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知識百寶箱」系列是「寶仁工作室」為了實踐2021-2022年度工作願景,而特別設立。目的旨在加快「寶仁工作室」的轉型,全面成為以「知識型專欄」為基礎之「知識主導型」的網誌。期望以協助提升大眾的學術素養為信條,並配合STEM的發展。除了普及科學知識外,也負起潛移默化為大家的人生有所改變的重責大任。將以學術專題探討、學習筆記為內容主體,回饋社會,服務讀者。
内容介紹:本篇將轉載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69年算術科試題,並且備有小編親筆撰寫的題解、涉及課題、個人回饋,以供讀者參考之用。
各位讀者,本篇將轉載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69年算術科試題,並且備有小編親筆撰寫的題解、涉及課題、個人回饋,以供讀者參考之用,相關題目、數值答案取自《華僑日報》及《工商日報》。所有題解全由小編親筆撰寫,撰寫期間已考慮到同學的需要,所用方法盡量簡單、用字淺白。因應同學在進行非十進制單位化聚的時候,可能感到困難,試題另備附錄,載列作答題目時需要用到的英制及市制轉換公式。個别題目設有提示,旨在協助同學閱讀題目,而非指導同學答題方向,希望讀者能夠從試題中有所得着。本篇大多數題目之程度,適合小六同學作答,只有少數題目比較困難,或需具備初中數學知識,方可順利作答。
以下是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69年算術科試題,備有學生版本、數值答案、題目詳解及個人回饋則在連載該年所有試題之分析後:
閱讀「題目詳解」時須注意事項
「題目詳解」只供參考之用,設立目的旨在讓讀者明白作答方向,以及讓讀者知道該題目涉及的課題。如果與現行小學課程之程度有所差别、不同,將加入備註,協助讀者判斷有那些題目明顯是Out-Syllabus的。本人已盡力確保「題目詳解」内容準確無誤,如有錯漏或可修改之處,請透過留言向本人反映。
請注意!「題目詳解」非標準答案,個別題目可以有多個解法。若將之視為標準答案,可能導致讀者但知硬背死記,活剝生吞。這種落伍的學習態度,既不符現代教育原則,亦有違考試着重理解能力與運用技巧之旨。希望讀者正確使用「題目詳解」,以免弄巧反拙。
個人回饋
該年度的乙部試題,整體難度中等。當中有4題因現行小學課程程度,以致難以甚至不足以回答此等題目,被視為具挑戰性題目,佔乙部之11.4%,比率較1968年全卷下調2.9%。而本年度「Out-syllabus」題目來自多位數運算、反比例、賺率的計算,多為過去升中試題目之「翻炒」,估計同學只要熟知1962年至1968年試題之做法,要作答本卷應該沒太大問題。箇中例子眾多,小編在此不多花筆墨詳加探討。今年試題要求考生計算電費,且須分用電量分級計算,也包括直式計算之數值運算,這些都是概念不深但不易處理之題目,建議讀者小心處理。綜觀而言,該年度的乙部試題亮點不太多,大多是中規中矩的,真真正正的剔手題目不多,問得挺直接。基本上只要「熟書」,八成甚至九成得分也是可以的。
本年度開始,新增「甲部:多項選擇題」,佔全卷一半分數,八條樣本試題中,全部試題不是「Out-syllabus」。不過,甲部樣本試題不少牽涉的計算步驟比較多,如果考生時間管理做得不好,很有可能不夠時間做畢全卷,屬於典型程度偏淺但挺麻煩的題目。相反,乙部不少題目,只須數個計算步驟即可計算完成,變相加快答題速度。因此,該年考生可能要集中火力在乙部,再在甲部「撞答案」,以求獲得最高分數。由於只有本年有樣本試題、數量不多,之後會透過模擬試卷,跟大家探討更多多項選擇題,以了解當年升中試改制後之深度。
本年度的總題數跟上年相同,全卷有70題,多項選擇題及填充題各佔一半。不過,需要在四十五分鐘内完成全卷,始終非常困難,最多只能完成其中一部分。因此,特別需要同學提高運算速度,並且以「快而準」的方法,短時間内完成大量題目,這令考試難度大大提高,考生不可能做完全份試卷。雖然如此,小編仍值得大家試做1969年香港中學入學考試乙部試題,大家可以參考小編提供的作答時間建議,作答該年度之試題,再看看自己答對多少。希望大家能從本試卷中有所得着。
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69年算術科試題取自下列報章,特此鳴謝: 《華僑日報, 1969-05-08》 |
下星期將繼續轉載試題,並有題解與分析,敬請留意。我們下星期再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