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知識百寶箱」系列是「寶仁工作室」為了實踐2021-2022年度工作願景,而特別設立。目的旨在加快「寶仁工作室」的轉型,全面成為以「知識型專欄」為基礎之「知識主導型」的網誌。期望以協助提升大眾的學術素養為信條,並配合STEM的發展。除了普及科學知識外,也負起潛移默化為大家的人生有所改變的重責大任。將以學術專題探討、學習筆記為內容主體,回饋社會,服務讀者。
内容介紹:本篇將轉載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70年算術科試題,並且備有小編親筆撰寫的題解、涉及課題、個人回饋,以供讀者參考之用。
筆者快訊: 致全體讀者:
轉眼間,已經是三月,小編正面對多方面挑戰, 在教學助理工作上,工作量再度推向高峰,重大行動包括中六畢業禮、開放日、帶隊外出、被委派他校任DSE監考員等,每天都面對迅息萬變的校園發展。作為教學助理,我會將之逐個擊破,主動出擊,力求完成校方託付予本人的工作。
至於升學形勢,仍處膠着狀態,加上浸大宣布把入學申請期延長,兼讀制中學數學PGDE截止申請期延至4日1日,這等同把「升學戰」再度延長,對本人而言可謂非常不利。一旦「升學戰」仍處膠着,最壞情況可能令本人向校方磋商實習安排上,變得剔手。因為在學年結束時,校方要確定需要的教席數量,以及敲定留任教師名單。如果太遲才有PGDE
Offer,可能來不及轉任教師,需要續任教學助理,屆時便要向科主任要求「借堂」,變相增添不必要的麻煩。所以本人希望速戰速決,盡早決定大局。一旦收到PGDE
Offer,在完成留位手續後,將火速向學校正式商討實習安排,以便及早為未來的教學工作做好準備。目前正徴詢科主任意見,以了解可能會涉及的實習安排,及早為此作出準備。
另外,母校訂於3月17日舉行開放日,版主將於當日下午重回母校,向母校教師匯報最新升學形勢及事態發展。這是本人持續與母校共融的重要舉措,旨在維持跟母校的緊密聯繫。即使現在升學形勢膠着,本人也會暫時放下擔憂、不安的心情,全心全意參與開放日的活動,向母校教師最近半年的工作近況,向母校重申委身教育界,成為教育學家的強大決心。
至於「進修英文大行動」方面,已完成Intermediate課本,雖然比預期進度大為落後,但仍在可控範圍内。因應下一次綜合招聘考試暫定於2024年6月1日舉行,已制定三階段的行動計劃。三月會先完成名為《Essential
Grammar in Use 4th Edition》之練習,以鞏固A1至B1程度的文法知識,然後再研讀Upper-Intermediate程度之課本。四月會再做另一本文法練習,名為《English Grammar in Use 5th Edition》,之後研讀Advanced程度之課本,再另做第三本文法練習,名為《Advanced Grammar in Use 4th Edition》。到五月則會進入備試期,開始為CRE Use of English作準備,同時也會研讀詞彙參考書,以回顧先前學過的詞彙,及接觸更多新詞彙。並繼續「接觸日文大行動」之試驗計劃,目前已大致弄清楚平假名,開始學習片假名,試驗工作將持續推進。
此致 「寶仁工作室」版主
Sam Wong 2024年3月10日 |
各位讀者,本篇將轉載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70年算術科試題,並且備有小編親筆撰寫的題解、涉及課題、個人回饋,以供讀者參考之用,相關題目、數值答案取自《華僑日報》及《工商日報》。所有題解全由小編親筆撰寫,撰寫期間已考慮到同學的需要,所用方法盡量簡單、用字淺白。因應同學在進行非十進制單位化聚的時候,可能感到困難,試題另備附錄,載列作答題目時需要用到的英制及市制轉換公式。個别題目設有提示,旨在協助同學閱讀題目,而非指導同學答題方向,希望讀者能夠從試題中有所得着。本篇大多數題目之程度,適合小六同學作答,只有少數題目比較困難,或需具備初中數學知識,方可順利作答。
以下是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70年算術科試題,備有學生版本、數值答案、題目詳解及個人回饋則在連載該年所有試題之分析後:
閱讀「題目詳解」時須注意事項
「題目詳解」只供參考之用,設立目的旨在讓讀者明白作答方向,以及讓讀者知道該題目涉及的課題。如果與現行小學課程之程度有所差别、不同,將加入備註,協助讀者判斷有那些題目明顯是Out-Syllabus的。本人已盡力確保「題目詳解」内容準確無誤,如有錯漏或可修改之處,請透過留言向本人反映。
請注意!「題目詳解」非標準答案,個別題目可以有多個解法。若將之視為標準答案,可能導致讀者但知硬背死記,活剝生吞。這種落伍的學習態度,既不符現代教育原則,亦有違考試着重理解能力與運用技巧之旨。希望讀者正確使用「題目詳解」,以免弄巧反拙。
個人回饋
該年度的乙部試題,整體難度中等。當中有4題因現行小學課程程度,以致難以甚至不足以回答此等題目,被視為具挑戰性題目,佔乙部之12.1%,比率較1969年乙部略升少許。而本年度「Out-syllabus」題目來自賺率、百分變化的計算,多為過去升中試題目之「翻炒」,估計同學只要熟知1962年至1969年試題之做法,要作答本卷應該沒太大問題。箇中例子眾多,小編在此不多花筆墨詳加探討。今年試題完全不見需要把非十進制單位進行轉換才運算的題目,程度較過往確是淺了不少。綜觀而言,該年度的乙部試題亮點不太多,大多是中規中矩的,真真正正的剔手題目不多,問得挺直接。基本上只要「熟書」,八成甚至九成得分也是可以的。
本年度的總題數跟上年減少,全卷有66題,多項選擇題及填充題各佔一半,即各佔33題。不過,需要在四十五分鐘内完成全卷,始終非常困難,最多只能完成其中一部分。因此,特別需要同學提高運算速度,並且以「快而準」的方法,短時間内完成大量題目,這令考試難度大大提高,考生不可能做完全份試卷。雖然如此,小編仍值得大家試做1970年香港中學入學考試乙部試題,大家可以參考小編提供的作答時間建議,作答該年度之試題,再看看自己答對多少。希望大家能從本試卷中有所得着。
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70年算術科試題取自下列報章,特此鳴謝: 《華僑日報, 1970-05-07》 |
下星期將繼續轉載試題,並有題解與分析,敬請留意。我們下星期再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