指導同學答題方向,且個別題目可能跟原版有所不同,希望讀者能夠從試題中有所得着。本篇大多數題目之程度,適合小六同學作答,只有少數題目比較困難,或需具備初中數學知識,方可順利作答。

 

以下是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71年模擬試卷二題解之下半部分:


閱讀「題目詳解」時須注意事項

「題目詳解」只供參考之用,設立目的旨在讓讀者明白作答方向,以及讓讀者知道該題目涉及的課題。如果與現行小學課程之程度有所差别、不同,將加入備註,協助讀者判斷有那些題目明顯是Out-Syllabus的。本人已盡力確保「題目詳解」内容準確無誤,如有錯漏或可修改之處,請透過留言向本人反映。

 

請注意!「題目詳解」非標準答案,個別題目可以有多個解法。若將之視為標準答案,可能導致讀者但知硬背死記,活剝生吞。這種落伍的學習態度,既不符現代教育原則,亦有違考試着重理解能力與運用技巧之旨。希望讀者正確使用「題目詳解」,以免弄巧反拙。

 


下星期將繼續轉載試題,並有題解與分析,敬請留意。我們下星期再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