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知識百寶箱」系列是「寶仁工作室」為了實踐2021-2022年度工作願景,而特別設立。目的旨在加快「寶仁工作室」的轉型,全面成為以「知識型專欄」為基礎之「知識主導型」的網誌。期望以協助提升大眾的學術素養為信條,並配合STEM的發展。除了普及科學知識外,也負起潛移默化為大家的人生有所改變的重責大任。將以學術專題探討、學習筆記為內容主體,回饋社會,服務讀者。
内容介紹:本篇將轉載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70年模擬試卷一,並且備有小編親筆撰寫的題解之上半部分,另加模擬試卷基本分析,以供讀者參考之用。
筆者快訊: 致全體讀者: 4月20日為救主復活日,工作室將於當日透過「筆者快訊」發佈《2025救主復活日特別賀辭》,重心放在與母校的關係,以及教育學家的成真之旅,敬請留意。 因應2024/2025年度專題篇章、特別賀辭、年度工作報告已完成基本撰寫工作,考慮到近期之工作量,工作室經審慎決定,宣告自今天起,把「進修英文大行動」再度提升為「高烈度參與」,包括增加進修英文的時數,會先做一些相關文法練習,之後才重新投入Upper-Intermediate程度之教科書的研習,將迎戰6月舉行的CRE Use of English。 在升學工程方面,校方經已就教擔分配一事,跟本人作進一步商討,但卻傳來惡耗。校方表示基於教學助理的職權限制,不能向教學助理分配任教期長達一個學年之教擔。筆者對此只能無奈接受,也覺得校方在協助本人投身教職一事,已經盡了全力、仁至義盡。目前唯一之救濟手段,是校方以臨時教席聘用本人,但不敢保證來年有數學科之臨時教席。就算有,都要待六月下旬至七月初,校方確定常額教師的去留後,才得悉是否釋出臨時教席,再通知本人入紙申請。以2024秋季學期為例,申請期早於7月3日完結,受制於嚴謹的合約核查程序,教職合約最早八月才拿到手。此時報讀都大PGDE,可謂為時已晚,必須改循非本地PGCE,接受師資訓練。 (資料來源:https://www.hkmu.edu.hk/REG/reg_comm/2024-Autumn-DL-leaflet.pdf) 由於校方現階段無法向本人安排教擔,即使同意本人在校實習、修讀PGDE,也無補於事。而臨時教席這個救濟手段,也會令本人白白損失入讀都大PGDE的機會,且風險極高,一旦沒有臨時教席,來年續任教學助理的機會也大大增加,更不利於本人的升學進程。經筆者慎重考慮,決定正式向母校入紙應徴教席。鑑於母校已於4月5日,對外公布會應徵數學科教師,須於2025年9月1日到職。筆者已備妥應徵文件,並於4月10日呈交予母校,目前已得到一位母校教師「背書」支持。基於現階後須先「試水温」、了解母校的反應,暫未向家人告知實情,一旦獲母校正面回應,並且為本人提供面試機會,才正式徴詢家人意見。最後是否回母校任職,仍受眾多不穩定因素影響。就算筆者沒有PGDE,失去優先錄取權,但為了未來、為了前途、也是為了母校以及我的家人,無論如何都要「豁出去」,為自己的前程,毅然踏上「不歸路」。而本人也深知母校絕不會因本人的背景,在聘用程序給予特別優待,就如某位熱心母校教師所言:「我們對所有求職信,都會作公平的審視。」成敗與否,取決於本人提交的「實證」,特別是原校簽發的考勤報告,以及本人在大學的學業成績。 筆者決定向母校入紙應徴教席,重回母校懷抱,實屬不易,也是本人最為痛心的決定。因為筆者真是很想在原校,繼續我的教研之路,為日後重回母校打下紥實基礎。待「學滿師」後,才加入母校效力。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殘酷的現實,令筆者不得不重新審視與原校的合作基礎。而筆者深知一旦選擇放棄續任,對該校同事造成之打擊「最為致命」,同時嚴重打擊一眾教職員之士氣。儘管如此,筆者仍需為自己的前程,以及教育界之未來着想。況且,上天呼召本人要以教育學家的身分,履行「拯救他人」之使命。成為教育學家,是筆者現階段的鬥爭目標,筆者必須以順利升學作為留守原校的大前提。如今校方未能短期內解決教擔問題,代表本人於原校的服務即將結束,有朝一天要離開那個陪伴本人近兩年的好地方、避難港。本人承諾,就算要離開,也要光榮地離開,只有這樣,才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也對得起所有支持本人升學鬥爭的熱心同事。 誠心盼望一切順利! 此致 「寶仁工作室」版主 Sam Wong 2025年4月13日 |
各位讀者,本篇將轉載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70年模擬試卷一,並且備有小編親筆撰寫的題解之上半部分,另加模擬試卷基本分析,以供讀者參考之用,相關題目、數值答案取自《華僑日報》。所有題解全由小編親筆撰寫,撰寫期間已考慮到同學的需要,所用方法盡量簡單、用字淺白。因應同學在進行非十進制單位化聚的時候,可能感到困難,1969年至1973年之試題另備附錄,載列作答題目時需要用到的英制及市制轉換公式。個别題目設有提示,旨在協助同學閱讀題目及答題,而非指導同學答題方向,且個別題目可能跟原版有所不同,希望讀者能夠從試題中有所得着。本篇大多數題目之程度,適合小六同學作答,只有少數題目比較困難,或需具備初中數學知識,方可順利作答。
以下是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70年模擬試卷一,備有學生版本、數值答案、題目詳解,以及模擬試卷基本分析:
閱讀「題目詳解」時須注意事項
「題目詳解」只供參考之用,設立目的旨在讓讀者明白作答方向,以及讓讀者知道該題目涉及的課題。如果與現行小學課程之程度有所差别、不同,將加入備註,協助讀者判斷有那些題目明顯是Out-Syllabus的。本人已盡力確保「題目詳解」内容準確無誤,如有錯漏或可修改之處,請透過留言向本人反映。
請注意!「題目詳解」非標準答案,個別題目可以有多個解法。若將之視為標準答案,可能導致讀者但知硬背死記,活剝生吞。這種落伍的學習態度,既不符現代教育原則,亦有違考試着重理解能力與運用技巧之旨。希望讀者正確使用「題目詳解」,以免弄巧反拙。
模擬試卷基本分析
模擬試卷名稱: |
測驗一 |
全卷總題數(題): |
70 |
選擇題總題數(題): |
35 |
非選擇題總題數(題): |
35 |
規定作答時間(分鐘): |
45 |
小編建議作答時間(分鐘): |
90 |
試卷難度(1分最易、5分最難): |
3 |
超越現行小學課程程度之題數(題): |
5 |
佔全卷比重(%): |
7.14 |
涉及課題: |
整數四則運算 小數四則運算 代數與方程式 質數與合成數 倍數與因數 多位數 分數四則運算 正比例 分數的比較 速率 百分數及其應用 |
資料來源已在模擬試卷中列明,模擬試卷試題取自《華僑日報》,特此鳴謝。 |
下星期將繼續轉載試題題解之下半部分,敬請留意。我們下星期再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