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 星期六

【深度分析】從Cure Zukyoon及Cure Kiss論代價與犧牲(下)

題記:「深度分析」系列精選全球各地能反映社會、個人成長等議題的電影、電視劇,除了節錄內容重點外,也從這些內容重點中,找出值得討論的地方,如呈現手法、劇情發展等,或者從電影、電視劇中針對個別角色深度研究,嘗試利用學術文獻、已有知識等深入分析,期望能為讀者帶來嶄新的觀點,帶來一絲曙光。

 

内容介紹:本篇以「劇情為本」作分析原則,按照《光之美少女偶像與你》第17話至第22話的內容,分別就普莉露以及梅寶跟羽音的「共融」及「合一」關係,作出深入的分析。至於本篇的下半部分,筆者會嘗試從不同方面,探討如何走向「合一」、致力「修和」,並且深入探討筆者與母校的「共融」及「合一」,以及筆者為升學鬥爭所付出的代價,以及作出甚麼犧牲。最後筆者會總結上、中、下三篇「深度分析」之內容,正式為第三篇「深度分析」劃下句號。

 

各位大家好,在《光之美少女偶像與你》第21話。由於普莉露恢復記憶,梅寶(本港譯名為美樂露)因為不滿羽音在恢復記憶一事大搶風頭,加上跟羽音的關係緊張等因素,導致梅寶單方面宣佈將羽音等人定成為對手。跟普莉露以「Zukyoon Kiss」之雙人組合,向羽音、奈奈、小心三人組成之「Idol Precure」宣傳,致使雙方由第22集開始,正式進入「對立狀態」。雙方關係在梅寶的推波助瀾下,一度非常緊張。最終,普莉露決定加入「Zukyoon Kiss」,跟梅寶一起參與偶像活動戰鬥,令雙方的內鬥暫時結束。但由於梅寶對羽音仍有心結未解,最終維持「Zukyoon Kiss」、「Idol Precure」兩大組合並存的局面,並在第23話開始,雙方在不逾越雙方的「紅線」之前提下,保持「互相競爭、互相合作」的關係,推動「共融」及「合一」。

 

本次的「深度分析」,將會以「共融」及「合一」為題。我們會在前半部分,先對「共融」及「合一」這個概念有初步的討論,然後才按照第17話至第22話的內容,分別就普莉露以及梅寶跟羽音的「共融」及「合一」關係,作出深入的分析。至於本篇的下半部分,我們會嘗試從不同方面,探討如何走向「合一」、致力「修和」,並且深入探討筆者與母校的「共融」及「合一」,以及筆者為升學鬥爭所付出的代價,以及作出甚麼犧牲。最後我們總結上、中、下三篇「深度分析」之內容,正式為第三篇「深度分析」劃下句號。

 

一張含有 文字, 筆跡, 字型, 書法 的圖片

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本篇由寶仁工作室 與母校「共融」及「合一」事務組、教研事業關注組及個人成長及生命教育組 聯合供稿

 

「下篇」主題:

面對分崩離析的世界,我們要如何推動「共融」及「合一」?

 

本篇內容:

Ø  學術討論4:「共融」及「合一」

Ø  專題分享3:推動「共融」及「合一」的要素

Ø  過往先例分析3:從JuriaElle看「共融」及「合一」

Ø  分析重點8:普莉露與羽音「合一」關係的起伏

Ø  分析重點9:梅寶與羽音「合一」關係破裂的徵兆

Ø  分析重點10:「Zukyoon Kiss」與「Idol Precure」的內鬥實錄

Ø  分析重點11:心結解除,五人合而為一,重新出發

Ø  專題分享4:齊心一致走向「合一」、致力「修和」

Ø  專題分享5:筆者與母校「共融」及「合一」運動

Ø  分析重點12:代價與收穫是否成比例?

Ø  專題分享6:從社會現象看代價與犧牲

Ø  專題分享7:為升學鬥爭付出的代價

Ø  結語

Ø  後記

 

學術討論4:「共融」及「合一」

分析:甚麼是「共融」及「合一」?

本篇的主題是「共融」及「合一」。「共融」及「合一」都是甚具基督教色彩的詞彙,所以我們有必要從神學的角度,去了解甚麼是「共融」及「合一」。

 

「合一」在基督教的角度中,是指於基本信仰上達成共識的前提下,尋求理解、尊重和合作,強調在多樣性中的團結和和諧,而非要求所有人在所有事上都有一致的看法。對於基督教的基本信仰,可見於《尼西亞信經》,它是宗教信仰正式而簡明的摘要。這個信經早於公元325年第一次大公會議通過,並在公元381年第二次大公會議通過增訂版本。整個《尼西亞信經》是為了反對異端教派而出現,論及「創造」、「贖罪」、「成聖」。為了推動「合一」,由本港多個宗派之神學工作者組成「神學交談專責小組」,已於2016年底譯成《尼西亞信經》合一中譯本,並在「基督徒合一祈禱週」活動中使用,如沒有天主教及基督教共用的中譯,則分開列出。《尼西亞信經》之全文如下所示:

(資料來源:https://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173623&Pid=104&Version=0&Cid=2053&Charset=big5_hkscs

(資料來源:https://www.kkp.org.hk/files/kkp12-13_20170219.pdf

(資料來源:https://dhk.hkskh.org/stpeter/ministry_article.aspx?id=1677

(資料來源:https://bible.fhl.net/luther/luther1.html

 

《尼西亞信經》(合一中譯本)

 

我們信獨一上主,全能的父。

創造天地和有形無形之萬物的主。

 

我們信獨一主耶穌基督,上主的獨生子,

在萬世之前,由父所生,

出自光明的光明,出自真神的真神,

受生而非被造,與父本性相同,

萬物藉他而有。

 

他為我們世人,並為我們的得救,

從天降臨,因聖靈/聖神由童貞女馬利亞得了肉身,而成為人。

在般雀.比拉多執政時為我們被釘十字架,

受難、埋葬;

照聖經所載第三日復活;

升天,坐在父的右邊;

將在榮耀中再來,

審判活人、死人,

他的國度永無窮盡。

 

我們信聖靈/聖神,

是主及賦予生命者,

自父而發,

與父、子同受敬拜,同享榮耀;

他曾藉眾先知發言。

 

我們信獨一、神聖、大公、使徒所傳的教會。

我們承認獨一洗禮,使罪得赦。

我們期待死人復活及來世生命。阿們/亞孟。

(資料來源:https://www.hkcc.org.hk/acms/content.asp?site=hkccnew&op=showbycode&code=Nicene_Creed_%E4%BF%A1%E7%B6%93

 

要留意,「合一」不是指統一,不是說把所有組織或會別都歸併在一起後,就算是「合一」,因為此舉只是統一,屬組織上的「合一」,跟《聖經》中的「合一」,背道而弛。真正的「合一」是基督的生命裏「合一」,是屬靈的「合一」,而過分在組織與體制上「合一」,反會引起更多因「合一」意見之分歧而有的「不合一」。因為「統一」更多涉及結構或形式上的一致性,在基督教的語境中,「統一」可能意味著對某一特定教義體系、禮儀傳統或教會治理結構的共同遵守,這有可能導致互相的排斥,甚至可能會對宗派間的多樣性構成挑戰。

(資料來源:https://www.goldenlampstand.org/glb/read.php?GLID=01703

(資料來源:https://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173623&Pid=104&Version=0&Cid=2053&Charset=big5_hkscs

 

然而,「合一」是有條件的,例如在《以弗所書》4:4-6,使徒提出「合一」的七個先決條件,即一身、一靈、一望、一主、一信、一洗、一神。而在《哥林多前書》第12章,提到雖然身體上有各種肢體,卻因出於一位聖靈的安排,仍屬同一身體。身體只能將屬於身體的肢體合一,不能將不屬身體的肢體「合一」。凡是已經從一位聖靈受洗的,就同屬一個身體了。如果那些未從聖靈而生的,則不可能合一到「身體」裏。

(資料來源:https://www.goldenlampstand.org/glb/read.php?GLID=01703

 

「共融」的英文為Communion,源自希臘文中的「相通」,所以「共融」有相通、團契、契合相交之義,根據《約翰一書》1:3:「我們將所見所聞的傳報給你們,為使你們也同我們相通;原來我們是同父和他的子耶穌基督相通的。」因此,「共融」泛指相互交往、分享和建立關係,是指神與人之間、以及神與基督徒之間的親密關係,在羅馬天主教中「共融」更特別用來指在基督內聯合在一起的行為與活動。除了從神學的角度探討「共融」,還可以從社會福利的角度去探討「共融」,在此情況下,「共融」的定義是「把不同能力和背景的人匯聚一起,使大家意識到彼此之間的共通和差異,從而打破社會上的定型觀念和彼此間的隔膜,互相接納、欣賞及尊重,共享社會的權利和義務。不論是弱勢社群還是社會大眾,均可從每一個共融體驗及實踐中有所裨益及改變。」

(資料來源:https://www.bshk.edu.hk/2021-04-08/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85%B1%E8%9E%8D

(資料來源:https://treats.org.hk/treats-whats-inclusion/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接觸及「社會共融」、「傷健共融」等含有「共融」一詞的詞彙,在此想特別跟大家分享。為了讓每個人在不同生活範疇都享有平等和尊重,推動共融社會,政府致力促進社會共融。例如,本港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如聽覺、言語、學習或行為上有障礙的兒童)提供一系列特殊教育服務,幫助他們充分發展潛能,成為社會上有獨立和適應能力的人。在就業方面,政對透過就業展才能計劃,為殘疾求職者提供職前培訓和培訓津貼,僱主聘請殘疾人士及提供在職培訓,可獲政府提供工資補助等多項補助。非華語學童享有適應課程、到校支援服務、學位安排和特備課程等。非政府機構為少數族裔人士包括青少年提供共融計劃,例如語文課程、青少年文化交流與融合學習計劃和課後功課輔導班,以協助他們融入社會。《種族歧視條例》保障市民在僱傭範疇不會因為種族而受到歧視。對於內地新來港人士,在入讀合適學校前,可選擇先行修讀全日制啟動課程,幫助他們盡快融入本地社會及教育體系。此外,政府鼓勵清貧學生參加由公營及直接資助計劃學校籌辦的校本課後學習及支援計劃下的校本及區本課後活動。為協助家境清貧、父母無法負擔子女參加收費的課後活動的學生,該等活動由政府資助。

(資料來源:https://www.gov.hk/tc/residents/housing/socialservices/youth/SocialInclusion.htm

 

本港的「傷健共融」概念,始於197010月,由英國傷健運動(PHAB Movement)創辦人瑪利羅便臣女士(Mary Robinson)引入。認為應該從介紹「傷健概念」─「傷健本平等,機會非憐憫(Opportunity Not Pity)」予香港社會作為開始,讓各界社會人士了解傷殘人士的真正需要,改變部份人士普遍對傷殘人士的錯誤觀念與成見,及使其承認人類生而平等的事實。「傷健共融」的基本價值觀由社會公義、平等機會、非類別化、非分離化組成,如下所示:

(資料來源:https://hkphab.org.hk/wp-content/uploads/2021/07/Theary_of_PwD_incluction_20130201v.pdf

 

社會公義

Social Justice

所有人都有同等價值,不論傷或健均具有同樣權利去享用相同的服務、設施和貨品。

平等機會

Equal Opportunity

所有人都應該得到相等的待遇,不論傷或健均應該擁有相同的機會和選擇,以及承担「選擇」背後的風險。

非類別化

Non-Categorization

所有人都是獨立個體,不論傷或健,均應尊重其獨特性,並給予不同的選擇。

非分離化

Non-Segregation

所有人都需要與不同人士接觸的機會以擴闊生活經驗,不論傷或健都應該有機會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資料來源:https://hkphab.org.hk/wp-content/uploads/2021/07/Theary_of_PwD_incluction_20130201v.pdf

 

我們之所以要推動「傷健共融」,是因為社會對殘疾人士的負面標籤、定型觀念和偏見仍然普遍。其中,不少問題之根源是與管理設施、提供服務及督導人員相關。殘疾人士與健全人士的社交距離仍然嚴重,而要改變這些負面態度實在刻不容緩。因此,推動「傷健共融」並不單單是在維護殘疾人士的權利;那是在維護社會的公義,是我們都相信「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這普世價值的實踐。透過共融的環境,社會才能夠真正教育公民互相接納和尊重。為了體現到「傷健共融」的基本價值,我們需要致力創造交流的平台,帶動傷殘人士融入社區,逐步拉近與健全人士的距離,建立起自然、和諧、共融的鄰里社區生活。例如引入通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讓傷殘人士融入更多的主流社會服務等。

(資料來源:https://hkphab.org.hk/wp-content/uploads/2021/07/Theary_of_PwD_incluction_20130201v.pdf

 

專題分享:普世教會合一運動

我們之所以推動「共融」及「合一」,全賴過去的經驗和實踐,在此特別分享普世教會合一運動及基督宗派的「共融」及「合一」進程。

 

在過去,基督宗教分裂成多個宗派,例如羅馬天主教、東正教、聖公宗等。這些宗派的出現,有部分有跟羅馬教廷發生衝突,例如聖公宗是因為亨利八世不滿教宗拒絕讓他跟凱薩琳離婚,將英格蘭教會從大公教會中分離出來,後來把英格蘭教會的崇拜禮儀、神學觀傳至也界各地後,成為今日的普世聖公宗。而路德宗則是跟羅馬教廷在神學問題,特別「因信稱義」(天主教又稱「因信成義」)發生衝突,令馬丁.路德被教宗革除教籍。及後新教教派越來越多,不少宗派是由原新教教派中分裂出來,例如由聖公宗分裂出來的循道宗。令基督宗教進入百花齊放的局面,這些宗派在神學觀、禮儀、教政體制方面,均有明顯差別。例如聖公宗、羅馬天主教、東正教是主教教制教會,重視崇拜禮儀,浸禮宗的信徒之洗禮一律全身受浸,不接受嬰孩洗禮,並實行會眾制。在本港的崇真會則採用長老制,會按立長老以管理教會。

 

為使現代基督教內各宗派和教派重新合一,普世教會合一運動早在1910年於英國愛丁堡正式開展,希望終止基督教各大教派內的對立。為了追求「共融」、「合一」,部分教會承認其他宗派之洗禮是有效的,甚至承認聖職人員之聖秩地位,例如主教、司鐸。時至今日,本港的合一運動在不少教會的支持下,迅速發展,例如「基督徒合一祈禱週」,透過多個宗派的教會共同舉辦的活動,旨在為教會及世界祈禱。例如:「交換講台」旨在安排其他宗派的神職人員講道,又會舉行共同祈禱或聖餐崇拜。這個活動超越了教派的界限,讓不同宗派的教會能夠在社區服務、福音傳播、社會正義和生態保護等領域攜手合作,更好地彰顯基督的愛和王國的價值。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9%AE%E4%B8%96%E6%95%99%E6%9C%83%E5%90%88%E4%B8%80%E9%81%8B%E5%8B%95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B1%E8%9E%8D

(資料來源:https://www.bshk.edu.hk/2021-04-08/

(資料來源:https://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173623&Pid=104&Version=0&Cid=2053&Charset=big5_hkscs

 

由於神學觀念的不同,在宗教改革中,產生出不少新教宗派,例如路德宗。路德宗跟羅馬天主教在教理上的其中一個爭論,是「因信稱義」(羅馬天主教稱之為「因信成義」),這個爭議持續了四百多年。為了收窄彼此的分歧,經過長時間的討論,雙方的高層神學家才達成了共識,於1999年發表《信義宗教會與天主教會有關成義╱稱義教義的聯合聲明》,簡稱《因信稱義聯合聲明》,由世界信義宗聯會和梵蒂岡共同簽訂,中止四百多年前兩會就現今共識範圍對對方的譴責。在2006年,世界循道衛理宗協會、天主教會及世界信義宗聯會於2006年簽署《世界循道衛理宗協會就有關成義╱稱義的聯合聲明的聲明》。這兩份聲明已經有正式中譯本,在2014年由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天主教香港教區、循道衛理聯合教會之代表簽署確認。

 

在這兩份聲明中,雙方在同意合一譯本的同時,也保留雙方文字使用的差異之處。因此,天主教中的「成義」,在新教版本則譯為「稱為」。旨在讓雙方會眾更易明白,並且可以探索教會內豐富而多元的合一。目前,雙方正計劃共同翻譯共同譯文,例如主禱文、使徒信經和尼西亞信經。至於共同中文聖經譯本計劃,因資金問題需要暫停。在2017年,天主教香港教區和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互認紀念宗教改革五百周年的《從衝突到共融》中譯本。這個文本全稱《從衝突到共融:信義宗教徒與天主教徒於二○一七年共同紀念宗教改革》,由天主教會與世界信義宗聯會於2013年發表,是兩宗派重新研究宗教改革歷史以至路德神學的成果,內容幫助基督信徒正面看待歷史並傳承改革精神,同時指出當前的合一要務,為基督徒合一交談提供方向與建議。

(資料來源:https://chinese.gospelherald.com/news/5y1k3mmfm19k

(資料來源:https://www.taiwanbible.com/m/news/news.jsp?ID=102077

(資料來源:https://kkp.org.hk/past/detail/39132/

 

分析:為何要推動「共融」及「合一」?

返回正題,我們之所以推動「共融」及「合一」是基於以下原因:

 

理由一:修補撕裂、重修友好

踏入2020年代,社會撕裂非常嚴重。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持續惡化,有些甚至升級成戰爭,例如以巴衝突、俄烏戰事。不但令當地居民生靈塗炭,甚至讓當地陷入人道危機。此外,有些國家「保護主義」盛行,傾向採用報復式行動,以保護當地民眾的權益。尤其是特朗普於2025年再度出任美國總統後,發動關税戰,對一系列國家徵收「對等關稅」,除了對所有進口品徵收10%最低基準關稅,還對美國部份貿易夥伴徵收更高的關稅。引起不少國家和地區的強烈不滿,其中巴西考慮訴諸世界貿易組織。加拿大考慮採取反制措施,對抗美國之關税政策,以保護當地工作。澳洲雖然不會以對等關稅進行報復,但也對此表示這「不是朋友的行為」。甚至連走「民粹路線」的義大利總理梅洛尼,都表示美國對歐盟徵收關稅是「錯誤的」,對雙方都沒有好處。除了關税戰,不少歐洲國家被「反移民」、「反伊斯蘭」的議題所困援,造成社群撕裂,雙方衝突日趨嚴重,也導致「極右」勢力在當地逐漸壯大。

(資料來源:https://www.hk01.com/article/60225983?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資料來源:https://hao.cnyes.com/post/143128

 

為了修補社會撕裂,推動「共融」及「合一」刻不容緩。我們必須透過「共融」及「合一」,重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繼而修復社群之間的關係,甚至是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推動「共融」及「合一」,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重修友好,往往需要數年、數十年,甚至是數百年、數千年,需要的耗用的人力、物力、心力,有些甚至達到「幾何級數」。但是,我們始終相信人性本善,我們的善良本心,可以讓雙方的關係,由冰冷轉為温暖。有了友好的關係,我們才可以推動雙方有效的合作,透過合作,雙方可從中得益。如此一來,我們才可以跟對方共同解決一個接一個矛盾,甚至是跨地域、跨時空的議題。

 

理由二:締造更美好、更和諧的社會

藉由「共融」及「合一」,讓我們得以建立充滿「愛」的氛圍,使「愛」傾注在每一個人身上。這種「愛」可以令社會更美好、更和諧。因為「共融」及「合一」,令雙方願意在友好關係的基礎下,為和平事業作出貢獻,化為予盾和衝突,為締造更美好、更和諧的社會,帶來條件。

 

例如曾任南非總統的曼德拉,他致力於廢除種族隔離制度、實現種族和解,以及消除貧困不公。最初他跟白人政府的關係非常緊張,曾經透過名為「民族之矛」武裝組織,採取破壞公共設施的行動,並且堅持只有政府放棄暴力,非國大才會結束武裝鬥爭,而曼德拉也曾被當局監禁十八年。隨着1989年換上新任總統戴克拉克後,先是無條件釋放除了曼德拉以外的所有非國大囚犯,再在同年12月與曼德拉進行會面,並在19902月無條件釋放曼德拉。而曼德拉也決定跟政府展開談判,這樣就「無需武裝鬥爭」。最終在同年5月,跟政府展開初步談判,並在8月要求非國大停火,放棄以武力方式解決問題。經過曼德拉的努力以及讓步後。最終於1994年,促成了一場多種族的普選,曼德拉被選為南非總統,他跟戴克拉克也於1993年共同獲得美國自由勳章及諾貝爾和平獎。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BA%B3%E5%B0%94%E9%80%8A%C2%B7%E6%9B%BC%E5%BE%B7%E6%8B%89

 

理由三:保護仁愛(Protect Humanity

「仁愛」是十二種首要的價值觀和態度之一,根據「豐富《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試行版)》內容-優化「首要培育學生的價值觀和態度」」(教育局通函第183/2023 號),「仁愛」中的「仁」乃中華傳統文化價值觀的重要觀念,「仁」有「仁德」之意,所謂「克己復禮為仁」,就是要抑制自己,使言語行動都合於禮,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同時發自內心地以利他、包容、寬宏、善良和接納的心,互助互愛、互諒互讓,實踐「仁者愛人」,意指「仁者是充滿慈愛之心,滿懷愛意的人」;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化解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和衝突。

(資料來源:https://applications.edb.gov.hk/circular/upload/EDBCM/EDBCM23183C.pdf

(資料來源: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B%81%E8%80%85%E6%84%9B%E4%BA%BA/5880579

 

因此,一個有「仁愛」之心的人,需要從行為上關心、愛護、真誠對待他人,更著重培養他們的內在修養,積極以「仁」作為言語行動的標準。我們要從「心」出發,凡事推己及人,以真誠的態度與家人、師長、朋友相處;並推而廣之愛護天地萬物,對動物和大自然亦能秉持仁厚、慈悲、憐憫、懷抱萬物之心,關注鄰舍和社會弱勢社群甚至動物的福祉,體現「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意指「從愛護家人,一直推廣到愛護天地萬物」。藉此建立和諧友愛的校園和社會,預防及杜絕欺凌、傷害他人和動物的事件。

(資料來源:https://applications.edb.gov.hk/circular/upload/EDBCM/EDBCM23183C.pdf

(資料來源:https://www.mingpaocanada.com/tor/htm/News/20240308/HK-gfj1_er_r.htm

 

按照筆者的母校-張沛松紀念中學的解釋,仁愛社(House of Humanity)的社員以團結、熱情、潔身自愛、關愛他人著稱,這個就是我們珍而重之「仁愛精神」了。我們藉由「共融」及「合一」,向外界展現出我們團結、關愛他人的一面,我們懷着熱情去接納來自四方八面的人、群體,甚至是跟我們懷有敵意的人。並保持自身清白純潔,而不與人同流合污,作為推動「共融」及「合一」的條件和準則。因此,「共融」及「合一」可以「力行仁愛,實踐真理」,令更多人因此而投入「共融」及「合一」事業,發揚「仁愛精神」,從而達到保護仁愛(Protect Humanity)的信念。

(資料來源:https://www.cpc.edu.hk/attached/file/20230912/20230912022206_56072.pdf

(資料來源: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90532&la=0&powerMode=0

 

專題分享3:推動「共融」及「合一」的要素

分析:推動「共融」及「合一」的條件

要推動「共融」及「合一」,必先建立雙方的互信。有了互信,雙方才可以透過展開不斷的溝通,一個具建設性的溝通,可以讓雙方彼此放下成見,收窄分歧,而雙方為了「共融」及「合一」,在合乎原則的情況下,或有可能作出妥協,才可以令「共融」及「合一」關係保持穩定。以下是推動「共融」及「合一」的要素:

 

要素一:雙方的互信

「共融」及「合一」是建基於雙方的互信,意即彼此信任。沒了互信,「共融」及「合一」的根基也只會蕩然無存,雙方的關係也只會停滯不前。甚至陷入崩潰。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曾在202112月之晉牧禮時,提到他會擔當橋樑的角色,促進交流、聆聽和交談,讓不同群體、組織及機構增加了解和互信,以達至「修和」及「合一」。因此,互信是「修和」及「合一」的前提,若能保持雙方的互信,即使雙方關係陷入緊張,還是可以把關係保持下去,不致步向破裂。

(資料來源:https://china.ucanews.com/2021/12/07/%E9%A6%99%E6%B8%AF%E6%95%99%E5%8D%80%E6%96%B0%E7%89%A7%E6%89%BF%E8%AB%BE%E6%93%94%E7%95%B6%E6%A9%8B%E6%A8%91%E8%A7%92%E8%89%B2%E3%80%81%E4%BF%83%E9%80%B2%E4%BA%92%E4%BF%A1%E5%92%8C%E4%BF%AE%E5%92%8C/

 

要素二:不斷且具建設性的溝通

溝通是指彼此間意見的交流或疏通,溝通最重要的目的增加彼此瞭解、交流,減少磨擦和矛盾,達到和諧人際關係。要推動「共融」及「合一」,我們需要不斷溝通,可能一次的溝通,未能增加彼此瞭解,不要緊,我們再安排另一次溝通,如果仍未能令彼此瞭解,就進行第三次、第四次、甚至第五次。終有一天,彼此便可以完全瞭解。同樣,要化解矛盾,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尤其是深層次矛盾,可能需要兩次、三次、甚至更多次的溝通,才可以完全化解。例如《Phantomirage》第32話、第36話至第38話,Kokomi等人多次向Sarai進行溝通。先是了解Sarai做壞事的原因,嘗試讓Sarai明白不是父母的「扯線公仔」,絕不可以為了取悦家人,而做盡壞事,後期將重心放在成為Phantomirage朋友的好處。四位Phantomirage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溝通,令Sarai選擇相信Kokomi,最終讓奇蹟顯現,令Sarai由被黑暗力量操控的人偶,變成真真正正的人類。

(資料來源: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6%BA%9D%E9%80%9A&search=%E6%BA%9D%E9%80%9A

(資料來源:https://www.yipsir.com.hk/Znd_order/YPTP_Handouts/Old/Communication_and_Rx_Skills.pdf

 

然而,一個有效的溝通,不得不提具建設性。照字面上解,建設性泛指具有積極意義的。要達到具建設性之溝通,必先防止無效溝通。只要資訊沒有被正確、及時、清楚傳遞,導致行動出錯、資訊延誤,甚至產生誤會 的話,是為無效溝通。如果溝通無法讓雙方關係得出顯著改善,一切都只會徒勞無功。這個是推動「共融」及「合一」的大忌,因為光是美國,每年因無效溝通損失高達1.2兆美元,根據HBR2022年的調查每位員工每年因資訊誤傳、指令不清,平均損失超過10000美元。由於推動「共融」及「合一」工作,需要投放大量資源,在目前資源日益緊拙的情況下,一個具建設性的溝通,就變得相當重要。

(資料來源: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5%BB%BA%E8%A8%AD%E6%80%A7&search=%E5%BB%BA%E8%A8%AD%E6%80%A7

(資料來源:https://wordpower.today/ineffective-work-communication/#%E4%BB%80%E9%BA%BC%E6%98%AF%E7%84%A1%E6%95%88%E6%BA%9D%E9%80%9A%EF%BC%9F%E7%84%A1%E6%95%88%E6%BA%9D%E9%80%9A%E7%9A%84%E5%BD%B1%E9%9F%BF%E8%88%87%E5%B8%B8%E8%A6%8B%E6%90%8D%E5%A4%B1

 

要素三:放下成見

成見是指心中已固定不易變更的看法,又或者是偏見。成見是影響「共融」及「合一」關係的主因,它會令雙方失去合作的空間,進一步鞏固雙方的對立。筆者嘗試引用一個真實例子,事件也被《東張西望》廣泛報道,在2019年,時年23歲任職金融經紀的莊洋洋,因為不滿在就讀慈幼葉漢小學期間,被如今是學校訓導老師的李老師不斷欺凌,加上涉事老師指他是「回收箱入面嗰啲藍廢紙」,令他耿耿於懷,覺得自己受到心靈創傷。為了報仇,於是在行過母校碰見老師時,竟拉扯老師衫領,接著兩度用11張紙幣撻向對方臉上,令他被控一項「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罪」,自簽以2000港元守行為1年,另須賠償老師1000港元及支付300元訟費,更被裁判官告誡。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hk/article/2345732/%E9%87%91%E8%9E%8D%E7%94%B7%E8%A2%AB%E5%98%B2%E5%BB%A2%E7%B4%99-10%E5%B9%B4%E5%BE%8C%E7%94%A8%E9%8C%A2%E6%89%93%E8%80%81%E5%B8%AB-%E6%9D%B1%E5%BC%B5%E8%A5%BF%E6%9C%9B-%E6%8F%AD%E6%A0%A1%E5%9C%92%E6%AC%BA%E5%87%8C%E7%9C%9F%E7%9B%B8

 

整件事件,雙方都有過失,彼此都有成見,結果令雙方關係嚴重惡化。涉事老師將成績差的學生標籤為「回收箱入面嗰啲藍廢紙」,顯然是貶低學生。成績差不代表人品差,更加不代表日後對社會貢獻一點意義也沒有,他們一樣可以名成利就。就好像莊洋洋,雖然成績欠佳,但卻可投身財金融界任職金融經紀,甚至把自己賺下來的錢,拿來買金鏈、買金錶,生活不愁問題。不過,莊洋洋對老師同樣有成見。誠然,他在學期間被涉事老師出言侮辱,令他很受到心靈創傷,值得同情,但他亦對涉事老師存有偏見,認為涉事老師就是有意侮辱他、有心傷害他,毫無任何悔意。不過,他並不明白老師都是人,人是會因應自己的良心,省察自己的行為,並且作出改善。結果,這個仇恨他一記就記了至少十年,加上雙方缺乏有意義的溝通,令雙方成見仍在,進而引發莊洋洋拿紙幣撻向對方臉上報仇一事。

(資料來源:https://skypost.hk/article/2345732/%E9%87%91%E8%9E%8D%E7%94%B7%E8%A2%AB%E5%98%B2%E5%BB%A2%E7%B4%99-10%E5%B9%B4%E5%BE%8C%E7%94%A8%E9%8C%A2%E6%89%93%E8%80%81%E5%B8%AB-%E6%9D%B1%E5%BC%B5%E8%A5%BF%E6%9C%9B-%E6%8F%AD%E6%A0%A1%E5%9C%92%E6%AC%BA%E5%87%8C%E7%9C%9F%E7%9B%B8

 

要素四:在合乎原則的情況下作出妥協

妥協是指對立的雙方為避免衝突或爭執,彼此在原則、利益上讓步,謀求融洽的行為。但是,這些讓步必須合乎原則,以免被對方得逞,以步步進迫的方式,作出更多的讓步。這些讓步不一定是無條件,也需要對方滿足一些條件才行,否則,是次的妥協則應視作無效。例如2019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阿邁德(Abiy Ahmed),在任埃塞俄比亞總理期間,積極修補與厄立特里亞的關係,以解決兩國的邊界衝突。為了終止跟鄰國厄立特里亞長達20年的戰火,他願意在邊境議題上讓步,交出有爭議的領土,換取鄰國簽署和平條約,終結2國長達20年的戰火與衝突。他在解決邊境衝突所採取的果斷行動,也是阿邁德獲得2019年諾貝爾和平獎的原因。

(資料來源: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54800&la=0&powerMode=0

(資料來源: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10115004.aspx

(資料來源: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1011/1554778.htm

 

分析:「修和」對推動與「共融」及「合一」的重要性

「修和」有「道歉」、「和好」、「修好」的意思。在天主教會七件聖事中,修和聖事可以修復那破壞了的種種關係,親自向自己、別人、大自然、教會、天主道歉,與他們和好。因為人會因自己的過失,過失破壞了我們與自己、別人、大自然、教會、天主的關係,傷害了他們,所以我們需要向他們道歉。一般而言,修和聖事分為六個步驟,即省察、痛悔、定改、告明、補贖、赦罪。如下所示:

(資料來源:https://dcc.catholic.org.hk/main/wp-content/uploads/2024/11/02-10-%E4%BF%AE%E5%92%8C%E8%81%96%E4%BA%8B-%E4%B8%80.pdf

(資料來源:https://cfdlc.hkcccl.org.hk/mod/page/view.php?id=152

 

省察

懺悔者需反省過去一段時間的生活言行,包括生活中的抉擇是否按耶穌及教會教導而行。自己對天主、他人、教會、大地,甚至自己,是否愛得不夠、不正確。以及是否做了不應做的行為。若不真心痛悔,天人的關係也不能真正修補。

痛悔

由於悔恨自己違背天主的旨意,傷害了天主,破壞了天主賦予的美好恩典和自己的生命,因此願意努力改善。

定改

立志將來不再犯。若沒有改過的決心,便難以說是真心痛悔。

告明

將省察所得的內容,向神父說明。透過坦誠和清楚說出過犯,可以幫助自己放開心懷,締造一個空間來迎接天主,並讓天主觸碰自己和一切的軟弱。

補贖

由於罪惡傷害到他人,懺悔者應以實際的行動來表達願意彌補的決心,盡量給予賠補。為了補償過錯,神父可要求懺悔者做補贖,而補贖的內容多為祈禱、奉獻(捐獻)、愛德行動,為近人服務或甘願克己犧牲,藉此來重組自己的生活及生命,好能更肖似天主,並補償因罪過帶來的損害。

赦罪

神父作為「天主的僕人」,為罪人、也與罪人一起祈禱,他可以在懺悔者頭上覆手,唸赦罪經文。因此,神父是先唸赦罪經文,然後悔罪者在完成指定的補贖行動後,或至少有心去完成補贖,便可獲得罪赦。

(資料來源:https://cfdlc.hkcccl.org.hk/mod/page/view.php?id=152

 

以下是修和聖事可帶來以下效果:

 

人與天主和好

在領受聖事後,人得到天主的治癒,重新恢復天主子女尊貴的身分及生命中各種恩賜,重回天主那裏。

人與人和好

認罪悔改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得到修補。

人與教會和好

罪人在教會內悔改,求寬恕,以恢復教會共融的生活,神父就是代表教會再次接納罪人及恢復團體的和好。

(資料來源:https://cfdlc.hkcccl.org.hk/mod/page/view.php?id=152

 

「修和」對於推動與「共融」及「合一」,非常重要。對於一個「共融」及「合一」關係,在經歷一段長時間後,可能會出現關係破裂的問題,在這個時候,我們必須想方設法去挽救這段關係,避免雙方關係進一步緊張。若果在關係破裂後才再作出補救,就為時已晚。因此,在推動「共融」及「合一」時,必先確保雙方的關係不致破裂且無可挽救。並且在必要的時候,推動「修和」。因為「修和」的目的是重建雙方之互信,而一個缺乏互信的關係,關係並不長久維持下去。

 

過往先例分析3:從JuriaElle看「共融」及「合一」

518日之「筆者快訊」,筆者曾透過一套動畫作品,去分析「共融」及「合一」的元素,在此想特別跟大家分享。在《秘密的偶像公主》(Himitsu no AiPri)第二季,新增的2個新角色-JuriaElle。二人同住一間宿舍,但她們之關係相當不好,她們均隱瞞一些不可告人之秘密,經常因為宿舍生活之「大小事」,而發生不少衝突。現在我們先了解JuriaElle這兩個新加入的角色:

 

角色引入:Juria

Juria是活躍於AiPri之模特兒。因為欠缺表演的勇氣,擔心在演出過程中出醜,遂選擇成為可以「Take Two」的模特兒,這樣便可以從眾多照片中,揀選出最完美的一張,以表現出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及後在HimariMitsuki之鼓勵下,進行出道演出。演出曲目則為一位粉絲投寄之歌詞,因為它曾在她最沮喪的時候拯救了她,在她心中彌足珍貴,故很想在演出中唱出來,向創作此曲的人表達感情。後來證實歌詞由Elle撰寫,由於Elle因為太喜歡Juria,所以就凝聚自己的感情,寫了一首歌,再以匿名方式發送。Elle曾在動畫中聲稱是否因為歌詞無聊,所以才不被Juria用作表演曲目,事實上是Juria沒有勇氣演唱出來所致。

 

角色引入:Elle

Elle是一位小說家,她的作品以AiPri偶像生涯為主題。她擁有前往AiPri的信物,對AiPri非常憧憬,但由於自覺無能力透過演出,去表達內心的心動,遂選擇撰寫小說。她以Juria作為主角原型,描述這一位偶像在AiPri之活躍表現,以另一種方式,成功得到眾人的認可。又透過匿名方式,向Juria投寄歌詞,然而她並沒有向Juria告明自己是小說作者之事實。後來發現於AiPri出道之Juria,竟然是同房室友,令她一時之間難以接受。及後在不少人的鼓勵下,選擇上台演出。事後亦決定向Juria坦白自己在AiPri之身分。不過,雙方的關係並沒有因此而有所改善,大家都仍然有一些秘密隱藏在心中,無意間產生不少不必要的誤會。

 

事實上,二人都很想組成雙人組合,特別是Elle,因為她最喜歡Juria,她甚至喜歡到把Juria視作小說之原型角色,而Juria一直也很關心Elle

 

分析:二人發生之內鬥

JuriaElleAiPri出道後,因為雙方均把事實隱瞞,兩個人之間的誤會,很快就轉化成對別人的「敵意」。在第55話(即第二季第4話)之清潔比賽,二人被主辦方分配在不同隊伍,令她們都把對方當作競爭對手,彼此都想在比賽中勝出。那個在比賽中落敗,就要聽對方的。當其他同學以優哉悠哉的心態,去進行清潔時,只有她們拼盡全力清潔校園,彼此互不相讓。因為遲遲不分到勝負,就決定到AiPri展開對決演出,誓要分出高下,最終雙方平分秋色、沒有勝負。

 

雖然如此,二人的「競爭」,反而令全校變得非常乾淨,二人也交出相當精彩的演出。對此,Mitsuki表示只要二人齊心協力,便可以無所不能。因為Mitsuki的「打圓場」,JuriaElle雖然還是「火氣未消」,但Elle稱能夠為Juria放寬一些規則,而Juria也向Elle表示願意遵守一些她制定的規則,二人的關係有一度緩和之跡象。

 

分析:二人衝突加劇及心結解除

去到第57話(即第二季第6話),雙方的關係一度非常緊張。由於彼此都互相隱暪事實,造成不必要的誤會,進而引起前所未有的激烈衝突。首先是雙人組合的衝突,Juria聲稱有人找她組雙人組合,但由於有人要找Juria,令她未能即時說出自己早已婉拒邀請之事實。這句話令Elle誤以為Juria早已跟別人結成雙人組合,而Elle頓時感到非常愕然和震驚、心情複雜、受到很大的打擊。後來,JuriaHimari的建議下,嘗試向Elle表達自己對於由粉絲創作曲目之熱愛。沒想到又因為自己先前這句令人誤解之話語,跟Elle爆發更激烈的衝突。在JuriaElle表達自己對於由粉絲創作曲目之熱愛後,引起Elle的強烈不滿,憤而說出自己並不喜歡此歌曲,還向Juria講了相當難聽的說話。

 

究其原因?在於Elle覺得Juria很不尊重撰寫這首歌曲的她,認為Juria怎可以把自己辛苦創作的歌曲,用一種很敷衍的心態去看待,還打算在跟別人組成雙人組合後,用作演出曲目,完全無視Elle的存在。的確,Elle有份創作此歌曲,她絕對有理由、也是最有資格向Juria理論。更何況Elle經已出道,就更加有理由想跟Juria組成雙人組合,再一起演唱此歌曲。這令Elle當着Juria憤而說出自己並不喜歡此歌曲,還向Juria講了相當難聽的說話。

 

此舉令Juria非常不滿,認為Elle「狠心踐踏」這首令她認為相當寶貴的歌曲,憤而離開宿舍。然而,Juria並不明白為何Elle會感到如此憤怒,更加不明白此歌曲在Elle心中也有其特殊意義。Elle意識到自己的說話傷害了Juria,也奪門而出,向Juria誠心道歉。雙方在滂沱大雨中,終於把實情統統講出來。Elle告明自己最喜歡Juria、以Juria為原型撰寫小說、以及透過匿名方式向Juria投寄歌詞之事實;Juria也告明自己沒有勇氣演出的事實。二人總算把誤會解開、冰釋前嫌,Elle也就自己在宿舍亂發脾氣一事,向Juria道歉。雖然Elle覺得要跟一個經常吵架的人組隊,非常奇怪,根本沒有組成一隊的理由;但在Juria的鼓勵和主動邀請下,Elle接受了Juria的組隊邀請。最後,二人選擇共同組成雙人組合,象徵二人在AiPri的活躍,又更進一步了。

 

分析:為何JuriaElle之心結得以解除?

回看JuriaElle二人的衝突,其實大家都很着緊對方,大家都相信有朝一天可以組成雙人組合,同台演出,互相支持對方。在第54話(即第二季第3話),當ElleJuria發現她持有前往AiPri的信物時,並沒有當面斥責Elle之隱暪行為,而是全心相信Elle將來可以在AiPri發光發亮,嘗試以室友身分去鼓勵Elle,不要一味逃避自己熱愛AiPri之事實。

 

同樣,當Juria憤而離開宿舍之後,Elle仍然相信Juria終會理解她向Juria「發火」的原因,有朝一日會回心轉意。而Juria雖然帶着憤怒離開宿舍,甚至狠心要求Elle放手,不肯聆聽Elle向她「發火」的原因,但在Elle坦誠告明自己是投寄歌詞的粉絲後,還是選擇聆聽下去,確信Elle應該因為不可告人的原因,才選擇隱瞞多時。最後也是由Juria親自向Elle提出組隊之請求,相信二人可以成功組成雙人組合,儘管二人經常吵架。

 

分析重點8:普莉露與羽音「合一」關係的起伏

在本部分,我們會再次回顧《光之美少女偶像與你》第16話到第21話的劇情,以分析普莉露跟羽音在不同時期的「合一」關係,嘗試從不同角色去了解普莉露與羽音「合一」關係的起伏。

 

由於本篇會大量引用《光之美少女偶像與你》的相關情節,如讀者對該情節沒有深入而全面的了解,可以觀看筆者先前撰寫的《深度分析》。連結如下:

 

【深度分析】從Cure ZukyoonCure Kiss論代價與犧牲(上)

主題:為甚麼人類為了理想、信念、社會利益,選擇付出代價並作出犧牲?

https://poyanforum.blogspot.com/2025/07/cure-zukyooncure-kiss.html

 

【深度分析】從Cure ZukyoonCure Kiss論代價與犧牲(中)

主題:人類為了理想、信念、社會利益,付出代價並作出犧牲,真是明智之舉?

https://poyanforum.blogspot.com/2025/07/cure-zukyooncure-kiss_12.html

 

雖然本港電視台已將Meroron譯為「美樂露」(可見於712VIU TV12話之粵語配音),但由於「美樂露」這一名字太容易跟普莉露混淆,而且正值最後撰寫階段,以及工作室先後於11日及12日發佈「上篇」及「中篇」,當時筆者按臺灣電視台版本,將Meroron譯為「梅寶」,故本篇將仍然續用「梅寶」這個出自臺灣電視台之譯名。

 

分析:普莉露付出代價成為Precure,「合一」關係出現危機

在第16話,羽音表示普莉露也是「Idol Precure」的一員後,令普莉露滿心歡喜,積極參與經理人田中的特訓,是羽音、普莉露「合一」關係最高光的時刻。然而,由於羽音未能淨化幹部等級的黑暗怪,加上自己的軟弱無能,為了守護羽音、成為羽音的助力,決定離家出走,跟梅寶一起重回閃耀樂園,只向羽音等人留下一段錄製影片。普莉露離家出走,被視為「合一」關係出現危機的徵兆,因為此舉等於主動放棄跟羽音進行溝通的機會,令羽音完全不知道她為何要重回閃耀樂園。而普莉露拍攝的影片,更加完全沒提及她重回閃耀樂園的目的是獲得力量,只是為了成為羽音等人的助力。如果普莉露願意事前跟羽音等人進行溝通,告明事實,就算之後發生普莉露嚴重失憶的情節,至少可以令羽音不致於情緒崩潰,「合一」關係也可以保持最大程度的穩定。

 

最終,她在梅寶的建議下,在第17話冒險使用「愛心閃亮鎖」,藉由將最寶貴的事物封印,換取變身成為Precure的能力。而普莉露在經慎重考慮後,選擇封印與羽音的回憶。普莉露的決定,再次令普莉露與羽音的關係出現危機。由於失去了羽音等人在內在花路鎮留下的回憶,令普莉露不知道如何返回閃耀咖啡館,只能跟着梅寶,在田中的住處生活,自然少了跟羽音等人接觸的機會。而且在作出是次重大決定時,只有普莉露和梅寶在場,也沒有將之告知羽音等人。令雙方的「合一」關係,彷彿埋藏了一顆計時炸彈,一旦普莉露失憶的真正原因曝光,羽音將𣊬間崩潰,「合一」關係也會即時受到破壞,再也沒有挽救的餘地。

 

梅寶在得悉普莉露為了羽音而嚴重失憶後,雖然她挺擔心普莉露的失憶情況,但梅寶也利用普莉露的痛點。趁着普莉露忘記羽音的大好機會,跟普莉露過着沒有羽音等人的「二人生活」。為了捍衛這段得來不易的「二人生活」,梅寶三番四次阻止普莉露跟羽音有進一步的交流,試圖讓普莉露永遠忘記羽音的存在。如此一來,她就可以將普莉露據為己有。梅寶的行為,令普莉露無法與羽音相見,進一步影響普莉露跟羽音的「合一」關係。其實,梅寶可以在重回閃耀樂園後,為了羽音,告明全部事實,但她選擇隱瞞。就算是第21話被奈奈和小心公開質問更多愛心閃亮鎖的事實,還是隻字不提,自己也不肯透露她在當天所付出的代價。因此,梅寶的隱瞞,令羽音和普莉露的關係,變得更加不穩定。一旦真相曝光,本來已經不穩定的關係,將會經不起更大的危機,加速雙方關係完全破裂的機會。

 

分析:普莉露因失憶對羽音表示「不認識」,「合一」關係出現裂痕

在第19話,羽音終於發現Cure Zukyoon的真正身分,正是普莉露,羽音對此滿心歡喜。然而,普莉露的反常表現,令羽音徹底破防,普莉露突然向羽音說出「不認識你」,羽音內心感到崩潰。她從來沒想到普莉露會說出如此傷害別人的說話,為何會把羽音忘記得一乾二淨。結果羽音在第20話持續崩潰,甚至因為無法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而在學校上課的時候崩潰痛哭,然而其他同學卻誤以她是「鬧笑話」,只有班上少數同學例如美琴,察覺到羽音當日的心情是不開心的。

 

普莉露的這句「不認識你」,可被解讀為普莉露對羽音的忽視。加上普莉露當着羽音親自說出,令羽音陷入前所未有的崩潰,「合一」關係也出現破口。之前埋下的計時炸彈,也因此而即時引爆。雙方由朋友即時轉變為陌生人,關係漸變疏離。當雙方關係越疏離,「合一」關係只會蕩然無存。所以,在羽音獲悉普莉露失憶後,令羽音覺得普莉露「翻臉不認人」。在她最需要普莉露的時候,竟然選擇坐視不理。雖然羽音不會因為普莉露的失憶,而斷絕關係,但也令羽音覺得普莉露利用了她,令她感到被欺騙。當初普莉露找上羽音,是因為要找Idol Precure,自己作為精靈,根本沒能力跟黑暗怪奮戰到底,令羽音在普莉露穿針引線下,陰差陽錯成為Idol Precure。隨着普莉露成為Precure,羽翼漸豐,再也不用看羽音的臉色,所以就假扮失憶,以後再也不跟羽音往來。因為普莉露是「史上最強的Precure,跟梅寶一起就更加是所向無敵,而羽音等人只是成就最強Precure的「陪襯品」,成事之後即可用完即棄,根本不用羽音等人出手相助。普莉露的背叛行為,令不知實情的羽音,徹底憤怒,憤怒的情緒令羽音開始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結果令自己崩潰,所以羽音在第20話於學校崩潰痛哭,正出於此。

 

分析:普莉露無法恢復記憶,「合一」關係徹底破裂

在第20話,由於羽音得知普莉露是因為愛心閃亮鎖的副作用而失憶,令羽音同情普莉露,知道普莉露的付出實在太多,於是怒意漸漸消去,合一關係有初步改善,但仍然裂痕存在。為了恢復普莉露的記憶,羽音決定安排野餐活動,試圖藉此恢復普莉露的記憶。這個決定,被解讀為羽音想方設法去挽救這段友誼,不想「合一」關係走向破裂,但是不成功,「合一」關係的破口也越來越大。然而,在羽音的力挽狂瀾下,「合一」關係依舊守住最後防線,未至於徹底破裂。到了戰鬥部分,普莉露發現羽音原來是Cure Idol後,在潛意識的驅使下,拿出狀似棒狀的物體為羽音加油打氣,不過就記不起這是用來為Idol Precure打氣的應援棒。令羽音認為應援棒有機會令普莉露恢復記憶,「合一」關係出現轉機。

 

正當「合一」關係逐漸好轉之時,梅寶的介入,就令雙方的「合一」關係,再度急轉直下,導致根基本已不穩的「合一」關係,走向破裂收場的地步。在此事件中,梅寶對羽音的強烈妒忌心,轉化成對羽音的憤怒。這股怒火令梅寶抓住普莉露的手,要求變身,想要把普莉露和羽音的關係強行拆散,令「合一」關係開始走向破裂。而梅寶的這一舉動,也令普莉露的應援棒掉下,間接引發接下來羽音冒雨撿回應援棒,最後體力不支暈倒的情形。自此,由於梅寶的介入,令普莉露不能夠透過應援棒,完全恢復自身對羽音的回憶。最後普莉露繼續以失憶後的姿態,跟梅寶過着「二人生活」。而羽音為了撿回普莉露丟失的應援棒,無視眾人勸阻,冒雨上山尋找,結果弄到自己大病一場,需要在家休養。即使奈奈、小心在第21話送上蛋糕表達慰問,還是無法阻止羽音的徹底崩潰,還在家中情緒大爆發,她的哭聲更引起母親的關注。結果,雙方的「合一」的關係在梅寶的阻撓下,徹底破裂,羽音無法藉恢復記憶的方法,改善跟普莉露的關係。

 

分析:羽音決定放下過去,重新出發,「合一」關係開始修復

在第21話,因為普莉露失憶,加上恢復記憶不成功,已經非常崩潰的羽音,再次在家中情緒大爆發。她的哭聲已經引起母親的關注,擔心羽音的感冒病情是否變得更加嚴重,或者是跟同學相處是否出現問題,而不知道羽音是因為跟普莉露的關係出現問題所致。翌天,已經康復的羽音,又因為再度想起普莉露,不經不覺間在杯中倒下太多牛奶。父親眼見羽音魂不守舍,就開解羽音,現在的失敗,就是為了不要在未來再次失敗。父親的開解,令羽音決定放下過去、重新出發。在回校上學之前,首先到田中的住所,尋找普莉露並跟她拍照,表示將會與普莉露創造全新的回憶。即使梅寶明言她這樣做,都不會恢復普莉露的記憶,羽音還是跟普莉露一同拍照。目的是要告訴梅寶,普莉露是她最心愛的朋友,這段關係不容許任何外部力量所干預,連梅寶也不例外。羽音覺得,即使她自己未必能為普莉露帶來最大的「幸福」,但羽音所帶來的「幸福」,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且獨一無二的「幸福」,就連梅寶也無法複製。

 

羽音的舉動,象徵二人的「合一」關係開始修復,令本已破裂的合一關係,得到修補的機會,並重新癒合。而失憶的普莉露也配合羽音,一同拍照,二人透過調整相處方式,令二人再次由陌生人變成朋友,令「合一」關係得以重建。最重要的是,羽音向梅寶宣示自己的決心。就算普莉露失憶,再也記不起羽音,羽音也不會離她而去,而是想方設法跟她在一起,跟她留下最美好的回憶。而她也會為了普莉露,願意付上比普莉露失憶更加沉重的代價,就算要她燃燒生命,甚至是粉身碎骨,她也會為普莉露的「幸福」奮鬥到底。

 

分析:普莉露成功恢復記憶,再次跟羽音完全「共融」

在第21話下半部分,普莉露不幸變為黑暗怪,令梅寶無法使用愛心閃亮鎖的力量變身,加上黑暗怪的攻擊,令羽音無法使用變身器變身為Precure,只好向黑暗怪清唱自己的「招牌曲」,救出普莉露,並恢復她的記憶。在經羽音多次清唱,並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後,最終引發奇蹟。不但救出普莉露,還恢復普莉露失去的全部記憶,令普莉露重新記起羽音,並且以Precure的身分,正式跟羽音握手。普莉露意識到她的失憶,令羽音承受了少不必要的傷害,承諾會好好保住跟羽音的回憶,成功恢復普莉露跟羽音的正常關係。自此,普莉露再次跟羽音完全共融,也代表着這段飽受風傷雨打的「合一」關係,重回惜日的高光時刻。

 

分析重點9:梅寶與羽音「合一」關係破裂的徵兆

自梅寶於第12話登場以來,她跟普莉露和羽音的關係,成為《光之美少女偶像與你》的探討重點之一。相比起普莉露和梅寶的關係,梅寶和羽音的關係可以說是相當惡劣。若非羽音顧全大局,對梅寶連番忍讓,雙方「撕破臉」只是時間問題。要了解梅寶和羽音的關係為何非常惡劣,我們不得不分析雙方由第12話到第21話的表現,之後才正式分析第22話兩大女團的內鬥。

 

分析:梅寶抵達花路鎮後與普莉露和羽音之關係

梅寶首次出場是在第12話,她的出現,令普莉露跟羽音的關係,出現挑戰。由於普莉露在閃耀樂園表示要當梅寶的「姐姐」,令感到孤單的梅寶,感受到普莉露的溫暖。此時的梅寶,完全相信普莉露喜歡她,儘管普莉露沒有向梅寶公開表明她。由這一刻開始,梅寶相當重視跟普莉露的關係,視普莉露為「戀愛對象」,要跟她一起相處,想跟她一起約會。隨着時間過去,梅寶開始把一切妨礙普莉露的人,當作對手,所以才有第12話梅寶對羽音等人作「對手宣言」一事。不過當時只是梅寶的「單向輸出」,其他人都沒有特別將她的「單向輸出」當作一回事,筆者也不例外。自第13話開始,梅寶已經有阻止妨礙普莉露的人的實質舉動,包括試圖將羽音拉下床,這樣就可在跟普莉露在同一張床睡覺。

 

在第15話,梅寶與羽音的關係,急速惡化,也是梅寶首次對羽音標籤為「姐姐小偷」。當時梅寶見到普莉露跟羽音睡在同一床上時,憤怒至極,竟然用頭鎚撞向羽音,而且更是直呼羽音的全名,罵她是「姐姐小偷」。在約會的時候,因為羽音盯着梅寶,梅寶不滿被羽音打擾,讓梅寶再次用頭鎚撞向羽音。及後羽音模仿普莉露的說話方式,以及羽音表示每天都在普莉露的身邊後,再次令梅寶大感大滿,痛罵羽音一頓,回到自己的寢室後,更批評普莉露玩弄純情。在梅寶研究「愛心閃亮鎖」的用途時,因為羽音再次與普莉露一起睡,加上涉及親嘴普莉露的挑釁性行為,令梅寶再次直斥羽音是「姐姐小偷」,又被梅寶訓話。在第16話,已經被梅寶標籤為「姐姐小偷」的羽音,向梅寶送上繫上蝴蝶結的湯匙,作為禮物,梅寶本想拒絕。不過,由於普莉露收到羽音的禮物後,非常開心,考慮到普莉露的面子,只能免為其難接受。

 

分析:付出代價後的梅寶

在第17話,普莉露選擇離家出走,而梅寶也有跟隨普莉露重回閃耀樂園。由於使用「愛心閃亮鎖」許願必須封印雙方最寶貴的事物,為了成全普莉露守護羽音的願望,梅寶選擇將普莉露相關的事物封印,網上有指她把自己對普莉露的「愛意」封印。這令梅寶得到愛心閃亮鎖的力量,變身為Precure,重回花路鎮,事件同時導致普莉露失去跟羽音的回憶,出現嚴重失憶這個副作用。自此以後,梅寶全力保護普莉露,自己也拒絕與羽音再次相見。為了避免普莉露再次跟羽音一起,她帶着失憶的普莉露到閃耀樂園位於花路鎮的大使館,即是田中的住所,將之變成梅寶跟普莉露的私人處所。梅寶的種種舉動,被視為梅寶主動摧毀跟羽音的「合一」關係,而梅寶疏離羽音的做法,也令雙方的「合一」關係蕩然無存,可以說二人的「合一」關係,由本來的滿身傷痕,變成徹底破裂。

 

在第1819話,梅寶繼續疏遠羽音,令本已徹底破裂的「合一」關係,雪上加霜。包括阻止普莉露以Cure Zukyoon的身分,跟Cure Idol做朋友,當梅寶被普莉露問及為何不可跟她友好相處時,她只是以「二人的宿命」作回應,意指二人為了羽音作出不可逆轉的決定,只有保持獨立自主,跟羽音等人保持距離,才是保護羽音的最適合方法。完全掩飾她這樣做是為了疏遠羽音。甚至在戰鬥的時候,向Cure Kyunkyun清楚表示「就算是Idol Precure又如何」,表示自己即使是Precure,但不代表自己跟「Idol Precure非常友好。她們只是為了羽音,所以才出現在現場,幫助羽音等人淨化黑暗怪。到第19話,梅寶更加阻止普莉露跟正在尋找Cure Zukyoon真正身分的羽音相見,甚至在梅寶尋找食物時,為了避免走失,要求普莉露留在原地等候。一連串的舉動,突顯梅寶和羽音的關係非常緊張,不只是主動疏遠羽音,甚至不想跟羽音搭話。在普莉露被羽音發現失憶後,梅實索性不向羽音等人多加解釋,表示自己無話可說,隨後帶同普莉露迅速離開現場。

 

分析:梅寶與羽音「合一」關係跌至冰點

20話,梅寶跟羽音的關係,進一步惡化,在這一集充分突顯她對羽音的強烈憎恨,開始使用更加極端的手段,徹底斷絕羽音跟普莉露的關係。包括試圖阻止羽音等人進入自己的私人處所,並再次直斥羽音是「姐姐小偷」,覺得羽音明知普莉露失憶,還裝作鎮定向梅寶感謝,實在是「太過好人」。而普莉露懷疑自己失憶一事,令梅寶對羽音的不滿更甚。因為羽音的出現,或會改變普莉露嚴重失憶的事實,自己辛苦建立的「二人世界」,有可能毀於一旦。當梅寶發現普莉露使勁拿着應援棒為Cure Idol即羽音打氣時,令梅寶的妒忌心發作,梅寶不滿羽音一次又一次作出傷害梅寶跟普莉露關係的行為,令梅寶自己在普莉露心中的地位下降。決定強行拉着普莉露的手,令應援棒掉下,阻止普莉露繼續用應援棒向羽音打氣,並強行變身,不讓羽音等人再繼續參與這場戰鬥,免得又被羽音大搶風頭,以這種方式向羽音報復。及後羽音為了撿回普莉露的應援棒,冒雨上山撿回,最終令羽音體力不支暈倒,還因為被雨淋濕,得了感冒,需要在家休養。而梅寶藉由這些舉動,令普莉露再次回到梅寶身邊,成功向羽音報仇,表面上做了贏家,但雙方的關係早已雪上加霜,連羽音也因為梅寶的報仇行為,而成為受害者。

 

21話,已經報仇成功的梅寶,繼續跟普莉露過「二人世界」。然而,普莉露已經發現自己失憶,為了記起失去的回憶,於是拿着應援棒左思右想。梅寶不得不幫普莉露恢復記憶,但又不想令羽音因普莉露恢復記憶而得逞,就買了80多包占卜軟糖予普莉露開拆,試圖拖延時間。另一邊廂,曾經大病一場的羽音,因為得到父親的開解,決定調整跟普莉露的相處方式,嘗試跟普莉露留下更多美好的回憶。在進入田中的處所時,羽音又被梅寶阻止,即使梅寶表明提供照片或影片不可以恢復普莉露的記憶,仍然跟普莉露拿着相機拍照。及後普莉露不幸變為黑暗怪,令梅寶無法使用愛心閃亮鎖的力量變身為Precure,自己也中了黑暗怪的攻擊,而動彈不得,已經失去變身的能力的羽音,對於黑暗怪清唱自己的招牌曲,結果引發奇蹟。不但救出普莉露,讓同時令普莉露恢復所有記憶。梅寶對羽音可以引發奇蹟,感到難以置信。她做夢也沒想到,羽音竟然可以讓普莉露恢復記憶,而非跟普莉露相處已久的梅寶,引發梅寶的強烈不滿,回絕羽音加入「Idol Precure」的邀請,決定跟普莉露以「Zukyoon Kiss的名義,跟「Idol Precure展開對決,正式宣佈跟羽音徹底決裂。

 

分析:為何梅寶要跟羽音等人決裂?

梅寶在未徵得普莉露的意見和同意下,自作主張,單方面宣布要跟普莉露組成「Zukyoon Kiss」,並將羽音、奈奈、小心所屬的組合「Idol Precure」,定性為對手。梅寶與羽音等人的決裂,是經過長時間的醞釀而發生的。加上梅寶於第17話付出代價後,懷疑將自己對普莉露的「愛意」封印,令梅寶無法直接向普莉露表達喜歡她,只能使用極端手段宣示對普莉露的「主權」,特別是針對已被標籤為「姐姐小偷」的羽音,在經多次阻撓都無法改變普莉露經常羽音在一起的現狀後,憤而宣佈跟「Idol Precure」決裂,以徹底擊潰以羽音為首的三名Precure為目標。以下是梅寶要跟羽音等人決裂的原因:

 

一、對普莉露可以取回代價感到不公平

梅寶跟普莉露都是在付出代價後,才可以成為Precure。由於「愛心閃亮鎖」的使用條件,雙方都要將自身最寶貴的事物封印。事後雙方均須承受「愛心閃亮鎖」的副作用,一個陷入嚴重失憶,一個就無法正常表達對別人的「愛意」。看起上來,這是公平的,因為大家都為了成為Precure,一同付出沉重的代價,意昧着這是對等付出。即是說雙方都對同一件事,付出相同的時間、人力和物力。例如,大家出了50%的資本來開公司,所得收益則接持股比例分配,以上文情況來看就是五五分帳。不過,如果雙方付出的比例不一致,但卻可獲得同等的回報,就是不對等付出。而這個就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為何發動「關稅戰」的主因,就是因為美國對其他國家有逆差,而其他國家則大賺來自美國的外匯,令特朗普決定向這些國家收「對等關稅」,以收窄美國對其他國家的逆差,以維護美國自身的利益,特別是捍衛美國本土市場的利益。

 

當羽音在第21話跟發普莉露引發奇蹟後,普莉露成功取回跟羽音的回憶,等於取回先前向「愛心閃亮鎖」許願而付出的代價,從此不再受到失憶的問題所困擾,變相令對等付出變成不對等付出。這令梅寶覺得很不公平,為甚麼她要繼續付出代價,而普莉露就不用,還可以繼續保有Precure的變身資格?令梅寶覺得「Idol Precure」從中作梗,因為只要普莉露恢復記憶,就可以將普莉露變回自由人,並將她收編入「Idol Precure」的陣營,而梅寶就要聽從普莉露的指揮。因為梅寶未取回封印代價,令「Idol Precure」有把柄在手。她們必然要求梅寶加入「Idol Precure」,確保普莉露可以變身為Precure,相對地,「Idol Precure」幫助梅寶取回封印代價。即使普莉露主動邀請梅寶加入「Idol Precure」,但都足以令梅寶受盡侮辱。明明自己付出代價,卻要聽命普莉露的指揮,要她做甚麼就做甚麼,彷彿成為「工具人」。令不堪受辱的梅寶,憤而宣佈與「Idol Precure」決裂,以保自身尊嚴,迫使普莉露選邊站。就算普莉露成功取回代價,若果普莉露不加入「Zukyoon Kiss」,不願意跟梅寶在一起的話,她就不會跟普莉露一起變身。

 

二、不甘心被羽音大搶風頭

羽音被梅寶標籤為「姐姐小偷」,她對羽音懷有強烈敵意。她早就不看好羽音和普莉露的關係,總是覺得自己才是主角,甚麼事情都是繞着梅寶親手撰寫的「劇本」的發展。在梅寶的「劇本」中,羽音根本不可能製造奇蹟以恢復普莉露的記憶。想要打破「愛心閃亮鎖」的宿命,更加是「不可能中的不可能」。然而,梅寶嚴重低估羽音的「行動力」。對於羽音,朋友的幸福至關重要,為了朋友,羽音可以不計代價去捍衛這段友誼。梅寶不明白羽音對恢復記憶的執着,不明白她全心相信普莉露有朝一天會恢復記憶。羽音的這份相信,令她跟普莉露締造奇蹟,成為恢復普莉露記憶的「造王者」。這令梅寶非常不滿,為何引發奇蹟的主角是羽音,不是梅寶?就算普莉露恢復記憶,都不應該由有「姐姐小偷」之稱的羽音引發,羽音究竟有何德能可以促成奇蹟?論德行和才能,梅寶才是最具資格的一位,最先跟普莉露在一起的是梅寶,跟普莉露相處最久的是梅寶,最熟悉普莉露內心深處的也只有梅寶。如今卻把奇蹟交由羽音引發,天理何在?於是就梅寶宣佈與「Idol Precure」決裂了。

 

有些人可能認為,梅寶是因為羽音搶先幫普莉露恢復記憶,所以才感到不甘心。如果是這樣,又如何解釋她買80包占卜軟糖的目的是協助普莉露尋找記憶,而非拖延時間?從第21話的劇情,可見梅寶根本沒打算幫普莉露恢復記憶。她只是擔心普莉露如果找不到失去的記憶,或會令普莉露陷入前所未有的崩潰,這遠比普莉露成功恢復記憶的後果來得嚴重。故此,梅寶只好採取相當消極的心態行事,口頭上答應她會協助恢復記憶,實際上卻想盡辦法令普莉露長期處於尋找記憶而不感到崩潰的膠着狀態。這樣的話,就可以令普莉露持續維持失憶狀態,一段時間過後,普莉露自會打消尋找記憶的念頭。她知道占卜軟糖抽中奇蹟運的機會甚低,任憑普莉露開100包,甚至是500包、1000包,也是不可能的。就算普莉露那麼好運抽中「奇蹟運」,梅寶都可以抽中「奇蹟運」只是巧合為由,帶她去神社、寺廟等祈福。總之,一切盡在梅寶的掌握之中,自然無幫助她恢復記憶的打算。

 

三、擔心梅寶在普莉露心中的地位下降

為了保住她在普莉露心中的地位,梅寶投入不少心機去經營跟普莉露的關係,包括在第15話安排跟普莉露約會。自從普莉露於第17話因為付出代價而嚴重失憶後,梅寶開始為普莉露提供貼心保護,想方設法營造她跟普莉露的「二人世界」,希望提升梅寶在普莉露心中的地位。這點梅寶確是成功的,她也確實用了很多方法令普莉露多關注梅寶。例如阻止普莉露以Cure Zukyoon的身分,跟Cure Idol即羽音做朋友,因為這樣可能會減少普莉露跟梅寶的相處時間,變相令羽音有機可乘。又佔據田中的住所,將之成為梅寶和普莉露的私人住處,並大肆裝修,試圖為普莉露提供最好的生活環境。

 

隨着羽音得悉普莉露失憶後,梅寶在普莉露心中的地位,開始受到威脅。特別是當普莉露不自覺拿出應援棒,對着Cure Idol打氣後,令梅寶感到遑恐不安。雖然普莉露因為失憶,只能將應援棒看作狀似棒狀的東西,但普莉露已經將注意力放在Cure Idol身上,而不是梅寶。如果情況持續,Cure Idol將在普莉露心中佔據絕對主導地位,令普莉露不再重視梅寶,因為普莉露已經將心力放在Cure Idol身上。她會想方設法見到Cure Idol,甚至為此加入小心組建的「Idol Precure研究會」。如此一來,就算梅寶跟普莉露仍舊在田中的住所過「二人世界」,普莉露都可能只會當梅寶的同居人士,而不是同居閨蜜,令梅寶感覺普莉露不再重視跟梅寶的關係,甚至覺得跟梅寶的關係是可有可無。現在普莉露的記憶恢復了,她必然會再次跟羽音相見,雙方關係只會步向消失邊緣,令梅寶選擇跟羽音等人決裂,迫使普莉露加入B隊。令普莉露基於A隊是敵人,而重新重視跟梅寶的關係,令梅寶再次在普莉露心中佔主導位置。

 

四、擔心普莉露會離梅寶而去

梅寶之所以百般阻撓羽音,是因為普莉露一旦恢復記憶,普莉露就會再次跟羽音等人在一起。如此一來,她就會離梅寶而去。雖然普莉露還是會歡迎梅寶到閃耀咖啡館,跟羽音等人遊玩,但羽音現在是閃耀咖啡館的「半個房主」,她有權決定那些是「不受歡迎人士」,羽音有可能對梅寶之前的所作所為,秋後算帳。而普莉露也會在知悉梅寶的真面目後,或會跟跟羽音同聲同氣,配合羽音的「逐客令」,將梅寶逐出閃耀咖啡館。梅寶擔心如果普莉露因為羽音的「逐客令」,選擇不再跟梅寶交流,就等同於普莉露為了羽音離梅寶而去,因為羽音在下達「逐客令」的同時,要求普莉露不要再跟梅寶見面,否則也會無情地向普莉露下達「逐客令」,同時不邀請普莉露和梅寶參加跟「Idol Precure」合作的偶像活動,作為回應,令普莉露不得不為了羽音的面子,拒絕跟梅寶有進一步的交流。梅寶有見於此,決家先下手為強,選擇跟羽音等人決裂,迫使普莉露加入B隊,以免普莉露離梅寶而去。

 

分析:為何梅寶對羽音相當討厭?

梅寶對羽音相當討厭,跟羽音跟普莉露過於友好,有莫大的關係,令梅寶備感威脅,漸漸對羽音產生厭惡感。隨着時間過去,羽音跟普莉露的關係異常緊密,一次又一之挑戰梅寶的底線,令梅寶達到容忍的極限,並於第15話直呼羽音全名並標籤為「姐姐小偷」,正式跟羽音交惡。而羽音也成為梅寶最想清除的「情敵」。即使梅寶不可以用物理手後解決對方,梅寶都要想方設法把羽音這個「情敵」遠離普莉露。以下是梅寶討厭羽音的最主要原因:

 

理由一:梅寶與普莉露關係的「破壞者」

這是梅寶對羽音相當討厭的主因,因為羽音曾三番四次作出破壞梅寶跟普莉露的關係,令梅寶非常不滿,例始羽音一起睡在同一床上、妨礙梅寶跟普莉露的「約會」、故意模仿普莉露的說話方式,都令梅寶覺得羽音明顯並故意破壞她跟普莉露的關係。即使梅寶成為Precure,仍然堅信羽音是梅寶與普莉露關係的「破壞者」,認為羽音一天仍然出現在普莉露身邊,普莉露一天仍會跟羽音在一起。而梅寶就不再獲得普莉露的歡心,以後普莉露都不會陪伴梅寶。令梅寶堅信只要不再有羽音這個「姐姐小偷」,梅寶就可以永遠跟普莉露在一起,再也不會有任何人妨礙她發展跟普莉露的關係。

 

理由二:普莉露幸福的「破壞者」

梅寶堅信只有她才可以為普莉露帶來最大的「幸福」,任何人都不能取代梅寶的地位。對於羽音,她就是徹頭徹尾的「幸福破壞者」,也注定普莉露跟羽音的關係,沒有好下場。自從梅寶首次踏足花路鎮以來,普莉露花了很多時間去經營跟羽音等人的關係,但卻常常忽視跟梅寶的關係。她甚至認為普莉露和羽音的關係只是基於「利益交換」,不是出於「真情」。羽音有機會在雙方關係無利可圖時,對普莉露「用完即棄。這種以利益作主導的關係,只會為普莉露帶來表面上的幸福,令梅寶非常討厭羽音。如果不是普莉露,她怎可以當上Precure,甚至獲得參與偶像活動的機會?因此,梅寶把羽音定性為普莉露「幸福」的「破壞者」,也正是因為羽音的出現,令普莉露不能得到梅寶的「愛意」,自然也無法得到來自梅寶的「幸福」。

 

理由三:影響梅寶變身為Precure的「妨礙者」

自第17話,梅寶獲得變身為Precure的能力。有別於羽音、小心、奈奈,受「愛心閃亮鎖」的發動條件所限制,梅寶必須跟普莉露一同變身。因此,梅寶跟普莉露的關係,變得異常重要。若果普莉露不願意合作,拒絕跟她一同變身的話,梅寶就不可以Precure的身分,參與偶像活動,更加不可以上前線淨化黑暗怪。一旦普莉露恢復記憶,普莉露定必為羽音護航,向梅寶開出條件,變相羽音掌握了梅寶的「生殺大權」。如果梅寶於某一天得罪羽音,令羽音不滿的話,普莉露可能會以「破壞跟羽音的關係」為由,拒絕跟梅寶一同變身,變相令羽音成為妨礙梅寶變身為Precure的「妨礙者」。令梅寶不但討厭羽音,甚至想清除羽音這個「眼中釘」,好讓自己的Precure身分可以力保不失。

 

不過,梅寶對於羽音還是懂得人情世故,未至於不近情理。只要羽音不做出傷害她跟普莉露關係的行為,梅寶仍會對羽音「雙眼開,雙眼閉」,允許羽音跟普莉露在一起。而梅寶也經常與普莉露同行,從旁視察羽音是否作出「不被梅寶接受」的行為。例如,梅寶允許羽音為她整理頭髮,因為好看的髮型可以有助加強她跟普莉露的關係(見第15話)。又例如梅寶接受羽音的禮物,因為普莉露在收下羽音的禮物時,感到高興,如果她可以接受羽音的禮物的話,也可以加強她跟普莉露的關係(見第16話)。

 

在普莉露失憶一事曝光後,羽音提出想跟普莉露、梅寶一起野餐,梅寶本來是拒絕的,但最後轉軚支持,因為這反而為普莉露、梅寶締造「二人世界」,而且野餐本身也不會讓普莉露恢復記憶(見第20話)。在第21話,羽音曾前往田中的住所,找普莉露拍照,聲稱要跟她留下美好的回憶,梅寶本想制止,但還是任由羽音跟普莉露一同拍照。因為拍照並不會讓普莉露恢復記憶,而且羽音也沒有作出其他衝擊她跟普莉露關係之行為。因此,即使梅寶再討厭羽音,還是秉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之原則。而梅寶也理解羽音跟普莉露有相處的必要,只要不破壞她跟普莉露關係,那麼梅寶就當羽音是普莉露的「普通朋友」,而不當她是「姐姐小偷」。

(資料來源: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BA%E4%B8%8D%E7%8A%AF%E6%88%91%EF%BC%8C%E6%88%91%E4%B8%8D%E7%8A%AF%E4%BA%BA%EF%BC%9B%E4%BA%BA%E8%8B%A5%E7%8A%AF%E6%88%91%EF%BC%8C%E6%88%91%E5%BF%85%E7%8A%AF%E4%BA%BA/3799452

 

分析重點10:「Zukyoon Kiss」與「Idol Precure」的內鬥實錄

由第21話開始,出現「Zukyoon Kiss」與「Idol Precure」的內鬥內鬥劇情,內鬥的重點放在梅寶身上,而羽音、普莉露和小心在這次內鬥事件中有不少戲份,所以我們會集中分析她們在第22話的衝突,以及最後的結果。

 

分析:發生內訌,「合一」關係破裂,演變為「AB隊局面」

Zukyoon Kiss」與「Idol Precure」的內鬥劇情,首次出現在第21話。由於羽音引發奇蹟,不但救出普莉露,還恢復普莉露對羽音的回憶,加上梅寶不滿自己明明幫助普莉露達成夢想,但被羽音大搶風頭後,決定當着羽音等人單方面宣告要跟普莉露以「Zukyoon Kiss」的名義,組成二人組,並將「Idol Precure」的三位成員,定性為對手,正式宣告與羽音等人決裂。然而,在第22話,內鬥事件主角之一的普莉露,在恢復記憶後,仍舊前往閃耀咖啡館跟羽音等人遊玩。令梅寶對着普莉露說為何總是要到閃耀咖啡館,而普莉露也理直氣壯表示這裏有很多好吃的東西,最重要的是羽音等人也在閃耀咖啡館,令梅寶大感不滿。這也應驗了梅寶的內心想法,只要普莉露恢復記憶,她就會經常跟羽音等人在一起,漸漸淡薄與梅寶的關係。

 

自此,「AB隊局面」經已形成,五位Precure在梅寶發出「對手宣言」後,分裂成由羽音、奈奈、小心組成的A隊,名為「Idol Precure」;而梅寶則與普莉露自行組成「Zukyoon Kiss」之二人組,是為B隊。然而,這次決裂是由B隊的梅寶單方面提出,普莉露一直沒將自己視為「Zukyoon Kiss」之一員,也只有梅寶將A隊定性為對手,而普莉露也一直自稱為「Idol Precure」成員之一,並繼續跟「Idol Precure」成員正常相處和交流。而A隊的羽音,在普莉露於第21話恢後記憶後,向梅寶、普莉露釋出橄欖枝,歡迎二人加入「Idol Precure」,不過就糟到梅寶嚴詞拒絕。可見這次分裂,完全是由梅寶單方面造成的,而不是A隊和B隊互相交惡引致。況且,A隊成員也盡最大努力,避免跟梅寶交惡,包括羽音在第22話表示只要處理好關係,就沒有問題。反映A隊有心想改善跟梅寶的關係,也很希望梅寶加入「Idol Precure」,讓別人「閃閃發亮」。

 

因此,兩隊的分裂,跟一千多年前「東西教會大分裂」的情況,截然不同。當年的大分裂,主要是源於雙方在教會的領導問題、具爭議性之神學立場、禮儀等,在多方面出現不少分歧和衝突。最終演變成教宗特使將牧首逐出教會,而牧首也宣佈將教宗逐出教會的局面,原來統一的基督教教會,因此分裂為由羅馬主教(即教宗)領導的「大公教會」,也可稱為天主教,以及由君士坦丁堡牧首領導的「正統教會」,也可稱為東正教。隨着合一運動的發展,東正教和天主教的關係,得到顯著的改善,還撤銷針對雙方的破門律,為兩大教會的「共融」及「合一」,譜寫新篇章。

 

分析:發生內訌,內鬥爆發

此時,經理人田中通知羽音等人有工作委託,表示化妝品品牌Pretty Holic將舉行一個叫做「Idol Precure vs Zukyoon Kiss對手對決」的宣傳活動。為了了解宣傳活動的細節,羽音等人以實習經紀人的名義,到Pretty Holic分店了解。公關負責人表示,這個宣傳活動旨在推銷兩套化妝品,顧客可以從現有的「可愛系Idol Precure」和新發售「成熟系Zukyoon Kiss」的化妝品中,選購喜歡的化妝品,公司也會在分店舉行競選活動。本來,這只不過是一次「競爭為名、合作為實」的宣傳活動,表示上是兩大組合之對決,實則上是兩大組合互相合作,旨在炒熱氣氛,無必要為此大傷和氣。然而,已經宣佈將A隊定性為對手的梅寶,認為這是一個大好機會,可以徹底打敗A隊,二話不說向田中表示支持,揚言她跟普莉露一定會勝出這場對決。

 

梅寶之所以有信心擊敗A隊,原因很多。首先是Cure ZukyoonCure Kiss的個人魅力,為了保護Cure Idol,在「愛心閃亮鎖」的影響下,二人之Precure姿態,是成人姿態,而且比三人更加年長,「大姐姐」的成熟形象可以吸引不少忠實粉絲。其次,二人的戰鬥及演出功力完勝另外三人,同樣在「愛心閃亮鎖」的協助下,普莉露和梅寶獲得超越羽音、奈奈及小心的壓倒性戰鬥力,能夠短時間內,迅速將黑暗怪淨化,她們的演出也甚具吸引力,當中包括把羽音變成「Cure Zukyoon」的超級粉絲。正因為Cure ZukyoonCure Kiss在先天上的領先優勢,令梅寶對擊敗A隊一事相當有信心。

 

不過,被梅寶硬生生歸類為B隊的普莉露,竟然對於田中、羽音等人脱口說出「Idol Precure!加油!」一句,就令梅寶很生氣。指責普莉露自己身為「Zukyoon Kiss」的成員,為何總是要向對手表示支持。結果要梅寶費盡唇舌,才可以說服普莉露表態會跟梅寶一起加油。從以上劇情可見,普莉露自如自終都視自己是A隊的成員。她這樣說也是基於第16話羽音將普莉露視作「Idol Precure」的隊員之一,令普莉露以「Idol Precure」身分自居。面對突如其來的「選邊站」,普莉露很自然選擇跟「Idol Precure」站在同一陣線,而且跟梅寶合作有甚麼好處都不知道的情況下,怎可以想也不想就加入以梅寶為首的「Zukyoon Kiss」陣營,萬一「Zukyoon Kiss」原來甚麼好處也沒有,想重新加入「Idol Precure」就難上加難了。

 

另外,宣傳活動在Pretty Holic分店,正展開得如火如荼。無論是A隊的「Idol Precure」和B隊的「Zukyoon Kiss」,都吸引不少支持者。整個化妝品店也被分為兩大區域,即「Idol Precure區」及「Zukyoon Kiss區」,不但擠滿不少顧客,兩大隊伍之留言板上的留言卡數量,更加是不相伯仲。這個結果,正好反映A隊的「Idol Precure」和B隊的「Zukyoon Kiss」,同樣具有吸引力。換言之,即便梅寶想透過Pretty Holic之對手對決擊敗A隊,成功機會不高,甚至會出現兩隊打成平手的局面。這也突顯出「Idol Precure」、「Zukyoon Kiss」各有特色,互有吸引力、互有優勢,令這場對決,變成一場凝聚兩隊支持者的「大匯演」,在這場對決中,不見火藥味,取而代之的就是兩隊粉絲積極而正面的互動,完全看不到所謂的對立氛圍。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梅寶過分自大,還是只是為了「耍自目」,B隊要角梅寶對A隊的批評,也激怒A隊成員之一的小心。事緣梅寶表示A隊「不足掛齒」,暗指A隊可有可無、不屑一提之後,令Cure IdolCure Wink超級粉絲的小心,跟梅寶爆發口角衝突,吹捧Idol Cure是最棒的。而梅寶也不甘示弱,用頭鎚攻擊回敬小心,要A隊之奈奈出來「打圓場」,這場口角衝突才得以及時制止。但是,不懂場合普莉露,在此時竟然脱口說出「普莉露也要加入Idol Precure」,再次激怒梅寶,令梅寶相當大滿,甚至當着羽音等人下跪大喊。結果,在梅寶的推波助瀾下,「Zukyoon Kiss」與「Idol Precure」之間的內鬥迅速激化,雙方的矛盾越演越烈,但仍然在眾人的控制範圍之內。現時,除了有梅寶與普莉露之間的矛盾,以及梅寶與羽音之間的矛盾外,還包括梅寶與小心之間的矛盾。羽音和小心都曾遭到梅寶的頭鎚攻擊,梅寶可算是跟這二人結下梁子。除了AB兩隊之間的內鬥,連B隊也出現內訌。

 

分析:內鬥升級,梅寶為爭取普莉露歡心跟「Idol Precure」互相「廝殺」

由於普莉露多次對A隊表忠,為了令普莉露更加關注她,梅寶決定向「Idol Precure」下戰書,提出要向與羽音等人展開烹飪對決,一個星期後分勝負,指名由普莉露當裁判,那個得到普莉露的歡心就勝出。梅寶覺得,要獲得普莉露的歡心,首先要抓住普莉露的胃口,只要炮製出普莉露喜歡的美食,就能令普莉露對她神魂顛倒。但由於普莉露已經因為羽音引發的奇蹟,已經恢復了記憶,普莉露有可能會未嘗菜式,就已經把勝利拱手給予A隊。為了勝出烹飪對決,她決定參考多本食譜,打造出一道普莉露從未吃過,而又超凡脱俗的特別菜式。又在烹飪的過程中,加入了不少味道濃烈的調味料,例如辣椒。結果在梅寶的「神操作」下,這道特別菜式竟然變成一個「生化武器」,表面看來,它跟正常菜式無分別,但實際上五味雜陳,不過可以正常食用。這個「生化武器」,也令田中看不過眼,不但沒有參與試味,還戴上口罩,甚至防毒面罩保護自己,並向梅寶補上一句「現在回頭還來得及」。至於A隊,同樣不甘示弱,決定集結三人最喜歡的招牌菜品,組合成一道特別菜式。

 

田中這句「現在回頭還來得及」,意有所指,並非單純指出這道特別菜式「非常難吃」,而且希望梅寶有自知之明,不要為了普莉露一時意氣用事。因為普莉露不是靠美食就可以籠絡她的歡心。只有真誠跟她建立友誼關係,普莉露才會願意多花時間在這個人身上。即使梅寶有「生化武器」,也不代表普莉露會把勝利拱手給予梅寶。因此,梅寶若要加強跟普莉露的關係,就必須展示極大誠意。就好像A隊製作的特別菜式,表面看來只是一道「不來梅組合」,論味道未必比梅寶來得好味,但是就充滿深度,充分顯示羽音等人的密切聯繫。例如羽音的炒麵加蛋包,奈奈的香蕉,以及小心的飯糰。田中清楚知道現在的梅寶,把羽音跟普莉露的關係之理解嚴重扭曲,田中不希望再有不愉快事件發生,所以就以「局外人」的身分,奉勸梅寶回頭是岸。一是自願選擇投降,再低聲嘆氣向普莉露妥協,至少她會有跟普莉露相處的機會和時間;二是如果真是想得到普莉露之歡心,就請認真思考普莉露最喜歡、而且有象徵意義的特別菜式,而非用所謂的「大牌筵席」,甚至是用引起食安風險的「生化武器」,來達到自身目的。

 

到了對決當天,雙方安排在閃耀咖啡館分勝負。因此,梅寶就安排經理人田中將「生化武器」用專用背囊和袋子小心保存,再由田中的住處運送到閃耀咖啡館。期間因為有黑暗怪出現,於是決定兵分兩路,普莉露、梅寶變身Precure後趕往現場淨化黑暗怪,而田中則運送「生化武器」到閃耀咖啡館。變身為Precure之普莉露、梅寶,首嘗苦戰,未能利用自身的個人技,迅速控制戰局。後來,羽音等人與普莉露、梅寶會合後,重整戰略。羽音打算利用黑暗怪在用現場留下的坑洞,嘗試令黑暗怪墮入陷阱。這個戰略果然奏效,也讓普莉露、梅寶找到機會,將黑暗怪淨化。是次普莉露、梅寶不可以速戰速決,面對着實力有所增強的黑暗怪,都想不到如何控制戰況,結果需要羽音等人前來協助。另外,五位Precure於是次戰鬥合作無間,三位「Idol Precure」「想到利用陷阱令對方失去戰鬥能力,由「Zukyoon Kiss找機會進行淨化演出,整集也不見五人於戰鬥期間發生內訌,或者是雙方於戰鬥期間拒絕合作的行為,顯示雙方的內鬥是受到約束的,即兩方人馬的「槍口一致對外」。面對着黑暗怪,雙方可以合作應對,因為這是「愛心閃亮鎖」的誓約,「Zukyoon Kiss即使對「Idol Precure有「牙齒印」,還是會以保護羽音為依歸,充當羽音等人的助力。如果因此而令羽音等人受傷,不但違反誓約,也會影響日後跟羽音等人的關係。

 

動畫組透過兩隊在化妝品商店的表現和五人合作的戰鬥表現,反映兩隊均可以讓別人「閃閃發亮」,彼此互有優勢,根本沒有必要弄到AB兩隊勢力水火。在戰鬥方面,各成員的角色亦非常重要,雖然「Idol Precure不及「Zukyoon Kiss成熟,但其可愛風格一樣吸引不少支持者,在偶像活動方面,也有不俗的基本盤。在戰鬥方面,論戰力以「Zukyoon Kiss佔優,加上梅寶尚未解除跟羽音的心結,所以是次淨化演出仍須交由「Zukyoon Kiss負責,而非筆者預期的五人大合唱。不過,是次仍可看見五人的分工,三位「Idol Precure負責控制戰況,而「Zukyoon Kiss則負責最後的淨化演出,意昧着「Idol Precure在戰鬥方面仍有一定貢獻。雖然AB兩隊處於對立狀態,但雙方在重要關頭,仍然選擇放下成見,一起戰鬥。特別是在Cure Kiss,她在羽音等人趕往現場後,以「Idol Precure稱呼變身後的羽音等人,顯示梅寶其實也很想跟羽音等人合作,共同迎擊更加強大的黑暗怪。不過,去到偶像活動或者是平時的相處,梅寶還是與羽音等人劃清界線,「河水不犯井水」

 

分析:內鬥的結果

戰鬥過後,AB兩隊齊聚閃耀咖啡館,並拿出精心打造的特別菜式。雙方在品嘗各自製作的菜式後,不約而同表示好味。不過,梅寶為了自己的面子,雖然A隊的味道確是不俗,但始終對此對着眾人說「還算可以」。而普莉露在品嘗兩隊製作的菜式後,因為覺得全都很好吃,隨即宣告兩隊都是贏家,即打成平手。換言之,梅寶精心炮製的「生化武器」,還是得不到普莉露的歡心。為表雙方和諧,A隊的奈奈對梅寶表示她做的菜式很好吃,而B隊的普莉露,也向羽音擊掌,變相令雙方都有「下台階」。但是,這場賽果打成平手,就令梅寶大受打擊,因為她不可以用烹飪來抓住姐姐的心,也無法改變普莉露對「Idol Precure」成員的關係,不願意跟梅寶以「Zukyoon Kiss」的身分,參與偶像活動。甚至到了五人於Pretty Holic分店,以Precure之身份參與拍攝工作時,普莉露跟羽音等人開心聊天,而自己卻在休息室唉聲嘆氣,顯得垂頭喪氣。

 

梅寶為了徹底擊潰「Idol Precure」,不讓羽音等人接近普莉露,無所不用其極。對於梅寶而言,只要可以跟普莉露永遠在一起,跟算自己的雙手弄髒,在所難免,儘管她沒有用上最骯髒的手段。然而,梅寶的大計,最後因為普莉露的一句「打成平手」,覺得自己大敗而回。甚至大家到了Pretty Holic,普莉露跟羽音等人開心聊天,而自己卻在休息室唉聲嘆氣,因為她做夢也沒想到普莉露會「貪新忘舊」,不明白普莉露為何去到花路鎮,會忽然「變心」。又想起自己為了普莉露,曾經跟她一同付出代價,成為Precure,又花了不少去照顧失憶的普莉露,令她覺得很不公道。她之所以跟羽音等人單方面宣布決裂,都只是想普莉露重視梅寶,不想自己因此而孤單寂寞。言下之意,她之所以想普莉露可以陪伴她,就是不想自己孤單寂寞。

 

分析:為甚麼普莉露宣佈雙方打成平手?

普莉露宣佈雙方打成平手,是不是真的因為兩隊的菜式全都很好吃?不完全是。普莉露的決定,是考慮到羽音等人、梅寶的關係,她不想見到AB兩隊因為她而將內鬥升級,甚至進一步激化。如果五人最後以Precure身分,在公開場合「明槍暗鬥」的話,道更加不想見到。因此,普莉露是基於以下三個理由,去作出平手決定:

 

理由一:不想得罪任何一方

對於普莉露,無論是梅寶勝出,還是羽音勝出,必然引起其中一方的不滿。到了最後,AB兩隊都會成為輸家,沒人可以在內鬥中取勝。如果宣佈梅寶勝出,可能會令羽音等人不滿她偏幫姐姐,如果因此影響跟羽音的關係,甚至會被羽音踢出A隊,不可自由進出閃耀咖啡館,將得不償失。但是,如果宣布羽音等人勝出的話,可能會令梅寶批評普莉露偏幫羽音。令梅寶找出藉口和理由,利用非常手段去拆散她跟羽音等人的關係。如果再發生第20話的情況,再度因為梅寶的妒忌心,間接讓羽音大病一場的話,日後要如何向羽音交代?畢竟她利用「愛心閃亮鎖」許願時,承諾要保護羽音,充當羽音的助力。而且她必須梅寶一同變身,不可以像羽音等人只要手持變身器即可,令普莉露不敢開罪梅寶,否則只會自廢武功,想變身為Precure也做不到。

 

理由二:讓梅寶放棄跟A隊展開內鬥

梅寶單方面將A隊定性為對手,加上她跟小心發生口角衝突,令普莉露擔心兩隊會擦槍走火。而且梅寶跟A隊挑起內鬥的理由,只是因為她跟羽音的關係太好,羽音只是基於人道理由,收留普莉露,理所當然跟羽音一起,但就令羽音成為代罪羔羊,明顯不合理。梅寶以這個理由跟A隊展開內鬥,名不正、言不順,就算勝出內鬥,未必可以讓A隊信服,可能會令A隊「翻臉不認人」,或許令兩隊的衝突加劇。因此,普莉露決定作出平手賽果,是要告訴梅寶別為了區區一件小事跟A隊展開內鬥。跟A隊展開內鬥只會破壞大家辛苦建立的和諧氛圍,希望梅寶主動放棄跟羽音聊是鬥非,不要為了一時的面子,而意氣用事。

 

理由三:避免雙方有公開內鬥的藉口

Zukyoon Kiss」及「Idol Precure」已經進入公眾視野,並且參與偶像活動,雙方的公眾形象就顯得格外重要。如果「Zukyoon Kiss」及「Idol Precure」的內鬥「玩出火」,在公開場合當着粉絲面前,公開宣布大家不和的話,可能會令娛樂雜誌找到題材,大肆報導。屆時或會變得一發不可收拾,甚至影響兩隊的聲譽,日後「Zukyoon Kiss」及「Idol Precure」將更難在公開場合參與偶像活動。最令普莉露擔憂的是,如果雙方為了在內鬥中勝出,互揭瘡疤,甚至以曝光對方的身分作威脅的話,更加是不顧粉絲和家人的人身安全。如果身分曝光,要如何面對家人也成問題,而羽音的家人開辦的閃耀咖啡館,也會聚集大量粉絲。雖然為咖啡館帶來大量生意,但也同時也令家人經常面對熱心粉絲的滋擾,弊多於利。其次,這樣會令剪剪團更加容易對家人下手。觀乎不幸變為黑暗怪的受害者,都跟羽音等人有密切開關係,不是朋友就是她們的家人,加上於第18話已傳出最近經常出現怪物。如果身分曝光,很有可能會將Idol Precure跟黑暗怪扯上關係,因而遭到公眾的強烈譴責,任憑羽音等人盡力補救,也無濟於事。

 

因此,普莉露必須想辦法阻止AB兩隊繼續鬥下去,不容許雙方找到發動內鬥的理由。因此決定打成平手,即是次烹飪對決沒有輸家,只有贏家,免除梅寶因為不服賽果,要求跟A隊展開第二場、甚至第三場對決。同時避免梅寶為了顯示自己的實力,把內部對決升級為公開對決,並且公開宣布與「Idol Precure」不和,甚至演變成雙方變身為Precure,然後大打出手的場面。畢竟沒人喜歡Precure為了一己之私,而向對方施予重擊。因此,普莉露的做法皆在避免破壞雙方的和諧氛圍,也不希望兩隊因為內鬥,反而令自己元氣大傷,被剪剪團有乘虛而入的機會。

 

不過,這個賽果卻令梅寶感到非常不滿,覺得普莉露一早內定烹飪對決的勝出者,甚至質疑普莉露跟A隊有「打假波」之嫌。普莉露之「平手賽果」,只是玩弄文字藝術。因為普莉露不想梅寶傷心,所以就修改賽果,由羽音勝出、梅寶落敗,變為羽音跟梅寶都打成平手,或者乾脆說二人都是贏家。梅寶甚至覺得奈奈對她所烹調的菜式之讚美,是極度虛偽的,只不過是一些「下三濫」的「打假波」招數,為的只是配合普莉露的「劇本」,可見普莉露由始至終都偏坦羽音等人,根本沒注重梅寶,對羽音等人言聽計從。難怪梅寶會因此在休息室唉聲嘆氣,顯得有點垂頭喪氣。

 

分析重點11:心結解除,五人合而為一,重新出發

分析:放下成見,重新出發

正當梅寶於休息室唉聲嘆氣時,普莉露意識到梅寶心情不太好,於是在前往拍攝棚之前,對梅寶説我們要以「Zukyoon Kiss」的名義上台拍攝,並伸出「友誼之手」。令梅寶感到非常開心,不禁對着普莉露說出「Zukyoon」一詞。普莉露的決定,標認着普莉露跟梅寶的關係,重修舊好。跟梅寶做到真真正正的「完全共融」,二人的「合一」關係也因此而得以鞏固。

 

普莉露選擇加入B隊,是因為普莉露清楚知道羽音等人是她的朋友,而梅寶也是她的好朋友,無論如何都不想得罪任何一方。因此,普莉露嘗試平衡她跟羽音和梅寶的關係,以表達無論羽音還是梅寶,她都同樣重視的信息。所以,普莉露在羽音等人不在場時,表示要以「Zukyoon Kiss」的名義上台拍攝,一方面不想因為自己的舉動,引起A隊成員的強烈不滿,二來也想以繼續A隊成員的身分,跟羽音等人和平共處。畢竟AB兩隊現為「對立狀態」,普莉露公開宣布加入B隊,可能令A隊成員特別是令小心感到不滿,因為小心已經因為梅寶那句一屑不提的批評,跟梅寶發生口角,所以只可以對梅寶表達加入B隊的決定。此外,普莉露同時加入AB兩隊,也代表普莉露其實想跟梅寶一同加入A隊,考慮到梅寶跟羽音等人有心結未消,所以特意為梅寶而加入B隊,同時擁有A隊和B隊的雙重身分,對外以「Zukyoon Kiss」的名義活動,對內同時以「Idol Precure」的身分自居。普莉露的做法可謂相當高明,因為普莉露可以成為A隊和B隊的橋樑,令兩隊有溝通的機會,不致於完全對立,無論是羽音和梅寶,此舉可算是明智之舉。

 

另外,普莉露的決定,一定程度讓梅寶暫時下了怒火。對梅寶而言,她是一個相當強勢而且甚具控制欲的精靈,以梅寶的氣焰,不難保證她們做出對羽音的實質傷害性行為。畢竟羽音當初收留普莉露,夾雜人道因素。如果不對梅寶承諾加入「Zukyoon Kiss」的話,輕則無法一同變身,沒法以Precure的身分跟羽音一起淨化黑暗怪,以及展開偶像活動,重則可能對羽音下重手。梅寶不會跟以前一樣,用頭鎚撞向羽音,而是令羽音在Cure Idol的身分下,當眾出醜,令她顏面盡失,自己就趁勢吸收Cure Idol的粉絲。甚至不排除揭露羽音是Idol Precure的身分,令她為了應付身分曝光的危機,而忙到焦頭爛額。以及在戰鬥期間,拒絕與羽音等人合作,甚至作出投敵行為,故意向羽音等人攻擊。所以,為了羽音等人的人身安全,同時不想羽音因為梅寶的自私行為,令羽音大病一場的事件重演,只好加入B隊,以保陣羽音以及自己的安全。

 

最後,普莉露希望加入B隊,是想增加跟梅寶相處的時間,避免梅寶因為孤單,這個也是普莉露當初要當梅寶的姐姐的原因。普莉露知道自己似乎犯下「彌天大罪」,因為她跟羽音首次見面後,過分重視跟羽音的關係,忽略了梅寶,令梅寶對她大感不滿,甚至被梅寶指責她「玩弄純情」。所以才出現梅寶點名指責羽音是「姐姐小偷」,用頭鎚撞向羽音的場景。如果當日多投放時間在梅寶,跟梅寶多安排「約會」,睡覺的是時候選擇跟梅寶一起,羽音就不會被梅寶當作「情敵」,自然不會有針對羽音的種種不如意事件。出於對梅寶的精神補償,所以就決定加入B隊,以增加跟梅寶相處的時間,減少梅寶因為孤單寂寞而選擇對羽音「發難」的機會。

 

不過,普莉露的妥協是有條件的,即使她願意增加跟梅寶相處的時間,但梅寶也不可以她跟羽音相見,並且必須確保「Zukyoon Kiss」跟「Idol Precure」的關係保持穩定,有限度跟「Idol Precure」進行競爭,增進雙方的合作,特別是戰鬥上的合作。所以,普莉露在第22話正式加入「Zukyoon Kiss」的一刻開始,普莉露便留在田中的住處,門牌仍為普莉露和梅寶的家,跟梅寶過「二人世界」,但普莉露並沒阻止羽音等人進入田中的住所,即使她這樣做可能引起梅寶的不滿(見第23話)。在第23話的戰鬥部分,因為羽音太遲抵達事發現場,而被梅寶痛罵一頓,不過梅寶還是想辦法控制戰局,並跟羽音等人合力作戰。而普莉露因為想讓羽音等人有發揮機會,證明羽音在戰鬥有其重要角色,所以就以「想看羽音等人演出」為藉口,讓羽音等人對黑暗怪發動淨化演出,令梅寶雖然對此感到不滿,但也不可以為此頂撞普莉露,以免普莉露「翻臉撕約」。

 

分析:為何梅寶決定暫時放下成見?

在第22話的最後,普莉露決定跟梅寶以Zukyoon Kiss的名義參與偶像活動,令梅寶大感高興,梅寶覺得,普莉露加入B隊,顯示她回心轉意,願意投放時間跟梅寶的相處,也願意以「Zukyoon Kiss」的組合,跟梅寶一同參與偶像活動。最重要的是,願意履行「愛心閃亮鎖」的誓言,因為要守護羽音,必先二人看法一致,才可以一同變身。普莉露這種做,並不只是普莉露重新肯定她跟梅寶的關係,也反映普莉露再度重視她跟梅寶的關係。普莉露這番舉動,等同宣佈只有梅寶才可為她帶來最大的「幸福」。即使普莉露加入梅寶陣營的原因,或有可能是不想得罪梅寶,令梅寶不肯跟她一同變身。但足以令梅寶放下前嫌,卸下內心深處其中一塊的心頭大石,正是普莉露跟梅寶在未來「合一」關係上的不確定性。

 

誠然,梅寶只是對普莉露加入B隊一事感到高興,並不代表梅寶完全放下成見,特別是跟羽音的關係,也不代梅寶正式成為Idol Precure的一員。因為梅寶始終堅信羽音會對她跟普莉露的關係,帶來威脅,不敢忽視,以免後悔莫及。因此,梅寶始終跟羽音保持一定距離,在必要的情況下,跟羽音劃清界線,保持獨立自主的思考,不受他人的擺佈。只要羽音繼續作出破壞跟普莉露關係的行為,梅寶也會繼續跟羽音周施到底,就算羽音是Precure也不例外。

 

然而,自第23話開始,雖然梅寶的心結集似乎中在羽音一人,而梅寶對羽音仍然不少的成見。但梅寶已經漸漸調整跟羽音的相處方式,嘗試摸索一套對羽音、普莉露都有利的方案。在不破壞跟普莉露關係的前提下,有限度跟羽音等人展開合作,盡量避免激化跟羽音本已非常緊張的關係。所以,梅寶即使對普莉露沒阻止羽音等人進入田中的住所一事,感到不滿,也只好接受羽音等人的到訪,只要不要影響跟普莉露關係即可。在偶像活動方面,則繼續跟普莉露以「Zukyoon Kiss」的名義展開。雖然跟「Idol Precure」仍然是「對立狀態」,但仍然願意跟普莉露以精靈姿態,陪同以Cure Idol名義參與即時直播的羽音,幫助羽音為「Zukyoon Kiss」系列的Pretty Holic化妝品,進行宣傳。

 

事實上,羽音等人在「共融」及「合一」過程中扮演的角色。由梅寶點名指責羽音是「姐姐小偷」的一刻開始。羽音始終希望跟梅寶建立穩定而良好的友誼,特別是梅寶於第21話正式宣告與羽音等人決裂後,她在第22話表示只要處理好關係,就沒有問題。即使梅寶之前對羽音做了不少傷天害理的事情,羽音仍然願意向梅寶伸出橄欖枝。而奈奈、小心、田中,在「共融」及「合一」過程之角色同樣重要。田中不想梅寶製作的「生化武器」,令羽音跟梅寶、普莉露跟梅寶的關係惡化,力勸梅寶「現在回頭還來得及」。奈奈在普莉露作出平手賽果後,為表雙方和諧,A隊的奈奈對梅寶表示她做的菜式很好吃,令梅寶有「下台階」。以及在小心跟梅寶爆發口角衝突後,出來「打圓場」。小心雖然跟梅寶爆發口角衝突,但也嘗試約束自身的行為舉止,在梅寶用頭鎚攻擊小心後,沒有還擊,以免激化「Zukyoon Kiss」與「Idol Precure」的緊張關係。甚至連普莉露也願意推進羽音跟梅寶的「共融」及「合一」,嘗試找出羽音跟梅寶都能和睦共處的方案,所以才有烹飪對決定打成平手的賽果。

 

分析:梅寶和普莉露的「合一」關係轉變

梅寶跟普莉露在「合一」關係的轉變,是不少網民所關注的問題,特別是梅寶跟普莉露於第17話付出代價成為Precure,顯得格外重視。在第12話至第16話,梅寶跟普莉露的關係是比較緊張,因為普莉露經常作出過於親近羽音的行為,令梅寶相當不滿,也試過在第15語斥責普莉露「玩弄純情」。不過,由第16話開始,隨着普莉露因為使用「愛心閃亮鎖」許願失去跟羽音的記憶後,梅寶跟普莉露的關係,得到充分的發展,透過梅寶對普莉露的悉心照顧,令梅寶跟普莉露的關係升溫。但到了第19話,普莉露被羽音發現失憶後,令梅寶跟普莉露的關係,因為羽音的出現,受到一定影響,驅使梅寶於第20話,強行阻止普莉露手持應援棒繼續為羽音打氣,令梅寶跟普莉露的關注得以維持下去。但是,她始終無法阻止羽音跟普莉露顯現奇蹟,令普莉露成功恢復記憶,再次跟羽音相見,令這段「合一」關係,開始出現危機。

 

而梅寶跟普莉露於第22話正式組成「Zukyoon Kiss」這個雙人組合,代表梅寶跟普莉露在「合一」關係,得以升華,化危為機。二人透過組建二人組,向外界展示她們密切的聯繫,確立二人的「合一」關係之基礎。在第22話上半部分,普莉露不願意加入梅寶為首的「Zukyoon Kiss」,是因為加入「Zukyoon Kiss」只是形式上承認梅寶跟普莉露的關係,而不是真正的「合一」關係。最後為了不令梅寶感到孤單,決定加入「Zukyoon Kiss」。正是因為普莉露想透過「Zukyoon Kiss」的平台,令自己與梅寶「完全共融」,建立最穩固的「合一」關係,並且以「Zukyoon Kiss」成員之身分,跟梅寶於偶像活動上展開更積極的合作。這個轉變,也令梅寶願意向羽音作出些許讓步,也為梅寶日後加入「Idol Precure」,提供基礎。

 

專題分享4:齊心一致走向「合一」、致力「修和」

在這個到處都充滿撕裂的社會,要推動「共融」及「合一」,一點也不容易,所以我們必須致力推動「修和」,修補雙方的關係,讓雙方放下成見,為了雙方的和諧,也是為了世界和平。在此特別列出以下兩個國際事例,欣賞他們如何推動「共融」及「合一」,對雙方的和諧和世界和平作出貢獻。

 

南韓的「陽光政策」

為了和平處理朝鮮半島分裂對立局面的關係,前南韓總統金大中提出「陽光政策」。這個政策,建基於對北韓政權的信任,雙方可以透過溝通,來減少武力對峙的緊張。就好像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北風和太陽」一樣,太陽利用溫暖的陽光去照路人。「陽光政策」強調任何來自北韓的武力挑釁不會被容忍,南韓不會以任何方式,去試圖合併北韓,而南韓也會主動積極的與北韓尋求合作。金大中生於日治時期,加上韓戰引致朝鮮半島南北分裂,令他一直深信南北和解是「結束國家分裂悲劇,令祖國統一的最佳方法」,也是實現國家的和平與繁榮的前提。「陽光政策」就是在這個背景下應運而生。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9%BD%E5%85%89%E6%94%BF%E7%AD%96

 

在「陽光政策」的基礎下,第一次南北高峰會於2000613日至15日在平壤舉行,參加會談的除了時任總統金大中,也包括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這是朝鮮半島國家分裂55年後兩個國家政權的首次首腦會議,朝韓雙方經過多輪外交談判後,於615日發表了《南北共同宣言》。根據《南北共同宣言》,南北雙方同意通過全民族的共同努力自主解決國家統一問題,並同意立即解決人道主義問題。並通過發展互利的經濟合作以及民間、文化、體育、醫療、環保和其它方面的人員往來與合作發展雙方經濟增強彼此信任。金大中也因為在與北韓達成和平與和解,榮獲2000年諾貝爾和平獎。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9%BD%E5%85%89%E6%94%BF%E7%AD%96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97%E5%8C%97%E5%85%B1%E5%90%8C%E5%AE%A3%E8%A8%80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B%BE%E8%B2%9D%E7%88%BE%E5%92%8C%E5%B9%B3%E7%8D%8E%E5%BE%97%E4%B8%BB%E5%88%97%E8%A1%A8

 

2018年,兩國舉行多場南北韓高峰會,關係得到進一步改善。在427日,金正恩與文在寅於和平之家舉行的南北韓高峰會。在正式會談前,兩位首腦牽手越過邊界,此次相逢為韓戰後北韓最高領導人首次踏足南韓土地,並簽訂《板門店宣言》,同意朝鮮半島無核化以及爭取在年內宣佈結束戰爭狀態等。在526日,雙方於板門店北部統一閣舉行第二次南北韓高峰會,兩國會後決定在61日舉行南北高層會談,以及就南北離散家族重聚之事,進行紅十字會談。而在91820日的南北韓高峰會,文在寅造訪平壤,獲北韓當局高規格對待,會後兩國簽署《平壤共同宣言》和《旨在履行歷史性的板門店宣言的軍事領域協議書》。三次會談不但營造了朝鮮半島的和平氣氛,為後之後推動美韓朝高峰會,甚至是讓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短暫踏過「三八線」,踏足北韓領土一事,打下基礎。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2018%E5%B9%B44%E6%9C%88%E5%8D%97%E5%8C%97%E9%9F%93%E9%AB%98%E5%B3%B0%E6%9C%83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2018%E5%B9%B45%E6%9C%88%E6%9C%9D%E9%9F%A9%E9%A6%96%E8%84%91%E4%BC%9A%E6%99%A4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2018%E5%B9%B49%E6%9C%88%E5%8D%97%E5%8C%97%E9%9F%93%E9%A6%96%E8%85%A6%E6%9C%83%E8%AB%87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2019%E5%B9%B4%E7%BE%8E%E9%9F%93%E6%9C%9D%E4%B8%89%E6%96%B9%E6%9C%83%E8%AB%87

 

北愛爾蘭問題

北愛爾蘭是聯合王國(即英國)的構成國。由於歷史原因,愛爾蘭島的其中六分之五領土,屬於愛爾蘭共和國,而北愛爾蘭只涵蓋了其餘在島的東北部的一部分。在當地有一部分北愛爾蘭人希望加入愛爾蘭共和國,稱為「民族派」,跟希望留在英國的北愛爾蘭人,即「聯合派」,於1960年代到1990年代樣發激烈的武裝衝突。為了結束「聯合派」及「民族派」衝突,由1983年起領導新芬黨的傑里.亞當斯(Gerard Adams),開始尋求一條用談判結束衝突的道路。自此,他成為北愛爾蘭和平進程的重要人物。經過北愛爾蘭主要政黨之間的談話,終於在了1998410日發佈《貝爾法斯特協議》,並由英國和愛爾蘭政府簽字。由於當日是聖週五耶穌受難日,因此又稱為《耶穌受難日協議》。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8%B1%E5%B0%94%E5%85%B0%E5%B2%9B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C%97%E7%88%B1%E5%B0%94%E5%85%B0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C%97%E7%88%B1%E5%B0%94%E5%85%B0%E9%97%AE%E9%A2%98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B0%E9%87%8C%C2%B7%E4%BA%9A%E5%BD%93%E6%96%AF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4%9D%E5%B0%94%E6%B3%95%E6%96%AF%E7%89%B9%E5%8D%8F%E8%AE%AE

 

根據《貝爾法斯特協議》,北愛爾蘭議會重新成立,而北愛爾蘭行政院是經權力下放後組成的政府機關,獲法定地位,需要向北愛爾蘭議會負責。當地的首席部長和副首席部長,是由北愛爾蘭議會內最大聯合派政黨和民族派政黨領袖出任。他們共同領導北愛爾蘭行政院,二者職權相等,祇要其中一人辭職,另一人也自動免職,旨在緩解兩派之間長期的衝突。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4%9D%E5%B0%94%E6%B3%95%E6%96%AF%E7%89%B9%E5%8D%8F%E8%AE%AE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C%97%E6%84%9B%E7%88%BE%E8%98%AD%E8%A1%8C%E6%94%BF%E9%99%A2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C%97%E7%88%B1%E5%B0%94%E5%85%B0%E9%A6%96%E5%B8%AD%E9%83%A8%E9%95%BF%E5%92%8C%E5%89%AF%E9%A6%96%E5%B8%AD%E9%83%A8%E9%95%BF

 

專題分享5:筆者與母校「共融」及「合一」運動

由於「普世教會合一運動」提倡之主張,令筆者思考在母校推動「共融」、「合一」的可能性,希望讓離開母校多年的我,可以透過實質行動,增加本人與母校的互動。最終重回母校「懷抱」,以另一個身分,繼續守護本人心愛的母校,跟母校達致「完全共融」。為此,工作室於316日成立與母校「共融」及「合一」事務組,開啟筆者「共融」及「合一」運動的新篇章。作為「排名第一」的工作組,主要工作是維持跟母校的緊密聯繫,與母校「共融」、與母校「合一」,身體力行推動筆者「光榮母校」的崇高使命。

 

與母校「共融」及「合一」事務組的工作,既豐富、又多樣化,例如透過平日於學校的工作、撰寫網誌文章、前往母校參加開放日等。工作室首先透過工作組,制訂與母校「共融」及「合一」策略,研究如何加強與母校的關係,以及合作方法。然後按照最新形勢,靈活選用合適的「共融」及「合一」策略,並貫徹實踐工作室之「共融」及「合一」理念。筆者透過網誌,讓本人保持與母校的聯繫,讓工作室成為筆者與母校的橋樑,也是推動共融及合一之第一戰線。同時透過一年一度之母校開放日,爭取與母校教師相見、相聚的機會。

 

藉着以上的「共融」及「合一」策略,讓筆者加強工作室與母校的聯繫,並為重回母校服務、效力,創造更有利條件,最終以「光榮母校」為終極目標。筆者相信,重回母校「懷抱」之方法繁多,可以是擔任該教職員,也可以是擔任校董,只要能夠為母校爭光,距離「光榮母校」之目標,便會更進一步,與母校的「共融」及「合一」,也會逐步達致圓滿境界。目前由於時間、資源所限,「共融」及「合一」工作暫時只集中在中學,深信在不久的將來,「共融」及「合一」工作將擴展至小學和大學。期望増加「共融」及「合一」之對象,更好地建立充滿「愛」的氛圍,使「愛」傾注在每一個人身上,締造更美好、更和諧的社會。

 

事實證明,筆者在與母校「共融」及「合一」之神聖事業中,取得一定成就。自2023年開始,筆者連續三年重回母校,參與「青少年科藝嘉年華」,探望母校教師,展現筆者與母校的密切聯繫。工作室透過網誌,成功拉近筆者與母校的距離,除了資深教師,就連副校長也透過筆者網誌、Facebook平台,了解筆者升學鬥爭的近況。甚至在2025年之「青少年科藝嘉年華」,為了向母校表達要在原校跟一眾同事奮力作戰的決心,不但向校長、副校長、曾任教DSE課程的在校教師,送上之前在開放日、畢業禮拍攝的「即影即有」照片,更向校長、班主任送上2024-25學年教職員合照,以及於「STEAM Room」親手製作的雲狀燈飾,贈予母校,傳達與母校「共融」、與母校「合一」的信息。

 

以上示例,足證筆者不只是光談「共融」、「合一」的信念,而且有實際的行動,予以配合。在20254月中,更加決定要重回母校履任教職,經已入紙申請,但由於筆者沒有PGDE,需要視乎母校是否聘任持有PGDE的申請者,只有在完全沒有合適人選的情況下,才有機會加入母校,以母校教師的身分,跟母校一同再創高峰。足證筆者對母校的關心,而這份對母校的關愛,加上筆者懂得飲水思源,部分原校教師是看在眼裡的。

 

630日,由於「考察團學生遭遇滋擾事件」,有電視台對母校展開專跟報導,引起公眾廣泛關注,也讓心繫母校情懷的我,大感震驚。為了捍衛母校二十多年來辛苦建立的校譽,筆者決定以實際行動,進一步提升母校的正面形象。於是透過與母校「共融」及「合一」事務組設立一個名為「母校辦學理念專題系列」的連載系列,共計有18篇篇章。整個系列以母校的校訓-「堅毅自強」、母校的教育目標、四社理念為主題,嘗試利用學術化的分析方法,扣連現實生活,輔以真實事例,特別是筆者的求學經歷,將母校最美好、最燦爛、最真實一面,呈現給每一位讀者。以另類方法為母校進行宣傳,提升學校正面形象,並透過「母校辦學理念專題系列」,感謝母校教師一直為我們辛勤工作、堅守信念、不忘初心。

 

筆者希望新設立「母校辦學理念專題系列」,跟大家一起摸索母校的理念。筆者也想藉這個好機會,好好了解母校,找出筆者之所以心繫母校,以及願意在中六畢業後,跟母校推動「共融」及「合一」的原因。對筆者日後制訂下年度「共融」及「合一」策略,有莫大幫助。最重要的是,我要藉此知道如何將母校的辦學精神,透過我的不懈、努力,傳達給這間甚具「工業色彩」的原校,將「母校的陽光」,在這間前工業中學發光發亮。筆者要將「母校的陽光」,照亮全校,讓「母校的陽光」散發強烈的光芒,照亮全校,驅除一切黑暗,成就我的教研理想。也是為日後重回母校,以及邀請母校教師到筆者探訪筆者工作的學校一事,創造有利條件。願本人與母校之「共融」及「合一」關係,堅如磐石,直到永遠。

 

分析重點12:代價與收穫是否成比例?

有付出、有代價,是不是真的有收穫?如果有,代價與收穫是否成比例?這是本節要思考的問題。我們需要先解這些付出,是否獲得預期的回報,如果是,則代表是次所付出的代價是的值得,反之就是不值得。現在我們先從Tsubasa的例子,看看她所付出的代價是否值得。

 

分析:Tsubasa所付出的代價值得嗎?

Tsubasa是《警察×戰士 愛心巡護!》(以下簡稱《Lovepatrina》)的主角,首集便成功變身為Lovepat Pink,是首位加入Lovepatrina之成員。她成為Lovepatrina一員的目的,就是守護大家的愛,理由簡單直接(見第15話)。然而,Tsubasa曾採取不少令人費解、具爭議的作戰方式,還引起筆者的質疑。例如,在《Lovepatrina》第22話,在Lovepatrina淨化Satan不成功後,TsubasaSatan搶走部分Love Power,首嘗敗仗。在第23話,Tsubasa在接受檢查後,雖然結果顯示身體狀態正常,但或多或少受到一定影響。首嘗敗仗之Tsubasa,內心感到非常自責,因為她沒好好守護朋友的愛,形同失職,在經隊員多番鼓勵後,才重拾信心,跟隊員並肩作戰,再次回到現場與Satan作戰。

 

然而,Tsubasa竟然選擇要跟Satan「一對一」對決,還用上連筆者也無法預計之戰略。Tsubasa為了讓Satan明白自己的「愛」,即Love Power是無窮無盡的,她竟然主動讓Satan奪走大量Love Power,前後累計被Satan奪走至少九次。最後Satan選擇放棄向Tsubasa奪取更多Love Power,讓Tsubasa找到機會,聯同其他隊員合力淨化Satan。這個時候之Tsubasa,由於被對方下一子奪走不少Love Power,已經開始體力不支,滿臉疲態。Tsubasa藉由付出大量Love Power,成功令Satan意識到自己根本無法獨霸一個人全部的「愛」,因而回心轉意,不再選擇向Tsubasa奪取更多Love Power。但是,Tsubasa付出那麼多Love Power,在戰略推動方面真是值得?

 

Tsubasa之所以主動讓Satan奪走大量Love Power,是為了證明自己的Love Power是無窮無盡的。任憑Satan不斷奪去,都永遠無法獨霸一個人全部的愛。Tsubasa覺得,自己是所有LovepatrinaLove Power最強的,她的內心可以透過跟朋友和別人真誠相處,創造更多Love Power。由於她創造Love Power之速度,遠比消耗速度來得快,即使Satan奪走她相當多的Love Power,都只是佔全部Love Power的一小部分。對她而言,這算是划算的「投資」,所以就主動讓Satan奪走大量Love Power了。不過,筆者基於一個人不可承受無窮的力量,即一個人的「容載極限」只是趨向無限大之理由,不認為Tsubasa付出那麼多Love Power是值得。既然一個人不可承受無窮的力量,即是說Tsubasa身上的Love Power是有限的,即使她創造Love Power之速度,遠比消耗速度來得快,但Tsubasa是否真的創造足夠的Love Power,筆者是懷疑的。最壞情況是被Satan奪去Tsubasa體內全數Love Power,令Tsubasa失去戰鬥能力,甚至黑化為Lovezero也有可能。

 

從以上分析可見,代價與收穫不一定成比例。有時候,即使一個人為此付出不少代價,甚至是犧牲,都不一定有任何收穫。

 

分析:普莉露及梅寶為成為Idol Precure付出的代價是值得嗎?

從劇情內容去看,對於普莉露及梅寶,她們付出的代價是值得的。我們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去分析:

 

[1] 保護羽音、奈奈及小心

由第17話開始,普莉露和梅寶開始以Precure的身份,去守護羽音、奈奈及小心。不但成為羽音等人在戰鬥時的助力,幫助羽音等人共同淨化黑暗怪,必要時可以保障羽音等人的安全。在「愛心閃亮鎖」的協助下,普莉露和梅寶藉由付出代價,獲得超越羽音等人戰鬥、淨化能力,使他們有足夠的力量,去保護羽音等人,免受黑暗怪的傷害。在第16集或以前,普莉露和梅寶根本沒有任何戰鬥能力,只能充當啦啦隊,普莉露更試過被幹部級別的黑暗怪擊飛。自從普莉露和梅寶於17話透過「愛心閃亮鎖」變身為Cure ZukyoonCure Kiss後,具有實戰能力的他們,已經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去保護羽音等人,在羽音等人陷入苦戰時伸出援手,充分發揮Cure ZukyoonCure Kiss「大姐姐」般的角色。

 

[2] 一同展開偶像活動

由於本作的Precure是「需要戰鬥的偶像」,所以普莉露和梅寶由在第22話開始,跟隨羽音等人一齊參與偶像活動。對於羽音而言,能夠跟普莉露和梅寶一同展開偶像活動,是相當開心、值得的。在第4話,是Idol Precure首次參與非戰鬥以外的事務,讓羽音、奈奈以Cure IdolCure Wink的身份,首次接觸偶像活動。然而,普莉露只可以吉祥物的身份參與拍攝的工作,而且更是公司的公關負責人之要求,才有拍攝機會,期間普莉露不可說話,只可偽裝成一隻公仔,在偶像活動方面有不少限制。隨着普莉露和梅寶分別成為Cure ZukyoonCure Kiss後,她們已可直接使用Precure的身份,在不受限制下,積極參與偶像活動,以及接受田中的工作委託,跟羽音一起「閃閃發亮」。包括二人於第19話以Precure的身分,接受雜誌記者的訪問,在第22話則參與化妝品Pretty Holic的宣傳活動和拍攝工作。在拍攝工作期間,普莉露更加與羽音等人有講有笑,在第23話就負責於送給粉絲的海報上簽名。

 

[3] 一同演出

在第22話開始之片尾曲,動畫組安排了五位Precure一同演唱。雖然未能安排在第22話戰鬥部分,確實有點可惜。不過,筆者深信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五人可以一同展開大合唱,淨化實力更強的黑暗怪,以及可以在同一個舞台上,一起跳舞、唱歌、進行粉絲服務。不過,直到第23話,梅寶尚未正式融入羽音的圈子,並且正式加入「Idol Precure」,仍然跟普莉露以「Zukyoon Kiss」的身分活躍。只有梅寶放下成見、解除跟羽音的心機,才有機會見到「Zukyoon Kiss」完全融入「Idol Precure」圈子,令五人得以「Idol Precure」的名義一同在舞台、戰場亮相。可見梅寶選擇加入「Idol Precure」一事,對梅寶與羽音的「共融」及「合一」,帶來重大的意義,代表雙方的心結已經完全解決。另外,普莉露和梅寶能夠跟羽音一同演出,不但是一件相當幸福的事情,也象徵普莉露和梅寶的付出的代價,終於得到回報,更顯實際的意義。

 

專題分享6:從社會現象看代價與犧牲

我們今天生活在繁榮的「世界大都會」-香港,全賴一代又一代的香港人的共同努力和拼博,以「獅子山精神」為我們付出不少代價與犧牲,才有今天的巨大成就。在此容許我們列舉以下例子: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

踏入2020年,本港爆發新冠疫情,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經常召開記者會,向公眾交代有關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而負責主持記者會的,除了主管醫務衛生的問責官員,也包括時任「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之張竹君醫生,在202028日至419日期間,曾連續72日出席記者會,引起公眾關注,除了召開記者,張醫生也透過傳染病處主任的身分,帶領衛生署指揮抗疫工作,利用自己之公共衛生醫學專科,防止疫情進一步蔓延,對本港的公共衛生安全,作出重大貢獻。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BC%B5%E7%AB%B9%E5%90%9B_(%E9%A6%99%E6%B8%AF)

 

然而,張醫生也曾為此,做了不少犧牲。在2020年初,她的丈夫患上惡疾,除了每日出席記者會,還要探望丈夫及照顧家庭,甚至在丈夫因腦癌病重去世後,還要強忍喪夫之痛主持記者會。她的敬業、樂業、專業和有責任感,得到外界的讚賞,更在2023年獲香港樹仁大學頒授榮譽社會科學博士。即使本港於2020420日,出現零確診個案,不用召開疫情記者會,仍有返回辦公室工作,可見她為了公共衛生,一直盡忠職守,值得將之列入本次「深度分析」中。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BC%B5%E7%AB%B9%E5%90%9B_(%E9%A6%99%E6%B8%AF)

 

樹仁大學的創立

講起樹仁大學,不得不提創立樹仁大學的胡鴻烈及鍾期榮夫婦。為了解決上世紀香港大專學位嚴重不足的問題,於是在1971年於跑馬地成和道自資創立樹仁書院。1976年正式註冊為專上學院,定名樹仁學院。1978年獲政府撥出寶馬山的部份土地,為了在峭斜的地皮,興建高達12層的校舍,投放近一億元,打下176條地樁。為了堅持「大學四年制」,讓學生有充分時間鑽研高等專門教育知識及發展,拒絕政府資助,但也因此受到當時的香港政府的冷落,只能頒發約相當於副學士級別的榮譽文憑。直到2001年,才獲准開辦學士學位課程,並於2006年獲正名為香港樹仁大學,是香港首間私立大學。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A6%99%E6%B8%AF%E6%A8%B9%E4%BB%81%E5%A4%A7%E5%AD%B8

(資料來源:https://www.hksyu.edu/tc/about/introducing-hksyu

 

樹仁大學是胡鴻烈及鍾期榮辛苦經營的成果,其中胡鴻烈甚至把大律師時所賺的財富,全部投入創辦大學,並以70萬港元買下跑馬地成和道3層高的小洋房,作為校舍。擔任校長的鍾期榮,對於校政親力親為,上至招聘教職員,下至學生入學面試均親身參與。即使鍾校長於2001年不幸中風,需要透過輪椅代步,仍堅持處理校政,跟胡鴻烈搬到學校宿舍居住。有評論指:「擇善固執的人,在乎的從不是在世時的好處、名譽、權力,而是在自己離開之後,永遠留下的是什麼。」筆者倒算是非常是非常認同的,因為名譽、權力,逝世後是不可以帶走,我們可以做的,是如何為後世留下甚麼,這個也是筆者辛苦經營工作室以及推動升學鬥爭的主要原因。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A6%99%E6%B8%AF%E6%A8%B9%E4%BB%81%E5%A4%A7%E5%AD%B8

 

專題分享7:為升學鬥爭付出的代價

筆者為升學鬥爭付出的代價,極其沉重,已經不可以用一言半語所形容。至少從2019年到2021年的副學士時期,就可以略知一二。在就讀副學士期間,筆者不得不暫時中斷跟中學朋友的聯繫,只能夠憑着自己的力量,完成升讀大學這個不可能任務,甚至因此被迫中斷跟母校的聯繫。只能透過網認及社交平台,向外界匯報筆者的升學進程。由於正值新冠疫情,在這兩年時間,不但無法跟朋友保持聯繫,影響了跟他們的關係,也無形中影響了跟母校的關係。只有家人一直支持本人的升學進程,自己只可以在家中透過網課,推進筆者的升學鬥爭。最終筆者升U成功,順利入讀浸大數學系,主修數學及統計,副修政治學。然而,筆者親手摧毀不少之前辛苦經營的友誼,至今仍甚少跟這些中學朋友見面,自己也在這兩年,完全沒有跟母校教師面對面交流。令筆者為了升學鬥爭,弄到幾乎「眾叛親離」的地步,使得筆者在順利升讀大學後,也花了不少時間去進行補救。

 

踏入2023年,更嚴峻的升學危機再次出現,筆者必須在中學擔任教學助理一職。雖然筆者投放不少資源,極力維持跟母校的聯繫,但為了可以取得教育文憑,劍指研究院,犧牲了不少跟家人和朋友相處的時間。以往筆者在推動升學工程期間,尚且可以抽空經營工作室,撰寫網誌文章,但現在連想撰寫篇章的時間和時機,也越來越少。經常因為在晚上在家處理公務,白白失去寶貴的撰寫時間。甚至在筆者回校工作,幾乎沒有時間可以讓本人休息,甚至連筆者的午休時間,都要用來處理公務,追趕進度。當其他人可以在午休時間於教員室小睡一會兒,自己就在完成午飯後,繼續在教員室埋頭苦幹工作。有時間的話,才可以為自己的教研事業,進行備課在內的一切準備工作。

 

雖然筆者於下學年的去留,至於仍然懸而未決,但筆者如終堅信自己當日為升學鬥爭所付出的代價是值得的,而且對得起我的良心。因為本人肩負起「拯救教育界」這個重要使命,成為教育學家,對筆者而言是刻不容緩。為此,筆者必須繼續付出代價,為教研事業作更大犧牲,即使筆者因此而不可以大富大貴,不可以組建屬於自己的家庭,甚至育有自己的兒女,也在所難免。

 

結語

綜合上篇、中篇及下篇的內容,普莉露和梅寶藉由「愛心閃亮鎖」的力量,成為Precure。相對地,二人均付出沉重的代價,作出犧牲,只是為了守護羽音、成為羽音的助力這個如此簡單的理由。由此看見人類可以為了一絲理想,甘願付出代價,作出犧牲。二人成為Precure後,需要承受「愛心閃亮鎖」的副作用,其中普莉露因此失去跟羽音的回憶,更讓羽音等人要為此「埋單」,付出「相連代價」。由此反映不只是自己要為一絲理想,付出應有的代價和犧牲,其他人也需要為此作出配合。在此特別感謝我的家人,為了讓本人於原校展開升學鬥爭,幫我打點日常生活的大小事,讓我可以集中精力推進升學工程。在筆者需要回校的日子,他們需要上午五時起床,先是預備早餐,再為本人準備飯盒,讓我可以在上午六時起床時,立即有熱騰騰的早餐,在此特別感謝父母為本人的犧牲。

 

至於從「Zukyoon Kiss」跟「Idol Precure」於第22話展開的內鬥,帶出「共融」及「合一」的重要信息。我們從普莉露跟羽音、普莉露跟梅寶、羽音跟梅寶這三個「合一」關係,看到人與人之間雖然有分歧,但在雙方的互信下,透過雙方的接觸、交流,配合不斷而具建設性的對話,維繫雙方的「合一」關係。藉由推動「共融」及「合一」,先是修補撕裂、重修友好,進而締造更美好、更和諧的社會,最終的目標是實踐保護仁愛(Protect Humanity)的崇高理想,也是我們推動「共融」及「合一」事業的最高境界。

 

後記

本次的「深度分析」,是工作室有史以來最具挑戰性的項目之一。工作室要在短短1.5個月的時間,將三篇篇幅極長的篇章寫好並連載,絕不容易。筆者需要投入極長的時間,用於資料搜集、撰寫篇章,筆者也需要翻看相關的動畫情節,對於比較重要的情節,甚至需要回看逾五遍。對於第三篇「深度分析」項目,最大的難點莫過於故事線頗長,情節比較複雜,需要筆者投放大量時間,去拆解這些劇情所帶出的信息。整條故事線由2集鋪墊,以及6集正篇,共計8集。每集都有不少重要劇情,需要筆者投入大量時間,認真分析。光是劇情分析部分,就已經佔據第三篇「深度分析」將近一半的內容。也是工作室於本篇撰寫進度經常落後的主要原因。

 

跟第二篇「深度分析」一樣,筆者需要通過網上的情報資料,去決定是次「深度分析」究竟需要撰寫多少篇,以及何時發佈。早在529日,筆者得悉普莉露和梅寶將變身為Cure ZukyoonCure Kiss。由於情報有限,令筆者以為二人登場方式,比較「公式化」,所以工作室並無撰寫第三篇「深度分析」的計劃。直到第17話,由於動畫組讓普莉露和梅寶必經先付出沉重代價,然後才擁有變身Precure的能力,讓筆者聞之驚訝。工作室也於61日,即是第17話發佈當天,即時決定開展第三篇「深度分析」的撰寫工作。理由是「人類可以為了一絲理想,而作出代價及犧牲」,非常適合用作「深度分析」的討論主題,還可以帶出工作室的信念。因此,筆者參考第二篇「深度分析」的做法,待第18話或第19話播放完畢後一星期,發佈一篇「深度分析」,探討Cure ZukyoonCure Kiss的代價與犧牲。然而,隨着網上情報越來越多,筆者發現涉及Cure ZukyoonCure Kiss的情節可能要到第21話才完結,筆者發現不可以用一篇討論與代價與犧牲相關的內容,決定把第三篇「深度分析」拆分為2篇。前者集中在為何付出代價與犧牲,後者探討付出代價與犧牲後,要如何面對將來,以及是次付出代價與犧牲是否值得。工作室也按照劇情發展,不斷修改分析重點,花了一段時間才正式確立是次「深度分析」需要分析的重點,這點對工作室在「深度分析」的撰寫進度,受到一定影響。

 

到了六月下旬,隨時更多網上情報的發佈,相關故事線要延至222話才結束。從第22話的標題「Idol Precure vs Zukyoon Kiss!?」,筆者發現有關故事線可能觸及另外一個重要議題,就是「共融」及「合一」。因為這個議題屬於相當剔手,也需要耗花更多時間去探討相關概念及議題,導致工作室猶豫未決,究竟要不是將第三篇「深度分析」分拆為三篇。同時令筆者仍然擔心動畫組是否一如本人的想法,於第22話安排AB隊內鬥的橋段。隨着第21集播放完畢,並發佈第22集的劇情大綱後,筆者最終決定將之分拆為三篇,其中上篇、中篇集中探討普莉露的代價與犧牲,而下篇則以「共融」及「合一」為主題。並在播放第22集後,於76日正式「拍版」分拆三篇之方案。由於筆者太遲作出分拆三篇決定,下篇之內容很多都未能及時完成,而工作室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追趕上篇及中篇的進度,對下篇的撰寫進度方面,造成負面影響。

 

除了故事線本身,另一個困擾工作室的因素,就是學校工作繁重,無法抽空撰寫「深度分析」。是次「深度分析」安排在整個6月及7月上旬撰寫,偏偏這段時間,正是學校舉行年終考試的日子,加上試後活動、中一新生註冊,令筆者為此而疲於奔命,經常因為在晚上處理學校工作,白白沒了不少撰寫「深度分析」的時間。加上筆者自6月中開始,為了配合學校大型工程,遷移教員室的個人物件,以及接收被其他教師丢棄的數理科教科書,影響工作室在其他項目的進度,進一步削減筆者撰寫「深度分析」的時間。此消彼此,就導致第三篇「深度分析」的撰寫及連載進度落後不少。

 

至於630日母校的「交流團學生被滋擾事件」,更加嚴重打亂工作室一切工作計劃。為了顧及母校的「共融」及「合一」關係,筆者需要緊急修改連載計劃,同時也對未來發佈的「深度分析」,作出修改及調整,這些修改集中了下篇。由於需要慎重考慮母校的關係以及形象,然後再作撰寫,必須慎重處理,在筆者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後,認為下篇無法趕及於713日上午830分準時發佈。不得不將下篇的連載時間,延長12小時,希望可以在12小時內,讓工作室力追進度,但尚有將近一半內容未寫好的情況下,要在短時間內完成,根本不可能。最後只能再延長6天,改於719日上午830分連載。筆者最終趕及在718日凌晨,基本寫好下篇,19日再進行校對。並在上天的眷顧之下,讓下篇在719日發佈,正式完成第三篇「深度分析」。

 

是次「深度分析」,已經是工作室有史以來第四度引用《光之美少女偶像與你》的內容進行分析。這套作品重視刻劃和個人成長,令本人印象異常深刻,不自覺地投入不少時間,在網上了解《光之美少女偶像與你》的劇情動向,成為筆者追看的動力,甚至不介意在原版播放完畢後,觀看普通話和粵語的配音版本。或許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吸引本人不斷追看《光之美少女偶像與你》新一集的內容,並且在上天的見證下,撰寫「深度分析」。包括3月發佈的「深度分析」,涉及Cure Kyunkyun的個人成長,以及透過融入正篇的方法,分析羽音如何尋找夢想,以及小心如何在母親節當天,感謝母親的幸苦付出。相關篇章之連結如下:

 

【深度分析】從Cure Kyunkyun的心路歷程分享個人成長

https://poyanforum.blogspot.com/2025/03/cure-kyunkyun.html

 

【知識百寶箱】2025年第13篇: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70年模擬試卷二試題分析(上)

羽音的夢想與升學鬥爭之關係

https://poyanforum.blogspot.com/2025/04/2025131970.html

 

【知識百寶箱】2025年第16篇: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70年模擬試卷三試題分析(下)

專題分析:以真誠謝意「光榮母校」

https://poyanforum.blogspot.com/2025/05/2025161970.html

 

第三篇「深度分析」得以順利完成,並成功連載在本網誌,實在有賴全體讀者的秉力支持。作為工作室的重點關注系列,「深度分析」系列是工作室最耗時間、最耗資源的項目,一篇「深度分析」的工作量,已相當於一般篇章的三至五倍。而且工作室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相關的撰寫工作,因為筆者擔心若果拖太久才連載的話,可能因為熱度下降,而影響篇章的讀者的閱讀意欲。因此,第三篇「深度分析」趕及在今日上午完成連載,對筆者而言是相當興奮,因為在這1.5個月的時間,雖然工作非常繁重,難以抽空處理相關事務,但筆者仍然咬緊牙關,努力推進第三篇「深度分析」之撰寫工作。在克服重重難關,才得以完成這個重大項目。對此,筆者感謝讀者的耐心閱覽。因為讀者對工作室的長期支持,是工作室一直走到現在的重。由於下篇延遲了將近一個星期才發佈,還望讀者的諒解,希望讀者明白工作室的苦衷。筆者願意就此向讀者誠心致歉。

 

希望讀者從本次的「深度分析」有所得着,期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有緣再會。Terima Kasih

 

*Terima Kasih!」為馬來文,意指「謝謝」。

 

劇情依據:

《光之美少女偶像與你》第12471123

《秘密的偶像公主》第5357(即第二季第26話)

《秘密×戰士 幻影甜心!》第2526323638

《摯友x戰士閃耀能量》第4111213

《警察×戰士 愛心巡護!》第101522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