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日 星期日

【特刊】2024年第5篇:探討《力量研究系列》預期分享内容(下)

題記:本篇將向讀者闡述《力量研究系列》預期分享内容,探討各個課題的討論目標、討論內容,以及相關內容是如何跟日常生活互相扣連,讓讀者清晰了解本人的思考脈絡,並支持本人在《力量研究系列》之撰寫工作。

 

在上星期,我們探討力量源流學、力量計量學、力量建構學、力量運轉學這四個範疇之預期分享内容。相信讀者對於《力量研究系列》内容規劃,已有一定的了解,希望本人繼續講述《力量研究系列》還會討論甚麼課題。而在本星期,則將重心放在力量理論學上,探討力量理論學之,討論目標、討論內容,以及相關內容是如何跟日常生活互相扣連,讓讀者清晰了解本人的思考脈絡,並支持本人在《力量研究系列》之撰寫工作。

 

Ch6人類對力量的傳統看法




引子:「人類對力量的理解和看法,可謂百花齊放,使得我們更想摸索這些智慧瑰寶,增加對力量的深入認知。」

本課章節:

6.1力量理論學

6.2道德與道德決策的基本認識

6.3以權力為中心的力量研究

6.4以物理上的力為中心的力量研究

6.5朗達.拜恩(Rhonda Byrne)對力量的看法

6.6力量純粹主義

 

隨着時間的發展,人類對力量的看法,漸漸出現分歧,衍生出不同的學說去探討力量。在力量理論學,我們着力探討這些力量學說,從而分析這些力量學說的優劣。力量理論學並非一味批評,或者推崇某些優秀、合乎力量研究之研究重心的力量學説,而是從中庸的角度,客觀分析這些力量學說。我們深信,每種力量學說都有其存在意義,我們不應該對此秉持負面看法,反而要盡力了解這些力量學說出現的緣由,以批判性思考(又稱審辨式思維、慎思明辨)的方式,分析人類對力量的看法,特別是傳統看法。

 

6.1節,我們會探討甚麼是力量理論學,特別強調形式論、心態論兩大研究分支。在6.2節,我們援引倫理學的五大道德標準,嘗試透過這些道德標準,分析人類對力量的看法。由6.3節開始,我們從不同角度去探討,人類對力量的看法。其中6.3節從權力的角度,進行討論,並跟讀者導讀《權力論:新社會分析》、《權力:哲學分析》娜歐蜜.阿爾德曼(Naomi Alderman)之《The Power》、羅伯特.格林(Robert Greene)之《權力的48條法則》,去探討人類對權力的看法。6.4節從物理上的力去進行討論,當中渉及基本的力學概念。6.5節探討朗達.拜恩(Rhonda Byrne)對力量的看法,特别是他提及吸引力法則,也會導讀他所寫的《祕密The Secret》、《力量The Power》、《魔法The Magic》三本著作。最後6.6節則探討力量純粹主義,尤其是力量純粹主義五大信條以及力量純粹主義者實現理念的方法,也會粗略介紹力量三大法則。從而讓讀者更清晰知道力量研究的探討方向,以及其獨有的研究方法,並為接下來深入研習力量三大法則,做好準備。

 

【力量與生活】

力量理論學主要透過社會議題及情境題,去分析人類對力量的傳統看法。在研習如何利用五大道德標準去分析人類對力量的看法時,我會從傳宗接代、望子成龍、黃金儲備等去探討不同道德標準對力量看法的影響。在權力方面,我們會從基督教教會的體制、瑞士集體領導制度等去探討人類對權力的看法。在物理上的力方面,則以上帝粒子、建築美學、人體工學等,去分析人類如何透過物理上的力去分析科學及科技問題。在吸引力法則方面,我們從學生自殺問題、實現夢想、「追星」的原因等,來探討如何用吸引力法則解決問題,並進行剖析。最後,我們會透過生物物種分類、元素週期表等示例,了解力量純粹主義的存在必要。

 

Ch7力量三大法則:力量追求論




引子:「歷年來,不少人類嘗試登上珠穆朗瑪峰,站在頂點,甚至希望打破攻頂時間,創造傳奇,是人類不斷追求力量的經典示例。」

本課章節:

7.1力量三大法則

7.2力量追求論

7.3力量追求論與倫理道德的關係

7.4力量追求論跟原有理論的差異與缺陷

7.5力量追求論在力量研究的應用

 

不斷追求力量,是人類的生性,也是本能。儘管人類可以用雙方追求那無窮無盡的力量,但並不代表可以透過損人不利己的行為,去追求力量。在追求力量的過程中,往往要作出取捨,本課探究的力量追求論,將會為我們揭示如何正確追求力量,以及利用力量追求論,去分析日常生活有關的議題,也會將之用於探討其他力量研究概念。作為力量三大法則之首,我們正式從人類對力量的追求、力量的運用,進行讓人「刻骨銘心」的討論,透過一些真實事例,印證力量三大法則是有其存在必要,並且進一步了解在力量純粹主義者帶領的研究成果。

 

7.1節,會探討甚麼是力量三大法則,以及力量三大法則的元素,即力量追求論、力量至上論、力量起源論,從多方面剖析力量三大法則出現的原因。7.2節正式探討力量追求論,包括主張、提出理據及實踐,並引入超極限原則,以及介紹數個重要術語,包括力量追求者、有原則的。7.3節會從倫理道德的角度,探討力量追求論。7.4節通過比較原有理論,分析二者的差異與缺陷。最後的7.5節,會探討力量追求論在力量研究的應用,例如力量計量學、力量建構學、力量運轉學。

 

【力量與生活】

世間上不少社會議題,都與力量追求論有密切關係,針對力量追求論的主張、提出理據及實踐,涉及例子包括奥運競賽、「假波」事件、極限運動等。我們亦透過體適能測試中的循環訓練、攀登珠峰作例子,探討超極限原則。為了從倫理道德的角度,探討力量追求論,我們會以可持續發展、核武器、太空競賽等作例子。在比較原有理論以分析二者的差異與缺陷時,則以公平貿易、壟斷競爭、計劃過時等作例子。最後, 在探討力量追求論在力量研究的應用時,則透過工廠產能最大化、「垃圾屋」事件等,讓讀者綜合利用力量追求論、力量計量學、力量建構學、力量運轉學,去分析社會議題。

 

Ch8力量三大法則:力量至上論




引子:「一條鎖匙可以開啟不同種類房門,但卻不可以開啟世上所有房門。同理,力量可以解決不少問題,但卻不可以解決世上所有問題。」

本課章節:

8.1力量純粹主義者對力量使用者的批判

8.2力量至上論

8.3力量收斂和力量約束

8.4力量至上論與倫理道德的關係

8.5力量至上論在力量研究的應用

 

經常有人提到「力量是萬能的」等觀點,認為力量是強大的,所以要不斷追求。但是,這並不是完全正確的。如果力量是強大,為甚麼還是沒法醫治好每一個人,使他們免於喪命?同理,如果我們基於力量的強大,而不斷追求,又會產生甚麼「副作用」?更甚的是,如果我們獲得力量,應該如何使用?以上問題,其實可以透過力量至上論去解釋。力量至上論旨在探討不正確使用力量、過份追求無窮無盡的力量所帶來的後果,而不考慮其目的是對是錯。力量至上論令我們反思我們應該用心態去追求力量,以及用甚麼方法使用力量。它也是筆者研究力量時首個思考的問題,可說是「力量研究」建立的伊始。

 

本課的8.1節探討人類追求力量的本性,並帶出「力量不是萬能」主張,強調力量並非靈丹妙藥,不是事無大小都可透過力量解決問題。8.2節正式探討力量至上論,包括力量至上論的主張、提出理據以及實踐,由於它很容易跟力量追求論混淆,所以也會花些許筆墨探討箇中分別。8.3節探討力量收斂和力量約束兩大概念,分析力量收斂的方法,並引入力量約束尺作為進行力量約束的重要工具。8.4節從倫理道德觀念,分析力量至上論。最後的8.5節探討力量至上論在力量研究的應用,特別是力量計量學、力量建構學、力量運轉學,帶出力量至上論的高度應用性,並廣泛用於探討日常生活與力量相關的議題。

 

【力量與生活】

不少社會議題衍生出來的爭議,其實也可以用透過去解釋力量至上論。我們會透過新冠病毒疫苗使用、F1賽車比賽、教育電視中「貨幣村」的故事去探討「力量不是萬能」主張。又透過退役賽駒「巴基之星」不願展步的問題等示例,探討力量至上論的主張、提出理據以及實踐。對於力量收斂和力量約束,會透過駕駛電單車、火警分級制度、傳染病防控、火藥爆破技術等作例子,解釋力量收斂和力量約束兩大抽象概念。在倫理道德觀方面,則透過藥物使用、過度耕作及捕魚、文化霸權作示例,從道德層面探討為何要引入力量至上論。最後,在探討力量至上論於力量研究的應用等,則透過抗生素使用、光污染、人口爆炸等示例,討論如何將力量至上論應用在力量計量學、力量建構學、力量運轉學上。

 

Ch9力量三大法則:力量起源論




引子:「人類探索宇宙的起源,就有如探索力量的起源。通過追本溯源,令我們明白力量的奥妙之處,使我們學會欣賞、學會珍惜。」

本課章節:

9.1力量起源論

9.2力量起源論的三大元素

9.3力量曲解及力量轉化

9.4力量起源論與倫理道德的關係

9.5完美力量理論

9.6力量三大法則在力量研究的綜合應用

 

追本溯源,每種力量都有其起源,一些力量被創造出來時,便已經賦予其特殊使命,需要我們將之用在特定地方。此外,隨着社會發展,人們對於力量起源的重視程度,出現兩極化趨勢。有些十分重視力量起源;但有些卻選擇將之忽視。其實,重視力量的起源,可以讓我們「報本反始、不忘根本」。我們之所以生活豐盛,其實是上世代人類為我們拼搏得來的,我們更應好好珍惜。力量起源論正好讓我們了解探索力量的起源之重要性,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全世界,而是整個宇宙。並且向世人揭示一旦將力量用於錯誤地方, 便有可能產生不可估計的嚴重後果。屆時,全世界也要為此付出沉重代價,後果不堪設想。

 

本課9.1節探討力量起源論的主張、提出理據及實踐,強調追本溯源、強調力量應當用在正當之處、強調抱持感恩的心和感激的心去使用這股力量,9.2節探討力量起源論的三大元素,即來源、本質、意義,9.3節分析力量曲解及其衍生的問題,以及力量轉化及其重要性,9.4節從倫理道德觀分析力量起源論,並引入「不是搖錢樹」主張及「返樸歸真」主張,9.5節透過火三角理論,引入完美力量理論,並分析追求與至上互補、追求與起源互補、至上與起源互補這三種特殊案例,最後的9.6節將綜合利用力量三大法則,解決日常生活的種種問題。

 

【力量與生活】

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一些人類文化及行為,都與力量起源論有關。為此,我們透過火藥使用、飛魚傳説等示例,討論力量起源論的主張、提出理據及實踐。在探討探討力量起源論的三大元素時,則以皇帝敬天儀式、君權神授、印度與恒河的關係等例子,增加讀者對來源、本質、意義三大元素的認識。並透過藥物臨床應用、醫學倫理等示例,了解力量曲解及力量轉化。又利用「兩彈一星」元勛郭永懷、數學家丘成桐等例子,從倫理道德觀分析力量起源論。在探討「不是搖錢樹」主張及「返樸歸真」主張則時,則以日本與台灣兩地文言文教育之差異、竹昇麵傳統工藝作例子。我們也透過習近平「量力而行、盡力而為」重要講話、陳德霖對領袖特質的看法等例子,探討完美力量理論。最後則透過紅A牌塑膠產品、山崎麵包的經營理念等示例,學習如何綜合利用力量三大法則,解決日常生活的種種問題。

 

Ch10力量研究的進一步應用




引子:「對力量進行研究,最重要的目的是培養獨立思考、慎思明辨及邏輯思考,以解決抽象問題,尋求解決方案。」

本課章節:

10.1「資料為本」的力量研究策略

10.2「論述為本」的力量研究策略

10.3力量研究有關的專題研究方法

10.4專案研究分享

 

力量研究不只是單純研習概念,也需學習如何解決抽象問題,將之用在日常生活中。在解決問題時,需要對事物觀察入微、對問題抽絲剝繭,再運用適合的工具進行分析。力量研究便是透過這些方法,得以誕生在世上。所以,筆者也希望讀者在深究力量等,應用筆者當年研究力量的方法,進行客觀分析,以多角度、跨視野的方式,進行議題分析。本課將從「資料為本」、「論述為本」兩個分析方法,進行力量研究,我們亦會引入有用的研究技巧,使讀者可以透過適合的分析工具,再運用概念去進行專題分析,解決問題。

 

本課10.1節介紹「資料為本」的力量研究策略,學習如果透過根據手上的資料,去進行分析,涉及的資料可以是文字材料、表格、數字、圖表、圖片等。10.2節介紹「論述為本」的力量研究策略,分析如何應用力量研究理論,去進行具深度的論述,涉及短問題或具引導成分的長問題。10.3節探討力量研究有關的專題研究方法,例如實驗、邏輯推理、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等。最後的10.4則圍繞着三個示例,利用力量研究理論作專案研究分享。

 

【力量與生活】

在探討「資料為本」的力量研究策略時,我們會以產品檢測、霹靂舞比賽、二澳米等作例子,以不同性質的資料進行分析,而在「論述為本」部分,部分是以概念用語所建立出來的命題,另一部分則扣連日常生活,例如學位膨脹、貨貨發行、暴雨警告系統等。另外,我們亦透過燃燒測試、空氣污染指數、電動車與氫能車等例子,探討力量研究有關的專題研究方法。在專案研究分享部分,本課則以「乘風航」活動、T·PARK 源·區、香港校服文化及變遷作專題,讓讀者綜合利用力量研究的多個重要概念,來進行分析。

 

結語

《力量研究系列》是本人為了回應社會對力量的了解,以及解決本人對力量本質的困惑而設立。在觀看某劇集的過程中,受劇情内容之影響,開始對力量本質有無盡的想像力,開始思考人類為何追求力量,尚有過度使用力量可能引致的影響,以及「追本溯源」、了解力量起源的重要性,是為「力量三大法則」。之後,在本人的努力思考下,漸漸建立屬於本人的力量學說,最後將這些力量學說加以整理,建立有系統的研究方法,最終在2021年誕生這個工作項目。先是確立撰寫方向,繼而確立内容框架。經過小編的努力,十個章節的内容框架也全數確定,之後便是一次又一次的調整,現正努力撰寫本文,而例題及答案則在最後階段才處理。在撰寫過程中,筆者意外發現很多日常生活中見到的東西、遇到的問題,都可以透過本人的力量學說去解釋,更加堅定本人開展《力量研究系列》的決心。

 

《力量研究系列》自2021年設立以來,經歷不少挑戰。每逢有新的意念產生時,便要視乎情況,決定是否修改先前寫過的内容,甚至加添更多的內容,也大大豐富《力量研究系列》的概念基礎。直到現在,仍然因應社會的發展及小編人生閱歷的增加,持續增刪内容。加上可供本人撰寫文章的時限,既要顧及事業、學業,又要考慮到工作室尚有其他系列需要連載,令《力量研究系列》之進度持續受阻。能夠在短時間內確立撰寫方向、内容框架,是一件相當了不起的事情。須知《力量研究系列》是需要大量思考、進行大量資料搜集的系列,它本身也具濃厚的學術色彩,必須確保内容準確、表達通順而合理,還要取材日常生活的事例、草擬題目和題解,使《力量研究系列》需要更多時間撰寫,進度自然受到影響。展望將來,《力量研究系列》有望在五年後,開始發佈首篇文章,預計連載一年。小編將在保持質量的前提下,加快此系列的撰寫工作,讓讀者有機會從中了解力量的奥妙之處。

 

下星期將繼續轉載試題,並附有題解與分析,敬請留意。我們下星期再會。

 

照片來源:

1.         https://training.unh.edu/course/critical-thinking

2.         https://www.chinadailyhk.com/articles/45/131/8/1559095124432.html

3.         https://rethority.com/types-of-keys/

4.         https://www.univ-grenoble-alpes.fr/origin-of-life-624019.kjsp

5.         https://blog.collabware.com/2013/02/19/casefil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