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9日 星期日

【知識百寶箱】2024年第23篇: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75年模擬試卷一試題分析

題記:「知識百寶箱」系列是「寶仁工作室」為了實踐2021-2022年度工作願景,而特別設立。目的旨在加快「寶仁工作室」的轉型,全面成為以「知識型專欄」為基礎之「知識主導型」的網誌。期望以協助提升大眾的學術素養為信條,並配合STEM的發展。除了普及科學知識外,也負起潛移默化為大家的人生有所改變的重責大任。將以學術專題探討、學習筆記為內容主體,回饋社會,服務讀者。

 

内容介紹:本篇將轉載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75年模擬試卷一,並且備有小編親筆撰寫的題解,另加模擬試卷基本分析,以供讀者參考之用。

 

筆者快訊:

致全體讀者:


在過去一星期,學校開展多項重要活動。先是校方於星期一安排雪糕車到訪學校,數天後,便是姊妹學校到訪交流,此時需要本人化身「導遊」,帶領師生遊覽校園,了解校園特色。翌天便是年終考試,需要本人於「作戰室」駐守,交收試卷,跟進考試行政工作。其中尤以雪糕車到訪學校最令本人深刻。每位師生、TA以及其他職員可免費獲得雪糕一支。想起雪糕車,又令我回想母校,在母校唸書期間,除中一外,每年都安排雪糕車到訪學校,學生參加學科活動後,便可以獲得換領券,憑券便可以獲得雪糕。初期只有英文科有此活動,稱為Ice-cream Fun Week,後來連中文科、數學科也有類似活動。在中文週、數學週,校方會在操場放置數個展示用冰箱,供同學憑券領取。因此,換雪糕是本人中學生活的一部分,也讓本人可以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苦中帶甜」,使本人維持動力,繼續在成為學者的旅程中奮鬥下去。

 

我之所以特別提及此事,並不是為了分享母校有多厲害,如何將之包裝成「年度盛事」,而是強調本人在學校艱苦奮鬥、爭取PGDE的過程「苦中帶甜」。雖然奮鬥過程異常辛苦,甚至沒有實質工作成果,但始終相信這些付出是值得的。本人在學校默默付出,究竟為了甚麼?單純是為了獲得PGDE,日後投身教育研究?還是為了心中那麼如此細小,但又如此美好的宏願?最近,有一位TA選擇「轉跑道」,轉而當其他文職工作,這令本人重新思考當TA究竟是為了甚麼。誠然,本人的包袱實在太多了,為了一紙PGDE、想當教育研究、維持生計、滿足家人期望、教師們對本人「夢想成真」的強烈期待等,讓本人的「心頭大石」越變越大。當本人為了細小理想而過於拼命,又會被人質疑是「工作狂」,為何不準時上班、下班,享受生活。對此,我只可以跟他們講:一個為了理想的人,是會拼命的,甚至甘願生活簡樸、捨棄榮華富貴,甚至犠牲性命來成全一切。

 

觀乎歷史,要為區區一個理想去奮鬥,孤單作戰實在無可厚非。而小編只是區區一個「血肉之軀」,實在有賴大家的支持,才得以堅持其鬥爭目標和原則,長達兩年。奮鬥過程中,也曾流過不少淚水,試過傷心、試試垂頭喪氣、試過失去理智。曾經想過要放棄、想過要「轉跑道」、 想過要尋求外界求助,但至少沒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選擇「人道毀滅」這種不理性行為。因為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即使只是一位TA,動軛便要以性命「開玩笑」,日後要如何幫助這些失去求生意志的中學生?更惶論是成為學生們的「好榜樣」?因此,當我見到學生在各個範疇「大放異彩」,自會打消放棄理想之念頭,暫時忘記一切煩惱、痛苦、疲倦,咬緊牙關繼續屬於本人的「鬥爭」。鬥爭之路非常遙遠,在此懇請讀者繼續支持本人的追夢之路,早日實現成為教育學家的目標,讓教育界再現希望,再創高峰。

 

至於PGDE升學進程,情況極不樂觀,三間報讀院校中,港大、中大不取獲錄,而浸大則仍處理本人的入學申請,升學形勢非常嚴峻,而且極有可能出現「全數落空」的情況。不但重挫本人的士氣,甚至帶來比上年更加沉重的打擊。工作室不排除繼續維持自20232月中實施之「非常時期應急響應機制」,繼續轉載題目和撰寫題解,以及連載並非以學生生活為題的專題篇章,包括但不限於《深度分析》,又或者跟「力量」有關之專題篇章。如果情況未有改善,在2026年後,工作室或會陷入「無限期停運」的困境,致使網誌只能斷斷續續地連載下去,對工作室的長遠發展,無疑是「一記重拳」,更加是對本人的致命打擊。

 

因應近期升學形勢非常嚴峻,加上需決定放取年假日期。小編將於未來七日,認真審視一切可能方案,以目前的事態發展為基礎,思考未來去向及升學計劃,以及工作室在2025-2026年度的連載方向。未來三日會先向浸大聯絡,再度了解入學申請進度。並且按照本年六月一日CRE Use of English的考試結果,作出重要決定。由於六月下旬才收到考試結果通知。預料兩至三個星期内,會再向外界公佈詳情,而工作室也會在同樣時間,向外界公佈2025-2026年度的連載方向,以決定未來的工作項目優次,敬請留意。

 

誠心盼望一切順利!

 



 

此致

「寶仁工作室」版主  Sam Wong

202469

 

各位讀者,本篇將轉載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75年模擬試卷一,並且備有小編親筆撰寫的題解,另加模擬試卷基本分析,以供讀者參考之用,相關題目、數值答案取自《華僑日報》。所有題解全由小編親筆撰寫,撰寫期間已考慮到同學的需要,所用方法盡量簡單、用字淺白。因應同學在進行非十進制單位化聚的時候,可能感到困難,1969年至1973年之試題另備附錄,載列作答題目時需要用到的英制及市制轉換公式。個别題目設有提示,旨在協助同學閱讀題目及答題,而非指導同學答題方向,且個別題目可能跟原版有所不同,希望讀者能夠從試題中有所得着。本篇大多數題目之程度,適合小六同學作答,只有少數題目比較困難,或需具備初中數學知識,方可順利作答。

 

以下是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75年模擬試卷一,備有學生版本、數值答案、題目詳解,以及模擬試卷基本分析:

 

閱讀「題目詳解」時須注意事項

「題目詳解」只供參考之用,設立目的旨在讓讀者明白作答方向,以及讓讀者知道該題目涉及的課題。如果與現行小學課程之程度有所差别、不同,將加入備註,協助讀者判斷有那些題目明顯是Out-Syllabus的。本人已盡力確保「題目詳解」内容準確無誤,如有錯漏或可修改之處,請透過留言向本人反映。

 

請注意!「題目詳解」非標準答案,個別題目可以有多個解法。若將之視為標準答案,可能導致讀者但知硬背死記,活剝生吞。這種落伍的學習態度,既不符現代教育原則,亦有違考試着重理解能力與運用技巧之旨。希望讀者正確使用「題目詳解」,以免弄巧反拙。

 


模擬試卷基本分析

模擬試卷名稱:

測驗一

全卷總題數(題):

40

選擇題總題數(題):

40

非選擇題總題數(題):

0

規定作答時間(分鐘):

45

小編建議作答時間(分鐘):

45

試卷難度(1分最易、5分最難):

3

超越現行小學課程程度之題數(題):

1

佔全卷比重(%):

2.5

涉及課題:

整數四則運算

小數四則運算

代數與方程式

乘方及方根

質數與合成數

多位數

倍數與因數

小數、分數、百分數的互化

十進制單位的化聚及其四則運算

分數四則運算

數型

涉及時間間隔的計算

非十進制單位的化聚及其四則運算

 

資料來源已在模擬試卷中列明,模擬試卷試題取自《華僑日報》,特此鳴謝。

 

下星期將繼續轉載試題,並有題解與分析,敬請留意。我們下星期再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