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5日 星期日

【特刊】2024年第3篇:中學教學助理2023-2024學年工作報告-捍衛信念,百折不撓,持續奮鬥,掦帆起航

題記:本篇為中學教學助理2023-2024學年工作報告,以回顧上學年作為教育工作者之工作成果,並進行檢討。希望讀者透過這份工作報告,得知本人於中學努力工作、付出一年的成果,以及反思過去一年的表現,為新學年的教學工作,做好準備。

 

本篇為中學教學助理2023-2024學年工作報告,以回顧上學年作為教育工作者之工作成果,並進行檢討。有關內容經小編慎重處理,確保有關內容適合向外界發佈,並且以個人名義自願發佈。希望讀者透過這份工作報告,得知本人於中學努力工作、付出一年的成果,以及反思過去一年的表現,為新學年的教學工作,做好準備。

 

本年度工作總路線

捍衛信念,百折不撓

持續奮鬥,掦帆起航

 

工作總路線之含義:

捍衛信念:堅守鬥爭原則,實踐教育本為公共服務的使命,盡忠職守,服務市民

百折不撓:即使本人受盡挫折,甚至為未來有機會賠上性命,仍能堅持不變,奮鬥到底

持續奮鬥:成為教育學家的旅程,必須推續推進,為成為教育學家,至今仍努力奮鬥,徹底燃燒生命,即使備受外界冷眼旁觀,仍忍辱負重,成就大業

掦帆起航:將升學失利所承受痛苦、壓力,轉化為動力,辛苦經營,讓代表希望的船帆再次掦航,向着更宏大的目標出發

 

自我介紹

黃軒笙(Wong Hin Sang, Sam)在2007年起接受「十二年基礎教育」,在2013於聖公會將軍澳基德小學小六畢業後。同年於威靈頓教育機構張沛松紀念中學,繼續接受母語教育,在高中三年之選修科目為化學、資訊及通訊科技,並於2019年應考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同年中六畢業後,於香港城市大學專上學院(現稱香港伍倫貢學院)修讀理學副學士。2021年副學士畢業後,同年於香港浸會大學數學系,修讀數學及統計理學士(榮譽)學位,副修政治學。在求學階段,除了對高等數學頗有涉獵外,在中西方文化與思想、社會學、中國與香港政治、國際關係、政治概念及其定量研究方法、中國歷史、口述歷史方面也有基本認識。最終於2023年以乙等一級榮譽畢業,並以優良的學業成績,三度奪得Dean's List

 

20239月起,黃軒笙正式於教育系統工作,於某中學擔任教學助理(主管科學及科技)。任職期間,投放不少心力、努力為學校盡心服務,期間黃軒笙意志堅定,決心留守教育界服務,並且努力以行動證明自己有資格成為春風化雨的教育工作者。其實,早在大學三年級,黃軒笙決定以成為教育學家為目標,成為教育行政與政策方面的專家,希望透過教育研究的方式,為教育界注入動力,並帶來希望。主力研究高等教育、教育部門管治、公開考試、特殊教育、訓育管理,並且希望以香港中文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作為研究舞台。

 

為此,黃軒笙於2022年、2023年兩度申請入讀學位教師教育文憑PGDE,可惜未獲取錄。因此,黃軒笙決定申請角逐中學教席,但因目標學校沒有釋出教席,只能在2024-2025學年,續任教學助理。展望未來,黃軒笙將堅守信念、守護理想,面對挑戰、排除萬難,最終以教育學家的身分,開創美好未來。

 

學歷

2007-2013

聖公會將軍澳基德小學(小六畢業)

2013-2019

威靈頓教育機構張沛松紀念中學(中六畢業,選修科目:化學、資訊及通訊科技)

2019-2021

香港城市大學專上學院(現稱:香港伍倫貢學院)理學副學士(Credit

2021-2023

香港浸會大學數學及統計理學士(榮譽)學位(副修政治學,乙等一級榮譽)

 

經歷

202178月:

2021年人口普查統計員

20226月至8月:

香港浸會大學  兼職助手(暑假研究項目)

20236月:

全港性系統評估  評估行政助理(中小學紙筆評估)

20239月起:

中學教學助理(主管科學及科技)

 

大事回顧

202381日:

決定入紙申請

2023811日:

面試

2023814日:

人事部通知本人獲得取錄

2023822日:

人事部通知本人首天工作安排

202391日:

合約規定的首天上班日(因八號風球而全日放假)

202394日:

首天上班並簽約

2024617日:

獲校方續任教學助理一職及續簽合約

2024620日:

獲發2023-2024學年考勤報告

2024年819日:

簽署正式合約,續任教學助理一職在20258

 

工作回顧

在過去一個學年,小編主管科學及科技事務,而非應徴申請之數學教育。相比起其他教學助理,業務以「包山包海」著稱,幾乎涵蓋學校多個重要部門,工作重心側重在資訊科技、數據分析上,舉凡建立表格、統計、數據處理、文件編製,不少都是由本人一手包辦。另外,小編亦管理多個網上系統,為教師、學生、家長提供用戶建立、用戶基本管理之服務,這以是本人平時接觸學生的途徑。也試過用Photoshop製作過不少壁報,以及剪輯錄音、影片、拍攝照片等諸如視訊相關之工作。在課堂、考試事務上,也負責代課、監考、考試行政等工作。有關工作及比重如下表所示:

 

主要職務

所佔時間的

百分比

1 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

15%

2 學術事務及學校行政

15%

3 資訊科技、視訊設備、照片拍攝

15%

4 校內及校外考試

(監考累計時數15.5小時,包括10小時DSE監考時數)

10%

5 訓導、升學及就業輔導、課外活動、健康校園

10%

6 學科事務

10%

7 部門行政支援

10%

8 重要日子支援

10%

9 課堂事務

(代堂累計時數20.2小時)

5%

 

考勤結果分析

整體評級

整體評級之相關描述

A

優:表現一直在預期的水準之上。

 

根據2023-2024學年之考勤報告,本人獲A級之優等成績,代表本人的表現一直在預期的水準之上。這個結果對本人而言,可說是意料之内,因為小編清楚知道日後是要挑戰PGDE,甚至研究院。如果考勤報告被添上「污點」,可能影響本人獲取推薦信,甚至會影響日後升學,所以一向審慎行事,以完成校方下達的各項工作,並且力臻完美。因此,小編對於獲得A級之優等成績,其實並沒有大感高興,反而覺得理所當然,甚至是異常合理。小編將繼續努力,捍衛得來不易的A級,作為未來升學用到的「籌碼」,它亦是本人的「秘密武器」之一。

 

強項分析

通過分析2023-2024學年之考勤報告,可以得知個人的強弱,有助提升下學年的工作水準。從而更有把握捍衛在考勤報告取得的A級成績,有關強項如下表所示:

 

一、保持良好的考勤記錄

無論工作崗位如何,保持良好的考勤記錄,是一位「打工仔」必需做到,因為涉及一個人的責任感。而本人在這方面可謂做到盡善盡美,因而在報告獲得「完美的出勤記錄充分體現了他的責任感」之評語。而且自上任教學助理以來,不但做到零遲到,而且更是極少數沒有請病假的人,這源於本人每次打卡後,都會拍攝存檔,以及向家人匯報所有打卡記錄,以免自己忘記打卡。此外,小編也盡量提早出門。基本上,每天七時半已經回到學校,開始工作,距離正式上班相距十五到二十分鐘。之所以這樣做,也與本人居住地點遠離學校有關,以免港鐵誤點,因而耽誤本人的行程,因而遲到。並且會安排在固定時間睡覺,以確保精神充沛。

 

此外,本人也時刻注意身體健康,雖然疫情早已結束,走向「復常」,但小編一直以疫情尚未完全消散為由,仍佩戴口罩上班,只有重大日子才會脱下口罩。而事實上全家自2020年爆發疫情至今,一直沒有「中招」,加上疫苗抗體逐漸減少,屬於「高風險人士」,佩戴口罩仍然是有必要的。除了佩戴口罩,小編每日幾乎是自帶飯盒上班,由家人準備,藉由控制飲食來保持身體健康,避免生病。至於星期六則除外,因為只有上午才上班,故會在中午下班後,外出出膳。每天小編都會帶至少一瓶由家人準備的水,完成當日工作下班後,便會在回家前全數喝掉,以補充水分,以及避免因水分不足而產生身體不適。

 

二、積極主動、盡心盡責

報告指出本人於「各部門和功能組別的全體成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部分源於本人之準備工作,以及一直認真做好手上工作、絕不馬虎有關。小編深信,只有不斷努力,以及不計艱苦、代價地在學校付出,才可以有力向校方深刻的印象。而這點小編是做到的,因為本人「默默地」為各個組別工作,「勞而不怨」,幾乎每一次都以最短的時間完成,工作質量一直維持高質量。加上小編一心想令學校變得更好,為學校投放不少「心思」,以回報學校當日聘用本人,以解救本人的升學及就業危機,使得本人得以向校方展現高效、高質,尚有對學校的高度忠誠度。這樣的「演出」,令教師對本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一想起本人,便會想到本人的優秀工作表現。很多重要工作的委託,紛紛安排本人「主理」,甚至因為本人的高工作量,曾經擔心本人是否可應付。畢竟小編的工作表現,同事是有目共睹,他們將相關工作安排本人「主理」,換取該部門和功能組別可以高效運轉,也變得理所當然。

 

此外,在進入學校工作前,也是「做足功課」。在大學三年級決定要成為教育學家後,便為此進行各式各樣的準備,包括參與考評局口述歷史及歷史檔案研究,又擔任TSA的評估行政助理,在小學、中學各逗留兩天,期間了解小學、中學的工作環境和處事風格。而在成為教學助理後,旋即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學校的架構、學校的政策、各部門和功能組別的工作方式,加上大量閱讀學校官方文件,使得本人對學校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也讓本人變成猶如「百科全書」般的角色,深受部分教師高度重視。由於本人必須以教學助理的身分,搶攻PGDE及中學教席,需要爭取各部門和功能組別的主管「背書」支持,營造教師們都很支持本人留守該校服務、甚至開展教學生涯之印象。因此,小編下了不少心機、苦功,用心經營,能夠在沒有全職工作經驗的情況下,獲得如此成績,可説是非常厲害。

 

三、卓越的工作能力

報告同時又指出「他的優質服務在不同專案的實施中不可或缺」及「巧妙的數據分析」。針對前者,這源於本人始終堅守「盡忠職守,服務市民」(To serve the community with loyalty and dedication)的信念有關,作為公共服務提供者,提供優質服務是本人的使命和責任。本人堅信,每一位公共服務提供者,都需要扮演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角色,就好像建築物的樁柱一樣,任意拔去其中一根樁柱,足以令整棟建築物倒下。因此,即使職位被外人認為只是「配角」,而非「要角」,本人仍然默默付出,全力協助教師和學校,確保學校得以順利運轉,只有這樣,才得以擺脱「花瓶般的角色」的污名,真真正正成為「學校的一分子」。事實證明,我的付出成功令本人真是成為「學校的一分子」,成為教學團隊的一員,深信在不久的將來,本人將成為這個教學團隊的正式成員,而非觀察員。

 

此外,本人的求學經歷,也令本人得以成為具卓越的工作能力之教學助理。雖然小編於浸大主修數學及統計,但在四年大專及大學生涯中,本人修讀不少資訊科技科目,不少更加是課程規定的必修科目,例如基本程式編寫、數據庫、科技倫理,並且學習使用JavaAccess。因應課程要求,而在大學之數學及統計科目,不少都需要使用具編程成分的數學軟件,例如MATLABR。在政治學副修課程之五科中,有一科涉及定量分析,需要用到SPSS。加上小編以資訊及通訊科技作為DSE選修科目,對WordPowerpointExcel基本運作也有基本認識,也知道基本的「P圖」、影片剪接技巧,令本人可以透過相關知識,解決不少跟學校有關之基本IT問題,特別是統計分析、資訊處理、表單開發等。這也令本人在報告得到「巧妙的數據分析」這個評價,評價不但肯定本人在工作方面的貢獻,更是對本人學習成果之「間接認同」。為此,本人感謝母校、CCCU、浸大提供的良好教育,並奠定本人成功的基礎。

 

四、強烈的事業心及奉獻精神

在過去一年,本人是以「主動型TA」的角色行事,全力做好「備位教師」(即準備接手教師職責的教育工作者)的角色。所謂「主動型TA」,並不是指本人以TA身分主動要求教師給予工作,而是站在一位教師的視角,去思考能夠為學校做甚麼。然後在學校安排工作予本人時,站在教師的角度,去處理相關工作,所以小編常常在手上沒有工作,可以暫時休息,把握時間進行「調研」,以了解教師正在面對的困難和煩惱,再尋找方法逐個擊破,「調研」方法屬本人「商業機密」,我不會向大家透露。所以,本人才得以在短短一年時間,掌握並了解學校究竟發生甚麼事,以及比其他TA更早得知學校的動態,大大協助本人為未來的挑戰作準備,盡早規劃。這樣便不用行那麼多的「冤枉路」,再將省下來的時間用於「調研」。透過「調研」,令本人獲取不少有意義的情報,從而為自己累積「資本」,用於應徴教師。因為這個特別定位,令本人由一位普通TA,成為具「備位教師」規格的TA。所有的工作,都是為未來當上教師而做的,而非單純為了生計,更加不是為打發時間而做的。

 

「主動型TA」的角色,展現本人強烈的事業心及奉獻精神。因為「備位教師」的定位,當部分同事在午休寧願玩手機、甚至趴在桌上午睡時,本人反而是繼續工作,避免積壓工作而需要「打包」;又或者投放時間做「調研」,時刻為攻讀PGDE、成為教師、劍指研究院、成為教育學家做好準備。由始至終,我的工作是為了成就更大理想,更是展現本人強烈的事業心。其次,本人深知有些工作對學校至關重要,因此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會加班解決。當然,絕大部分加班是沒有「補鐘」,咋看之下似乎很「蝕底」。不過,為了學校,同時為了達成理想,還是會「捱義氣」先行處理,沒問題才放心下班回家,又或者將工作「打包」,回家處理。甚至試過上午七時左右便回校,又或者去到下午六時半左右才下班。因此,工作室時常因此沒了不少時間在撰寫文章或者進修英文,相比起撰寫文章或者進修英文。畢竟眼前工作具急切性,重要性之高,作出犠牲也在所難免。這些為學校所作的付出,甚至犠牲,無形中展現本人的奉獻精神。即使被教師指出本人「超鐘」,也沒有特别介意。這些犠牲,校方是看在眼内,在報告上留下「強烈的事業心及奉獻精神」一句,正好總結本人過去一年工作情況,言簡意賅。

 

五、堅守原則、加強形象經營

小編根據《公務員守則》之規定,堅守下列原則,即:維護憲制秩序及國家安全;以民為本;熱心公共服務;盡忠職守;堅守法治;廉潔守正;政治中立;專業精神;團隊精神;效益為本;績效問責;以及保密原則,合共十二項基本信念。由於小編沒有「教擔」,只是負責支援性工作,因此該年度沒有特別規範自己的堅守甚麼教育原則。小編的工作原則也挺簡單,便是確保學校正常運轉,教師可以集中精神進行教學工作,而這點也是本人以教學助理身分工作之的信條。因為本人是一位負責支援性工作之教學助理,確保學校正常運轉,是教學助理的責任。如果教學助理在這方面做得不好,整間學校「癱瘓」也只是時間問題,這也是本人為何拼命工作的原因。

(資料來源: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6/07/P2024060700223.htm

 

為了以教學助理的身分搶攻PGDE及中學教席,小編還加強形象經營,透過自身的工作表現,盡力將自己塑造成「不可取代」的教學助理,以及一位具有強烈意願、想在教育界服務之教學助理,令教師們覺得本人是「能幹」的,繼而建立因為一絲理想,不得不努力工作,以成為教師並攻下PGDE之正面形象。事實證明,在形象經營這方面可說是挺成功,因為自身努力工作,加上好表現,引起部分教師更倚賴本人的工作能力,以解決組内的工作困難,連校務處同事也看在眼内,肯定本人的工作表現。隨着時間的發展,一次又一次與教師的深入溝通,令他們知悉本人很想為教育界服務,進而得到他們在口頭、精神上的支持,甚至提供建議。而本人也從中獲取不少「有用情報」,可以作為將來的「升學籌碼」。如果沒有他們,恐怕本人根本無法在學校「生存」,甚至「翻身」。

 

六、持續進修、吸收最新資訊

202312月起,小編便持續進修、吸收最新資訊。其中一個正是「進修英文大行動」,目的是提升本人的英文水平,使之達到IELTS 6.5或以上(相當於CEFR B2)之水平,並且可以在綜合招聘考試CRE英文運用卷考獲二級。目前已考獲CRE英文運用卷一級,期望下學年可以有進一步突破。同時也花了不少時間,重温及回顧中學至預科程度的數學,為任教數學特別是M1M2作準備,希望在成為教師後,在備課過程中有更多碑益,甚至可以自擬屬於本人的教學筆記。另外,本人也開展其他學科的進修,部分科目有小幅度的進展,例如公民與社會發展,尤以會計最為顯著。其他科目例如電腦、經濟等,預料會在下學年緩慢推進。為了獲得PGDE取錄信,進而實現理想,小編也持續吸收最新資訊,了解學校、教育界「行情」,以及分析最新教育政策。雖然目前接觸的資訊不多,但對本人的事業發展,仍有一定幫助,來年期望吸收更多最新資訊,為日後従事教育研究,打下基礎。

 

弱項分析

不過,工作報告雖然評價正面,但教師仍口頭向本人交代可以改善、做得更好的地方,其中以下三點值得跟大家深度探討:

 

一、精簡行文用語、加強溝通能力

過去,小編曾經寫過不少通知電郵、使用說明等。為使教師清楚知道實況,所以曾經有一段時間習慣長篇大論去描述,不過,這種寫法反而被教師覺得冗長,試過當着本人面前修改行文。同時表示一般教師希望短時間內接收重點,未必會花時間閱讀過於冗長之描述。此後本人嘗試在行文方面下苦功,情況也有所改善。除了一般電郵,會議文件也是另一「敗筆位」,過於「官腔」的表達方式,成為致命傷。由於長期閲讀政府公文,以致撰寫過程中,時常帶着「官式風格」,以為越正式、詳盡便越好。未料,學校文件跟政府文件原來在行文上有明顯分別,差異在於學校文件以精簡為主、不使用簡寫,一些別稱、負面用字也需避免使用。由於風格不同,以致小編花了不少時間,去調整寫作方式,在本年六月至七月所寫的會議文件中,已有大幅改善,但仍有進步空間。因此,精簡行文用語、注意會議文件的風格是下學年的改進重點,因為即使本人轉任教師,仍需處理電郵、會議文件,故需本人格外留意。

 

另外,加強溝通能力也是本人下學年改進重點。由於剛剛入職,之前又未做過全職,所以在溝通方面自覺做得不好,間中鬧出不少「笑話」。現在回想起來,真教令人尷尬,隨着踏入下學年,加上新血加入,令本人需要進一步加強溝通能力。因此,小編將會以審慎、條理、簡單作為改進的方向,詳細描述如下:首先,講話必要審慎,知道有些可以講、有些不可以講,注意有沒有禁忌;其次,講話需條理分明,例如有系統地闡述己見,不可以有任何令人紊亂的情節;再者,盡量用簡單易明的用語,表達時越簡單越好,如何直接交代重點更佳。由此可見,改善溝通將會成為下學年的挑戰,還會直接影響本人成為教育學家的進程,加上進行教學工作需要良好溝通能力,故需本人格外注意。

 

二、增加與學生的交流及互動

增加與學生的交流及互動這點,反而值得商榷。這點最初由一位關注本人前景的教師私下跟本人提及,希望本人多與學生的交流及互動,對日後成為教師有幫助。由於本人的工作定位、工作特性,故很少與學生的交流,平時主要在辦公桌上工作,長期在教員室、校務處來來回回,甚少進入教室,而代課便成為本人跟學生進行交流及互動的機會。但由於缺乏經驗,加上TA職權有限,在課堂管理以致跟學生進行交流時,都自覺沒有太多信心,只能硬着頭皮面對。所以,下學年小編必須在這方面下苦功,嘗試在有限的職權中,與學生有更多具建設性的交流及互動。在本年七月,曾經幫助一位學生使用ZOOM,也曾經在中一註冊日中,協助新生下載應用程式,這些交流及互動,大大增加本人面對學生的信心。而且由於交流及互動次數増加,自然找到如何面對學生。希望來年會爭取更多與學生的交流及互動的機會,並透過這些交流及互動,讓學生找到目標,變得更有自信,違規學生可以改過遷善。

 

三、重要文件上傳須獲上司批准

過去一年,小編所寫的主要電郵、文件,都會先行送交上司檢閲,獲得批准才上傳。雖然如此,教師因應本人工作經驗不多,還是口頭提醒本人重要文件上傳前,須獲上司批准。如果上司全不知情,一旦出事,上司便要負上責任,小編自己也不能倖免。這個提醒是善意的,日後的工作會格外留意,一方面確保内容沒問題,二來上司知道將會發送電郵、文件,既可保障上司,又可以保障自己。

 

2024-2025學年工作重心:鳳凰行動

所謂「鳳凰涅槃,浴火重生」,要重獲新生,得需有不屈不撓的頑強精神,以及勇敢奮鬥的堅強意志。為此,2024-2025學年將會發起代號名為「鳳凰」的重大行動,又可稱為「鳳凰行動」。整個「鳳凰行動」以強化語文根基、持續補強進修、尋找逆轉機會、超高規格對待、精準攻堅打擊和保持戰鬥模式這六大要素,這六點會融入在本人的TA工作上,詳細措施如下:

 

一、強化語文根基

小編將視提升語文水平為「鳳凰行動」首要行動項目,除了備戰202410月之CRE Use of English,也會持續加強本人的英文水平,將之提升至CEFR B2或以上水平。如果情況許可,希望進一步提升至CEFR C1甚至C2水平,並接觸其中一個專業領域的英文,可以是資訊科技,也可以是法律。最終目標是毋須翻譯支援下,能夠閲讀英文篇章、英語影片,以及能夠利用英語進行日常教學及交流。本人也會在2024-2025學年工作報告中,再度匯報工作進度,以檢視政策成效。

 

二、持續補強進修

為了累積「翻身」資本,小編將持續補強、持續進修,自強不息,由於數學科目的知識補強,已在過去一年達到明顯成效,小編會將重心放在以下三科的補強進修,分別是補強電腦、科學科目,進修會計、經濟、社會科目,這個決定與目前的升學、就業形勢,有密切關係,由於小編不排除兼教電腦、科學,所以要預先加強本人的電腦及科學水平,將之達到中七預科的水準,特別是編程技巧及數據分析, 在高中施教程序編寫、數據庫、試算表至關重要,至於會計、經濟、社會科目,則為本人興趣,在「鳳凰行動」中全被降為次要,僅在時間許可下才開始進修。

 

因為補強進修的目的是為了獲得PGDE,所以已制訂了長達進修規劃,為期五年,即2024年至2029年。根據計劃,小編之進修方向應以獲得PGDE、以升讀教育研究所的原則。若果無法於2024-2025學年取得PGDE取錄資格,2025-2026學年將考慮攻讀由香港中文大學開辦的數學教育理學碩士學位課程,以加強本人高等數學水平,同時涉獵數學教育發展及教學理論,為升讀PGDE作好準備。如果仍然不成功,將會再修讀另一個學位,該課程為香港都會大學開辦的電腦學碩士,掌握高階資訊科技理論。也會考取一些證照,以符合擔任IT導師需要達到之專業要求,隨時準備在確定無PGDE、無教席以後,將自己轉型為一位有深厚數學基礎之IT導師,教授學員基本電腦知識。在成功加入培訓學校出任IT導師後,將計劃報讀香港教育大學提供的學位教師教育深造文憑(專業及職業教育),又或者是教育榮譽學士(專業及職業教育)。以便可以PGDE畢業生的身份,升讀教育研究所,為成為教育學家做好準備。

 

三、尋找逆轉機會

為了令本人徹底「翻身」,小編將積極尋找逆轉機會,為了向學校證明本人的實力,可以勝任中學教席。小編決定把製作學習筆記的工作,加快推進,希望在一年内先寫好中學數學(包括必修部分、M1M2)之温習筆記,然後才再寫小學及預科。為了盡快呈上屬於本人温習筆記,會先寫中文部分及例題分析,英文部分和温習筆記内的練習題則會稍後補上。小編希望通過這本温習筆記,向校方尤其是本人的母校,理解本人為了攻下PGDE及中學教席,付出不少努力。撰寫温習筆記本來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為了成為教育學家,要我付出甚麼代價,同樣值得。

 

除了温習筆記,小編還會想盡辦法尋找更多逆轉之機會。其中一個規劃是開闢「新戰場」,將目標放在新教師、新TA的經營上,目前已找到一位真正了解本人所面對之困境的「知心人」,這位「知心人」跟我一樣,大學都是主修數學,一樣為未來事業拼命作戰。不同的是,我必須為PGDE、當上教育學家拼命作戰,而這個「知心人」便為了長遠事業發展而拼命作戰,為此更試過半工讀。雖然大家的鬥爭目標不一,但理念相近。也令本人下定決心,要在這個「新戰場」辛苦經營,在「新戰場」爭取更多新同事的支持,以默默的付出,將之轉化為支持本人的「票源」。只要校內有更多人「背書」支持,距離攻下PGDE之日子,自然越來越近。目前由於職權有限,實在難以找到更多能讓本人逆轉之機會,本人會在想出相關逆轉方法後,再向大家公佈。

 

四、超高規格對待

為了獲得PGDE,本人會將工作規格由「主動型TA」、「備位教師」,提升為「學位教師」的規格,應對新學年的挑戰。為了增加獲得PGDE取錄的機會,在踏入新學年後,將會改以「學位教師」的規格,應對新學年的挑戰。換言之,本人會在不逾越TA職權的前提下,在非教學工作上力臻完美,甚至比一般學位教師做得更好,以此突顯本人留守教育界的決心,而非為求生計而「求求其其」。這個決定,也意昧着本人成為「無名無實」的教師,有沒有教師的名銜,不會影響本人現階段成為教育學家的「鬥爭」,但要如何善用有限的TA職權,成就理想,踏上教研之路,正是本人在下學年的工作。透過超高規格對待,自我提升要求,可以激發出本人的戰鬥力、爆發力以及毅力,同時加強本人的戰意,從而可以源源不盡的動力,參與這次「長期鬥爭」。

 

五、精準攻堅打擊

精準攻堅、精準打擊,是來年的工作重點。所謂攻堅,是指攻打強敵或敵人的堅固防禦工事,也可以是指花大力氣去突破科學、生產技術上的難題。而精準攻堅便是因應不同環境、不同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目標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問題解決方式。至於精準打擊,不用多説是準確命中目標。由此可見,精準攻堅打擊便是為了達到攻破PGDE、升讀研究院、成為教育學家之目標,利用科學化之程序,針對問題找出「突破口」,再逐個擊破,這樣便可以把難題解決了。因此,小編將會運用本人的知識、經驗和想像力,找出「突破口」,最終以成為教育學家,作為教研之旅一個階段的落幕,以及新一段旅程的開端。

(資料來源: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4%BB%E5%9D%9A/11047635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2%BE%E5%87%86%E6%89%B6%E8%B4%AB

(資料來源: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2%BE%E7%A1%AE%E6%89%93%E5%87%BB/55734234

 

六、保持戰鬥模式

自從小編決定維持自20232月中實施之「非常時期應急響應機制」,並由目前之「戰備狀態」,升級為「作戰狀態」後。已經將本人之工作環境視為「戰場」,還是會賠上本人命運,甚至是命運的「戰地」,而我便是一位為未來奮勇作戰的「戰士」。工作也不再是為了奮鬥,而是為了「戰鬥」,這個追夢之旅,注定成一場異常殘酷的「戰爭」。作為TA,為了自身理想甚至是教育界的未來,不得不手執以本人宏大教研理想打造而成「武器」,擊退阻礙本人的「絆腳石」,本人深知自己力量有限,但正如「大衛迎戰歌利亞」的《聖經》事跡一樣,也可以成就大事,而這個也是本人要保持戰鬥模式之原因。

 

由於要保持戰鬥模式,小編已想盡方法令自己醒覺現在是「戰鬥」,而非「備戰」。因此,早在八月中已不斷通過「推兵棋」去進行沙盤推演,不斷研判形勢,並同按最新形勢去修改計劃,使這場「戰鬥」可以早日結束,解除「武裝」,奔向理想。在現代奥運會,聖火由女祭司透過凹面鏡聚光採集,由奧林匹斯山上的陽光點燃的奧林匹克聖火,在經過多天的傳遞後,抵達奧運會會場,並點燃主火炬。要將聖火安全地送抵目的地,傳遞者扮演重要角色。為使本人猶如聖火一樣的的理想可以在大學點燃,必須「攀山越嶺、上山下海、排除萬難」,只要可以將「聖火」送達目的地,讓它猛烈燃燒,使「聖火」散發出來的光茫,照亮香港,甚至整個世界。

 

從以上六點可見,「鳳凰行動」旨在以「貫徹始終,堅毅自強」之理念,可以像神話中的火鳳凰一樣,可以脫出困境,獲得新生,不畏痛苦、義無反顧、不斷追求、提升自我。坦言承認,現在的我,因多次升學失利,早已讓本人承受以過往更多的痛苦,壓力更是排山倒海般來勢淘淘,可說是「病入膏肓」。為了實現目標,只能多番「注射生理鹽水、大量輸血」,以求「續命」。「鳳凰行動」猶如強力特效藥,讓本已「病入膏肓」 的我,獲得重生機會。因此,「鳳凰行動」的實施,將成為本人於2024-2025學年的工作指導,並且預期可以為將來,可以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資料來源: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518897451511776980.html

 

結語

來到報告尾聲,容許本人引用以下歌詞:

 

(法文原文)

On peut bien rire de moi

Je ferais n'importe quoi

Si tu me le demandais

 

(中文譯文)

人們儘可能嘲笑我吧

我不可思議的事都做得出

如果你要求我

取自Hymne à l'amour《愛的讚歌》部分歌詞

 

這段正正是法裔加拿大女歌手Celine Dion在巴黎奥運開幕式當日獻唱的曲目之部分歌詞,加上於聖火點燃後獻唱,又是她自202212月公開僵人症候群病情以來的首次公開表演,所以備受關注。小編之所以引用這三句,既要帶出本人的處境,又要突顯本人的決心。誠然,人們或有可能嘲笑本人這個根本不可能實現的理想,家人的不認同,外界的不認同,令本人幾乎四面受敵,要說明家人,甚至外界,倍添困難。但是,就如歌詞如言:「我不可思議的事都做得出。」為了那如此不可能的理想,甚至事情也可以做得出(當然不可以違法、逾越職權了)。要由無到有建立自己的教研之旅,本來已經是不可能的任務,何況是本人?或許我只可以默默付出,按步就班完成本人的工作,深信在不久的將來,這個根本不可能實現的理想,終會實現。

 

總結2023-2024學年,作為甚具挑戰性的一年,要由學生轉變為「打工仔」,在適應上並不容易。對未來發展、學業進程上的迷惘,也增加本人的不安。在工作上,為了成為教育學家,不得不拼命工作、拼命付出、拼命學習,試過捱夜、試過作出犠牲、試過吃苦,付出的汗水,流過的淚水,不計其數。既有擔憂,又有喜樂。如今,工作表現獲得肯定,為日後再戰PGDE,再添信心。展望將來,本人定必堅守「盡忠職守,服務市民」的信念,在學校扮演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角色,並發揮自身優勢,克服弱項,以捍衛在考勤報告取得的A級成績。期望2024-2025學年可以奪下PGDE取錄資格,為當上教育學家而全力奮鬥。

 

下星期將繼續轉載試題,並附有題解與分析,敬請留意。我們下星期再會。

2024年8月18日 星期日

【特刊】2024年第2篇:最新升學事業形勢與近況匯報及Sam Wong未來規劃

題記:本星期將向讀者匯報最新升學事業形勢與近況,以及交代本人之未來規劃,好使讀者清晰知道本人於2024-2025年度的最新規劃及行動安排,並且在有關措施的配合下,仍然朝着教育學家之目標,繼續前進。

各位大家好。在2023-2024年度,本人當上教學助理,以堅守成為教育學家之理想。一年過去了,進度如何?本人是否達成目標?在未來要如何走下去?以上所述,一直是不少讀者的關注重點。為此本星期將向讀者匯報最新升學事業形勢與近況,以及交代本人之未來規劃,好使讀者清晰知道本人於2024-2025年度的最新規劃及行動安排,並且在有關措施的配合下,仍然朝着教育學家之目標,繼續前進。

 

「兵棋推演」的重要性

在開始本次匯報之前,小編得需探討「兵棋推演」的重要性。在軍隊,為了預先推估戰爭局勢的發展,人們利用地圖紙上的兵棋(包含戰鬥單位和非戰鬥單位)來攻防,最後推演出一種勝敗的局面,在面對可能發生的戰事時。軍事將領時常通過「推兵棋」,來預估戰事發展,做好準備,越是不熟練便更加要進行「兵棋推演」。指揮官每當想不透時,便會「推兵棋」,甚至一星期内要「推兵棋」至少十次,甚至二十次,也大有人在。因此,小編將應用「推兵棋」的原理,預測未來五年的事態發展,然後透過此次匯報,交代小編將採取的行動。為成為真正的教育學家而舖路。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B5%E6%A3%8B%E6%8E%A8%E6%BC%94

 

最新事業形勢匯報

由於事業形勢直接影本人的升學方向,故此先向大家匯報最新事業形勢。直至截稿當天,本人仍然為教學助理,並且已於617日獲校方續任教學助理一職及續簽合約,而2023-2024學年考勤報告也於620日獲發。有關報告的内容是正面的,大大增加本人來年應徵教師的勝算。在下星期將跟大家探討並分析考勤報告之部分内容。

 

雖然本人工作的中學經歷一輪人事異動,但直到目前為止,仍然未釋出教席進行公開招聘,包括本人有意任教之數學,尚有被小編列為次選的電腦、綜合科學、公民與社會發展以及公民、經濟與社會,合共有五科。令本人即使已準備好所需文件,都不可以校方提交入職申請,以及參與面試。預料更出現一個教席也無法釋放出的情況,情況極不樂觀。如果釋放的教席是數學,以小編主修數學之背景,要應徴數學科教師,應該沒問題。即使兼教M1M2,本人也是不介意的,甚至會主動爭取。只是小編沒有PGDE,在應徴教席時對本人非常不利,預料要透過考勤報告、教師「背書」支持、在本校工作的「加分位」,再配合跟副校長、科主任面見加上試教才可以成事。不過,在本人的努力經營下,副校長、科主任大抵知道本人的工作表現,以及學術背景,要聘用本人也不是沒可能。

 

至於科學科教席,由於本人的高等教育背景,小編曾經在副學士時期修讀6個科學科目(生物、化學、物理各2科),要任教中一、中二之綜合科學,程度上是足夠的,唯一「敗筆位」是在實驗室之經驗不多。而且有不少潛在競爭者,大多主修純理科,勝算不大,也不被看好。另外,本人也曾在浸大修讀5個政治科目(來自本人的副修)、在副學士時期修讀5個通識科目(即批判思考、中國研究、能源科技、環境科技、社會學),科目數目之多,所以應徵公民、公經社之教師方面,也被看高一線,頗有勝算。

 

至於電腦科,是小編認為最有機會成功取錄的一科,但直到為止都未有任何公開招聘安排,只能從內部消息得知有機會釋出教席,隨時間過去,機會已越來越小,變得更加不可能。除了副學士時期之3個電腦科目(即Java編程、數據庫、科技倫理),在浸大主修數學期間,也要求本人以編程解決問題,例如MATLABR,以及研習Deepfake(來自Summer Research),且應考DSE時有選考ICT。其編程訓練和IT水平,足夠本人任教電腦科目。加上這個教席必須同時任教數學,學校要找同時具備IT及數學背景的人任教,比較困難,估計競爭不大。對於這些既懂電腦(雖然談不上特別專精),又懂數學的我而言,要勝任此教席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可否教好電腦科目,特別是高中課程,會是本人能夠勝任此教席的關鍵,有一定挑戰性,不容忽視。

 

綜觀而言,本人的事業形勢比較被動,能否在沒有PGDE的情況下,獲得教席,是本人現時急需解決的「大問題」。由於本人工作的學校至今未公布任何招聘安排,令小編大為緊張。以92日開學日作為「死線」,只有不足十四天,即使成功轉任教師,都會因通知期不足十四天,恐怕要付出一筆代通知金才可以解除TA合約。小編正密切留意事態最新發展,小編現階段仍會將目標鎖定為本人工作的學校,而非母校,因為目前未有足夠「本錢」返回母校任教,包括PGDE,加上經驗不足。若果事業形勢急轉直下,不排除有進一步行動,包括但不限於主動應徴母校之教席。但只可以在盡用一切補救措施,都無濟於事後,才可以考慮採用。有關行動預計在2024-2025年度升學形勢大局已定後,才決定是否實施。

 

最新升學形勢匯報

直至截稿當天,港大、中大、浸大均沒有向本人發出學位教師教育文憑PGDE取錄資格。因此,小編已決定在202411月至12月,再次提交PGDE入學申請,仍為是中學數學主修,並且是兼讀制課程。由於未有教席,因此會同時報讀由香港中文大學開辦的數學教育理學碩士學位課程。這個是兩年兼讀制課程,需要在夜間修讀八個3學分科目,其中3科為學科知識、3科為數學教育、2科為教育理論。學費方面,因為屬「指定研究院修課課程獎學金計劃」認可課程之一,可以申請獎學金,雖然名額有限,但只要申請成功,本來123,000元的學費,現在只需支付42,100元即可,是一個既切合本人未來事業方向、價格相宜的替代方案。

 

因此,一旦2024-2025學年再度沒有PGDE取錄資格,便會先轉戰碩士學位,預料以本人的學術背景,有機會獲取錄,一至兩年後再戰PGDE,視乎有沒有教席。希望可以有一個「Second Chance」,給自己重新出發,並且可以善用時間,好好學習,不致徹底「荒廢」學業。同時盼望這個碩士學位,可以為本人帶來轉機。若果碩士畢業後,仍然沒有PGDE取錄資格,又沒有教席,小編將採取其他特别應變措施,當中包括尋找母校求助的可能性。但會先向母校告知升學形勢,看看母校是否願意給予一個機會,協助本人解決PGDE的問題,不會動軛向母校主動要求協助,亦會徴求家人的意見,得到家人同意才返回母校效力。同時展開更大規模的應徵工作行動,希望獲得某中學聘用為學位教師,不介意由合約教師做起,然後再在執教期間補修PGDE,只是為了可以攻讀教育系之MPhil

 

目前,小編的升學大計因為未能獲得PGDE而大受影響。究其原因?在於本人想攻讀教育行政與政策之哲學碩士學位,成為專注於研究教育行政與政策之教育學家,為教育界「把脈」。由於入學要求規定申請人要持有PGDEBEd,所以必須要想方法獲得PGDE,成為「檢定教員」才行。也正正因為這個原因,令本人現時需要透過TA,甚至是獲得教席,以爭取PGDE之取錄信。而為了加快取得PGDE,盡快入讀研究式學位,成為教育學家,也計劃在成功爭取PGDE取錄信後,向大學申請「爆Cred」。將本來要兩年完成的兼讀制課程,「壓縮」至一年内完成,當中包括實習。雖然會令本人身心極為疲倦,但小編已沒有任何替代選擇,即使需要一連五晚到在大學上課,也在所難免。

 

然而,小編還是十分擔心教研之夢有朝一天會「徹底夢碎」,所以已着手計劃如何應付這個危機。直至截稿當天,在經本人日復一日「推兵棋」研判形勢後,計劃以本人的IT優勢,作為應變方案,在完成數學教育理學碩士學位後,無論有沒有教席,只要無PGDE取錄機會,為免之後一年之「空窗期」中斷學習,將會再攻讀一個碩士學位,為香港都會大學開辦的電腦學碩士。入學要求為非資訊科技相關學科學士學位,該學位以英語作為教學語言,另加入學面試。由於是自資課程,學費目前為$120,450。課程跟計算機科學本科一樣,需要研習以下基本科目:包括Java程式設計、Python程式設計、數據結構、資料庫系統、軟體工程、演算法設計與分析、電腦組織與設計、操作系統及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並需提交一個畢業設計專案。小編同時也會考取一些證照,以符合擔任IT導師需要達到之專業要求。

 

即使作出周詳準備,萬一畢業後再度「雙失」,即無PGDE、無教席,便會考慮放棄續任TA,將自己轉型為一位有深厚數學基礎之IT導師,使本人可以任教應用教育文憑、在VTC青年學院任教,也不排除到培訓中心教基本電腦知識,協助學員考取各種IT證照。這樣的話,小編便可以報讀香港教育大學提供的學位教師教育深造文憑(專業及職業教育),又或者是教育榮譽學士(專業及職業教育)。前者需要持有本科學位並且正從事職專教育,後者需持任教專業的副學位,並擁有兩年職專教育之工作經驗。在拿到檢定教員資格後,才繼續本人的教研之旅。為使本人有充分準備,應對「雙失」危機,來年或會預先考取一些證照,例如微軟認證,以便在轉型IT導師之路途上,可以更加順利。

 

近況匯報及Sam Wong未來規劃

至於小編及工作室的近況,目前工作室已決定維持自20232月中實施之「非常時期應急響應機制」,並由目前之「戰備狀態」,升級為「作戰狀態」。通過繼續連載模擬試題題解,讓工作室全力應付2025-2026年度的連載危機。而小編經已選擇主動出擊、「親上火線」,再也不像以往進行「幕後操盤」,為不可預料之日子做好準備,而是每天都為未來的理想,英勇作戰到底。甚至大膽跟大家直言,只要我一日還存在世上,總有一天我就會以教育學家的身分,跟大家見面。即使上天要戲弄我,開了不少玩笑,甚至要面對别人的冷眼旁觀,不看好本人可以美夢成真,我還是會為了那些不可能的理想,繼續推進。因為這是本人所選擇的,無法取消。況且,自2022年決定要朝着教育學家之目標,繼續前進以來,屬於本人的「鬥爭火苗」早已從心中點燃,這個「火苗」已成為熊熊大火,覆水難收。所以我必須貫徹始終,繼續執行。直到本人取得重大勝利之時,便是鬥爭結束、開創光輝的日子了。

 

對於未來規劃,小編仍然朝着教育學家之目標,繼續前進,並將之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搶攻PGDE,接受師資訓練,成為檢定教員,第二階段是因應最新形勢,選擇投考助理教育主任AEO,或者返回母校擔任學位教師GM,看看可否攻克擬任校長資格,同時攻讀MPhilPhD。到了第三階段,便是以博士畢業生之身分,加入中大,成為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之助理教授,真真正正成為教育學家,並且協助本港獲得教育研究最高榮譽的「一丹獎」。為了盡快達成目標,本人已經通過多方面為此作出準備,包括繼續推進「進修英文大行動」,將英文水平提升至B2C1之水平,特別是加強自身的文法水平,並盡快開展10CRE Use of English之備試工作。除了在語文方面進行補強,小編也會持續進修,在未來一年之「空窗期」,為未來之教學工作做好準備,絕不可以浪費任何時間。要好好運用手上的資源,好使這段「空窗期」可以變得更有意義,而非甚麼事情而不做,一味等候PGDE之取錄。

 

總結過去一年,小編在重重障礙和挑戰下,始終捍衛理想、堅守原則,譜寫出一段有血有肉、忘滿辛酸、付出汗水甚至淚水的奮鬥歷程。然而,本人未能獲得PGDE取錄,以致支持本人的讀者大感失望,屬本人努力不足,本人必須就此負起全數責任,並衷心向讀者鄭重道歉。未來一年,本人將會變得更加強大,堅強不屈。此外,在「非常時期應急響應機制」仍然實施的情況下,工作室之存續危機仍然存在,絕不可以掉以輕心,要做好全面作戰之準備才行。不過,工作室深信,只要堅守信念、堅持理想,總有一天能打贏這場勝仗,成就理想、開創未來。誠心盼望一切順利!

 

下星期將繼續連載特刊,發佈中學教學助理2023-2024學年工作報告,敬請留意。我們下星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