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知識百寶箱」系列是「寶仁工作室」為了實踐2021-2022年度工作願景,而特別設立。目的旨在加快「寶仁工作室」的轉型,全面成為以「知識型專欄」為基礎之「知識主導型」的網誌。期望以協助提升大眾的學術素養為信條,並配合STEM的發展。除了普及科學知識外,也負起潛移默化為大家的人生有所改變的重責大任。將以學術專題探討、學習筆記為內容主體,回饋社會,服務讀者。
内容介紹:本篇將轉載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64年算術科試題,並且備有小編親筆撰寫的題解、涉及課題、個人回饋,以供讀者參考之用。
筆者快訊: 致全體讀者: A
Light of Hope, A Song of Peace 在未開始本次「筆者快訊」之前,先欣賞一首名為《A
Light of Hope, A Song of Peace》之歌詞:
上文所引用的《A Light of Hope, A Song of Peace》,因為本人任職的中學之合唱團所獻唱的一首經典勵志歌曲,安排在12月8日周年頒獎典禮上作「壓軸演出」。歌詞反覆強調「希望」、「和平」,以點燃蠟燭作為切入點,帶出盼望世界充滿希望、和平的信息。這首歌曲,令本人聽到熱淚盈眶,因為希望、和平正正是本人選擇走進教育前線、想成為訓導老師的原因。在學校,部分學生受家庭、社會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以致在成長、發展上出現問題,例如錯誤的價值觀、人生觀。也有部分因表現不濟而有挫折感,甚至為此感到自卑。他們最需要的是見到一絲希望,找到繼續走下去的動力。同時,本人也盼望世界和平,不想見到學生帶着偏差心態離校,為社會帶來危害、傷害、禍害,我期盼學生能夠有正面、積極的人生觀,遵守法紀,具自制力和抗逆力,可以為社會作出貢獻。 反覆細味這首經典歌曲,再想起過去三個月本人拼命工作的經歷,自己也為此覺得感動。因為自己同樣為了這一絲的希望而奮鬥,很想成為教育學家,將自己的理想實現。盼望最終見到「終點線」,為高等教育界締造一個「新希望」,進而守護莘莘學子的希望。而擔任TA期間,儘管無教學大權,不可以直接處理學生的輔導或訓導個案,但我也嘗試在如此有限的職權外,爭取跟學生共處、溝通的機會,希望學生循規蹈矩,循循善誘,抵擋誘惑,糾正偏差心態,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學習態度。雖然直到現在似乎沒有甚麽成效,但學生看到本人的工作情況,見到我喊一聲「阿Sir」、「老師」(但我只是TA),就意昧着離成功又近了一大步了。 講起周年頒獎典禮,就不得不提箇中的趣聞。這個周年頒獎典禮旨在頒發獎項予學業成績優良以及成績有進步的同學,輔以其他獎項,如音樂。規格比照畢業典禮,全校得需「甲級動員」,連作為TA的我也需穿着得體、正式之服裝,為了這個周年頒獎典禮,決定選用以藍色為底色,輔以金色線條點綴之領帶,藍色代表未來,金色代表希望,也象徵這天為喜慶日子。典禮有不少準備工作,其中就包括場刊製作,是本人跟負責老師修改至少十五次才可以獲准印製,也需要列席綵排前會議,進行記錄工作,典禮當日負責投影片換頁,換頁工作絕非易事,事前要作不少準備工夫,確保可以在指定時間内,更換下一張投影片,且要「打醒十二分精神」,看着司儀稿去換頁。最終典禮在全校同事的努力下,順利完成,慶祝典禮順利完成之大會訂於翌天由校方舉行。雖然辛苦,但眼見典禮順利舉行,所付出的努力,一切都是值得的。 同日晚上,本人參加由一位同屆中學畢業之同學的飯局,主要以交代近况、分享生活趣聞為主,飯局屬私人性質,小編不方便交代更多細節。但可以肯定的是,通過這次飯局,本人已成功爭取獲得他們的支持,令本人有更大動力繼續投身教育工作,同時他們也希望本人有朝一天可以將理想。雖然同學對於本人目前的事業目標,感到奇怪和困惑不解,但他們也支持和接受本人這個新事業目標。甚至也得以跟他們冰釋前嫌,把副學士時期弄到如此緊張的中學時期同學關係,走向「回暖」。同時也藉着此次飯局,重新建立跟中學時期同學之聯繫,再次共融。展將來,我的PGDE升學大行動,將會更多志同道合的「盟友」,支持本人的升學計劃,甚至以行動力挺本人。本人絕不辜負他們的期望,定必盡心盡力,為學校作出貢獻,如期實現本人成為教育學家之理想。 另外,本人於2023年12月5日收到第二批校長推薦信及教學實習同意信,已於2023年12月5日晚上向中大及浸大提交PGDE入學申請,同時已向中大、浸大提交所需證明文件並繳付報名費。這也意昧着PGDE的升學大行動首階段任務,經已完成。 踏入PGDE的升學大行動之第二階段,將會是入學面試或考試,預料在2024年1月到2月進行,而第二階段將會是直接決定本人能否獲得取錄資格,以及決定未來的升學方向、實習安排、事業規劃。在兼讀制課程的收生安排下,校方不一定會安排入學面試或考試,可以直接錄取學生。例如中大可以選擇性安排入學面試或考試,而浸大、港大則傾向安排入學面試。如需進行入學面試或考試,本人將會在本網誌匯報最新進展。誠然,本人不是現職教師,只是一位無教學大權的教學助理,在收生上形同劣勢,但為了未來的教育研究事業,無論如何要堅持到底,只為了這一個宏大理想,僅此而已。 至於完成PGDE後的去向,正如過去多篇筆者快訊之描述一樣,除了以「半工讀」攻讀教育行政及政策MPhil及PhD外,也會以「檢定教員」身分在中學任教,通過前線工作,了解教育界的困境。不過,本人並不肯定可否回母校效力,因為本人任職的中學,不少同事對本人倍添關心,雙方合作素來不俗,令本人不忍心離校,抹殺過去三個月辛苦工作之成果。而家人也希望本人繼續為該校效力,沒必要重回母校,重新出發。再加上校長已為本人寫了四封推薦信,支持本人實現理想、升讀PGDE,令我有必要重新考慮未來去向。Sam Wong深明作出這個決定,是本人認真、審慎考慮得來的,絕非向不大家開玩笑,這是本人通過三個月TA生涯,所得出的「肯定」答案。因為這間前工業中學,要面臨重重挑戰,要如何改善學生的品行、學習態度,要如何引導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光明未來,是本人首要面對的難題。在未找到正確答案之前,繼續為該校效力是必須的,也得需跟其他同事共同面對。 為此,本人除了每年爭取至少回母校探訪一次,以及以母校「堅毅自強」的精神,作為本人的工作信念,參與教育工作外,也正考慮其他替代方案,以維持跟母校的聯繫,包括向母校捐款以設立奬學金。配合這個替代安排,加上日後的前途考量,本人將特別針對自身英文水平不太好這一個「痛點」,作針對性跟進。目前正研究提升英文水平的方法,使之達到IELTS
6.5或以上(相當於CEFR B2)之水平,以免影響本人日後可以採用的教學語言,以及日後從事教研工作時產生溝通障礙。而本人也將積極爭取本人任職的中學之常額教席,跟其他同事繼續在這間前工業中學,實踐「貫徹始終」的校訓,悉心栽培人才,迎接再工業化這個重要機遇。 各位讀者,「寶仁工作室」在符合堅守法治、誠實可信、廉潔公正、行事客觀、不偏不倚、政治中立之原則下,仍會繼續運作下去。只要不影響本人的事業及學業,在工餘時間參與「寶仁工作室」之運作的話,本人仍能通過「寶仁工作室」,帶給讀者無限的可能性。唯不排除會出現無法逢星期日定期連載的情況,敬請讀者諒解。 最近,內地呼吸道感染個案持續上升。澳門已於12月2日起,要求進入及逗留長者、康復及戒毒院舍之訪客和員工,須全程佩戴外科口罩或以上標準的口罩,僅在進行飲食及其他必需情況下方可暫時脫下口罩,如出現呼吸道症狀又或在新型冠狀病毒快速抗原檢測結果為陽性期間,不可進入院舍,並及時求醫。為了大家的身體健康,維護公共衛生安全,版主現建議讀者採取以下措施: (資料來源:https://www.gcs.gov.mo/detail/zh-hant/N23LAgAFr5) 一、正確佩戴外科口罩,出入高風險場所、有發燒或呼吸道感染症狀的人士,應佩戴口罩,防止病菌經飛沫傳播 二、本身有健康問題或免疫力低的高度人士,如需前往人多場所例如乘搭公共交通,宜佩戴口罩,保障自己 三、注意個人衛生,包括經常洗手以保持雙手清潔,在沒有洗手設施,或雙手沒有明顯污垢時,可使用含70
至80%的酒精搓手液潔淨雙手 四、注意環境清潔,應定期徹底清潔家居,確保室內空氣流通 五、增強身體抵抗力及實踐健康生活 六、不要吸煙及避免飲酒 七、外遊人士應時刻注意個人健康,如身體不適,特別是出現呼吸道感染病徵,應戴上貼面的外科口罩,並盡快求診 (資料來源:https://www.chp.gov.hk/tc/healthtopics/content/24/102466.html) 讓我們一起為本港的公共衛生出一分力,同心抗疫! 此圖於11月24日拍攝,在旅行日燒烤活動完成後,幫忙清理剩餘物資,而本人也換上新口罩。本人隨身攜帶的口罩袋,印有「同心抗疫」四個大字,提醒本人不論何時何地也要注意個人衛生及健康,防止病菌乘虛而入。 此致 「寶仁工作室」版主
Sam Wong 2023年12月10日 |
各位讀者,本篇將轉載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64年算術科試題,並且備有小編親筆撰寫的題解、涉及課題、個人回饋,以供讀者參考之用,相關題目、數值答案取自《華僑日報》及《工商日報》。所有題解全由小編親筆撰寫,撰寫期間已考慮到同學的需要,所用方法盡量簡單、用字淺白。因應同學在進行非十進制單位化聚的時候,可能感到困難,試題另備附錄,載列作答題目時需要用到的英制及市制轉換公式。個别題目設有提示,旨在協助同學閱讀題目,而非指導同學答題方向,希望讀者能夠從試題中有所得着。本篇大多數題目之程度,適合小六同學作答,只有少數題目比較困難,或需具備初中數學知識,方可順利作答。
以下是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64年算術科試題,備有學生版本、數值答案及題目詳解。由於題數眾多,本星期只發布其中一半題目,另外一半則在下星期連載,而個人回饋則在連載該年所有試題之分析後,才一同發佈:
閱讀「題目詳解」時須注意事項
「題目詳解」只供參考之用,設立目的旨在讓讀者明白作答方向,以及讓讀者知道該題目涉及的課題。如果與現行小學課程之程度有所差别、不同,將加入備註,協助讀者判斷有那些題目明顯是Out-Syllabus的。本人已盡力確保「題目詳解」内容準確無誤,如有錯漏或可修改之處,請透過留言向本人反映。
請注意!「題目詳解」非標準答案,個別題目可以有多個解法。若將之視為標準答案,可能導致讀者但知硬背死記,活剝生吞。這種落伍的學習態度,既不符現代教育原則,亦有違考試着重理解能力與運用技巧之旨。希望讀者正確使用「題目詳解」,以免弄巧反拙。
個人回饋
(個人回饋將於連載該年所有試題之分析後,才一同發佈)
下星期將繼續轉載試題,並有題解與分析,敬請留意。我們下星期再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