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5日 星期日

【知識百寶箱】2024年第8篇: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68年算術科試題分析(下)

題記:「知識百寶箱」系列是「寶仁工作室」為了實踐2021-2022年度工作願景,而特別設立。目的旨在加快「寶仁工作室」的轉型,全面成為以「知識型專欄」為基礎之「知識主導型」的網誌。期望以協助提升大眾的學術素養為信條,並配合STEM的發展。除了普及科學知識外,也負起潛移默化為大家的人生有所改變的重責大任。將以學術專題探討、學習筆記為內容主體,回饋社會,服務讀者。

 

内容介紹:本篇將轉載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68年算術科試題後半部分之試題分析,並且備有小編親筆撰寫的題解、涉及課題、個人回饋,以供讀者參考之用。

 

筆者快訊:

致全體讀者

 

最近,主管初中數學科之科主任向本人詢問升學進程。不問不知道,一問不得了,自202311月中提交入學申請,到20242月中,已將近三個月。由於直到現在未有任何消息,加上科主任並負責本人在教學助理之面試,知道本人的一些背景資料,這令科主任對本人的前程表示關注,建議本人制定後備方案,總不可能為了PDGE而無止境的屢敗屢試。當中的後備方案包括修讀電腦相關的學位,以便結合本人的數學專業,從事資訊分技、數據分析之工作,薪酬甚至跟當教師相近。差别在後對着電腦,有教育便是對着人,但決定與否則由本人決定。

 

關於這點,本人有可能會慎重考慮,最後將根據升學形勢之發展,再作決定。因為教學助理被定位為過渡性職位,是為日後投身教育工作而設的輔助性職位,不可能無了期「長做」,加上教學助理薪酬普遍較低,這已是不爭事實。如果一直維持現有局面,家人定必擔心本人的前景,因為總不可能為了PGDE,而白白賠上自己向上發展之機會。唯本人始終強調,本人仍會堅持於2023年初立下的理想,以成為教育學家為目標,而PGDE是攻讀教育系MPhil甚至是PhD最重要之入場券。所以,本人無論如何會堅持提交入學申請,如果今年仍不獲取錄,來年會研究在提交PGDE入學申請同時,額外提交其他修課式碩士之入學申請,可以是數學教育、電腦學,前者入學不用具備教師身分(如中大數學教育理學碩士)、後者有專為非電腦主修之在職人士而設(如都大電腦學碩士、都大電腦與網路榮譽理學士等)。

 

正如《甲辰新年賀辭》提到,本人在事業方向的成敗關鍵,現落在「貴人」身上。由於事業與學業環環緊扣,故現在必先有一位可以讓本人的升學及就業形勢,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之「貴人」才行。我不會斷言這位科主任正是我的「貴人」,但承認現在的我,處於非常被動的局面,不可以主動出撃。為了可以修成正果,成為教育學家,懇切盼望上天回應本人為理想堅定不移的決心,讓大學再次給予面試機會,進而讓本人再度有升讀PGDE的機會。教育研究是本人最想研究的學科,為此投入不少心力,甚至為此參與考評局實習、每天在新蒲崗埋頭幹研讀不少檔案,還擔任評估行政助理,跟進考評局口述歷史項目。這些大多本應是由歷史系的同學負責,但為了成為教育學家,主修數學的我還是「豁出去」,在Year 4參與有關工作。升讀PGDE,正是肯定本人過去兩年的付出,包括過去半年的教學助理生涯,也將會是本人再創高峰的「重要憑證」。

 

在此本人蒙上天恩典,誠心盼望升學順利,上天保佑。

 

「寶仁工作室」版主  Sam Wong

2024225

 

各位讀者,本篇將轉載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68年算術科後半部分之試題分析,並且備有小編親筆撰寫的題解、涉及課題、個人回饋,以供讀者參考之用,相關題目、數值答案取自《華僑日報》及《工商日報》。所有題解全由小編親筆撰寫,撰寫期間已考慮到同學的需要,所用方法盡量簡單、用字淺白。因應同學在進行非十進制單位化聚的時候,可能感到困難,試題另備附錄,載列作答題目時需要用到的英制及市制轉換公式。個别題目設有提示,旨在協助同學閱讀題目,而非指導同學答題方向,希望讀者能夠從試題中有所得着。本篇大多數題目之程度,適合小六同學作答,只有少數題目比較困難,或需具備初中數學知識,方可順利作答。

 

以下是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68年算術科試題後半部分之試題分析,備有學生版本、數值答案及題目詳解,也會有個人回饋:

 

閱讀「題目詳解」時須注意事項

「題目詳解」只供參考之用,設立目的旨在讓讀者明白作答方向,以及讓讀者知道該題目涉及的課題。如果與現行小學課程之程度有所差别、不同,將加入備註,協助讀者判斷有那些題目明顯是Out-Syllabus的。本人已盡力確保「題目詳解」内容準確無誤,如有錯漏或可修改之處,請透過留言向本人反映。

 

請注意!「題目詳解」非標準答案,個別題目可以有多個解法。若將之視為標準答案,可能導致讀者但知硬背死記,活剝生吞。這種落伍的學習態度,既不符現代教育原則,亦有違考試着重理解能力與運用技巧之旨。希望讀者正確使用「題目詳解」,以免弄巧反拙。

 


個人回饋

該年度的試題,整體難度中等。當中有10題因現行小學課程程度,以致難以甚至不足以回答此等題目,被視為具挑戰性題目,佔全卷14.3%,比率較1967年略升約4%。而本年度「Out-syllabus」題目多過去升中試題目之「翻炒」,估計同學只要熟知1962年至1967年試題之做法,要作答本卷應該沒太大問題。箇中例子眾多,小編在此不多花筆墨詳加探討。

 

由於小學課程多次修改,有個別題目小六同學未必知道如何作答。10題「Out-syllabus」題目,來自以下三方面,分别是正比例歸一法、賺率的運算、多位數運算,以往的課程是涵蓋的,但現在皆需要有初中基礎才可以作答。至少非十進制單位複雜運算的題目,今年已完全沒有,只需了解基本單位轉換,以處理應用題即可。反映全卷深淺程度再次作出調整。綜觀而言,該年度的試題亮點不太多,大多是中規中矩的,真真正正的剔手題目不多,問得挺直接。基本上只要「熟書」,八成甚至九成得分也是可以的。

 

本年度的總題數跟上年相比也有所減少,全卷有70題。不過,需要在四十五分鐘内完成全卷,始終非常困難。因此,特別需要同學提高運算速度,並且以「快而準」的方法,短時間内完成大量題目,這令考試難度大大提高,考生不可能做完全份試卷。雖然如此,小編仍值得大家試做1968年香港中學入學考試試題,大家可以參考小編提供的作答時間建議,作答該年度之試題,再看看自己答對多少。希望大家能從本試卷中有所得着。

 

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68年算術科試題取自下列報章,特此鳴謝:

《華僑日報, 1968-05-04

 

下星期將繼續轉載試題,並有題解與分析,敬請留意。我們下星期再會。

2024年2月18日 星期日

【知識百寶箱】2024年第7篇: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68年算術科試題分析(上)

題記:「知識百寶箱」系列是「寶仁工作室」為了實踐2021-2022年度工作願景,而特別設立。目的旨在加快「寶仁工作室」的轉型,全面成為以「知識型專欄」為基礎之「知識主導型」的網誌。期望以協助提升大眾的學術素養為信條,並配合STEM的發展。除了普及科學知識外,也負起潛移默化為大家的人生有所改變的重責大任。將以學術專題探討、學習筆記為內容主體,回饋社會,服務讀者。

 

内容介紹:本篇將轉載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68年算術科試題,並且備有小編親筆撰寫的題解、涉及課題、個人回饋,以供讀者參考之用。

 

筆者快訊:

致全體讀者

 

在小編的努力下,升中試模擬試卷1974年到1977年題解撰寫工作已大致完成。在進行校對後,即可排期並安排在網誌連載。小編現正全速撰寫其他專題篇章,不影響工作、進修英文的前提下進行。目前已撰寫完成之稿件,足夠應付至20248月。而在其他專題篇章寫好後,小編將安排在復活節長假期,跟進升中試模擬試卷1969年到1973年題解撰寫工作。由於涉及的題數極多,加上尚有數份模擬試卷仍未完成校對版本,估計要耗用較長時間以及更多心力。但是,由於升學進程未定,仍需安排相關撰寫工作在復活節長假期進行,以確保手上已撰寫完成之稿件,能應付至202510月上旬。因為小編完全不知道事態發展,有必要及早準備才行。

 

另外,在昨天即217日大年初八,小編按照慣例,在某老師安排下,相約中學時期的同學見面。向老師、同學匯報近況,以及本人的最新升學及就業形勢,包括本人在工作、升學上遇到之困難及挑戰。期盼這次見面,能為本人的教研之路,帶來意想不到的突破。並且在得以眾人的真摯祝福,增強本人攻下PGDE取錄資格,為成為教育學家帶來重大突破。並且可以在不久的將來,在教育界發光發亮!

 

「寶仁工作室」版主  Sam Wong

2024218日(大年初九)

 

各位讀者,本篇將轉載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68年算術科試題,並且備有小編親筆撰寫的題解、涉及課題、個人回饋,以供讀者參考之用,相關題目、數值答案取自《華僑日報》及《工商日報》。所有題解全由小編親筆撰寫,撰寫期間已考慮到同學的需要,所用方法盡量簡單、用字淺白。因應同學在進行非十進制單位化聚的時候,可能感到困難,試題另備附錄,載列作答題目時需要用到的英制及市制轉換公式。個别題目設有提示,旨在協助同學閱讀題目,而非指導同學答題方向,希望讀者能夠從試題中有所得着。本篇大多數題目之程度,適合小六同學作答,只有少數題目比較困難,或需具備初中數學知識,方可順利作答。

 

以下是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68年算術科試題,備有學生版本、數值答案及題目詳解。由於題數眾多,本星期只發布其中一半題目,另外一半則在下星期連載,而個人回饋則在連載該年所有試題之分析後,才一同發佈:

 

閱讀「題目詳解」時須注意事項

「題目詳解」只供參考之用,設立目的旨在讓讀者明白作答方向,以及讓讀者知道該題目涉及的課題。如果與現行小學課程之程度有所差别、不同,將加入備註,協助讀者判斷有那些題目明顯是Out-Syllabus的。本人已盡力確保「題目詳解」内容準確無誤,如有錯漏或可修改之處,請透過留言向本人反映。

 

請注意!「題目詳解」非標準答案,個別題目可以有多個解法。若將之視為標準答案,可能導致讀者但知硬背死記,活剝生吞。這種落伍的學習態度,既不符現代教育原則,亦有違考試着重理解能力與運用技巧之旨。希望讀者正確使用「題目詳解」,以免弄巧反拙。

 



個人回饋

(個人回饋將於連載該年所有試題之分析後,才一同發佈)

 

下星期將繼續轉載試題,並有題解與分析,敬請留意。我們下星期再會。

2024年2月11日 星期日

【知識百寶箱】2024年第6篇: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67年算術科試題分析(下)

題記:「知識百寶箱」系列是「寶仁工作室」為了實踐2021-2022年度工作願景,而特別設立。目的旨在加快「寶仁工作室」的轉型,全面成為以「知識型專欄」為基礎之「知識主導型」的網誌。期望以協助提升大眾的學術素養為信條,並配合STEM的發展。除了普及科學知識外,也負起潛移默化為大家的人生有所改變的重責大任。將以學術專題探討、學習筆記為內容主體,回饋社會,服務讀者。

 

内容介紹:本篇將轉載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67年算術科試題後半部分之試題分析,並且備有小編親筆撰寫的題解、涉及課題、個人回饋,以供讀者參考之用。

 

筆者快訊:

致全體讀者

 

今天是大年初二,敬祝各位新年快樂!《甲辰新年賀辭》已於昨天大年初一發佈,連結為https://poyanforum.blogspot.com/2024/02/blog-post.html

 

今天同時也是車公誕,時任鄉議局主席劉業強為本港求得第十五簽中籤,而時任沙田鄉事委員會主席莫錦貴則為沙田求得第五十簽上籤。簽文如下:

 

第十五簽:中籤

簽文:斧斤持以入山林,未得之時那處尋;損了良材失卻力,勸君留住待春臨。

解曰:家宅平吉,占病作福,婚姻不合,自身平安,求財未遂

 

第五十簽:上籤

簽文:困甚離家歲月長,失群孤雁正思量;馬牛不及終須及,縱事無方卻有方。

解曰:先難後易,家宅安吉,自身平安,求財大吉

 

「寶仁工作室」版主  Sam Wong

2024211

 

各位讀者,本篇將轉載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67年算術科後半部分之試題分析,並且備有小編親筆撰寫的題解、涉及課題、個人回饋,以供讀者參考之用,相關題目、數值答案取自《華僑日報》及《工商日報》。所有題解全由小編親筆撰寫,撰寫期間已考慮到同學的需要,所用方法盡量簡單、用字淺白。因應同學在進行非十進制單位化聚的時候,可能感到困難,試題另備附錄,載列作答題目時需要用到的英制及市制轉換公式。個别題目設有提示,旨在協助同學閱讀題目,而非指導同學答題方向,希望讀者能夠從試題中有所得着。本篇大多數題目之程度,適合小六同學作答,只有少數題目比較困難,或需具備初中數學知識,方可順利作答。

 

以下是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67年算術科試題後半部分之試題分析,備有學生版本、數值答案及題目詳解,也會有個人回饋:

 

閱讀「題目詳解」時須注意事項

「題目詳解」只供參考之用,設立目的旨在讓讀者明白作答方向,以及讓讀者知道該題目涉及的課題。如果與現行小學課程之程度有所差别、不同,將加入備註,協助讀者判斷有那些題目明顯是Out-Syllabus的。本人已盡力確保「題目詳解」内容準確無誤,如有錯漏或可修改之處,請透過留言向本人反映。

 

請注意!「題目詳解」非標準答案,個別題目可以有多個解法。若將之視為標準答案,可能導致讀者但知硬背死記,活剝生吞。這種落伍的學習態度,既不符現代教育原則,亦有違考試着重理解能力與運用技巧之旨。希望讀者正確使用「題目詳解」,以免弄巧反拙。

 


個人回饋

該年度的試題,整體難度中等。當中有8題因現行小學課程程度,以致難以甚至不足以回答此等題目,被視為具挑戰性題目,佔全卷10.7%,比率較1966年顯著下降。而本年度「Out-syllabus」題目多過去升中試題目之「翻炒」,估計同學只要熟知1962年至1965年試題之做法,要作答本卷應該沒太大問題。箇中例子眾多,小編在此不多花筆墨詳加探討。

 

由於小學課程多次修改,有個別題目小六同學未必知道如何作答。8題「Out-syllabus」題目,2條來自非十進制單位運算、5條來自百分變化、賺率、1條涉及多位數除法,以往的課程是涵蓋的,但現在皆需要有初中基礎才可以作答。至於涉及正比例、反比例的題目,本年卻不見縱影。反映全卷深淺程度開始有所變化,最大的特點是複雜運算較往年有所減少,重心放在考查學生基本數學概念及基本運算,而非過度繁雜之運算,因此非十進制單位運算題數也較往水明顯下降,也是意料之内。綜觀而言,該年度的試題亮點不太多,大多是中規中矩的,真真正正的剔手題目不多,問得挺直接。基本上只要「熟書」,八成甚至九成得分也是可以的。

 

本年度的總題數跟上年相比也有所減少,全卷有75題。不過,需要在四十五分鐘内完成全卷,始終非常困難。因此,特別需要同學提高運算速度,並且以「快而準」的方法,短時間内完成大量題目,這令考試難度大大提高,考生不可能做完全份試卷。雖然如此,小編仍值得大家試做1967年香港中學入學考試試題,大家可以參考小編提供的作答時間建議,作答該年度之試題,再看看自己答對多少。希望大家能從本試卷中有所得着。

 

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66年算術科試題取自下列報章,特此鳴謝:

《華僑日報, 1967-05-04

 

下星期將繼續轉載試題,並有題解與分析,敬請留意。我們下星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