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3日 星期日

【知識百寶箱】2023年第12篇:香港小學會考1960年算術科試卷一試題分析(下)

題記:「知識百寶箱」系列是「寶仁工作室」為了實踐2021-2022年度工作願景,而特別設立。目的旨在加快「寶仁工作室」的轉型,全面成為以「知識型專欄」為基礎之「知識主導型」的網誌。期望以協助提升大眾的學術素養為信條,並配合STEM的發展。除了普及科學知識外,也負起潛移默化為大家的人生有所改變的重責大任。將以學術專題探討、學習筆記為內容主體,回饋社會,服務讀者。

 

内容介紹:本篇將轉載香港小學會考1960年算術科試卷一後半部分之試題分析,並且備有小編親筆撰寫的題解、涉及課題、個人回饋,以供讀者參考之用。

 

筆者快訊:

致全體讀者

 

感謝上天之恩典,本人已獲得某中學聘用為教學助理,主理數學科目,並且將在明天,即202394日打卡報到。由本人81日決定入紙申請,到8月中面試並獲取錄,到91日首天上班日因八號風球而全日放假,要順延至94日首天上班並簽約,剛好滿一個月。但是,這一個月承受的壓力,堪稱史無前例,而且大感不安,非常恐懼。原因在於前途未卜,令本人找不到明確人生方向,以致這個月過得渾渾噩噩,心感憔悴。如今大局已定,可以暫時放下心頭大石,全心全意放在教育工作上,同時靜待升讀教育文憑之機會。雖然這個職位只有一年合約,來年要續約才可以繼續供職,但本人有信心可以在未來一年,交出亮麗之成績單,得到校長的認同,從而奪得升讀教育文憑之「入場券」,只要拿到這張「入場券」,距離本人成為教育學家,也邁進一大步了。

 

其實,在8月尚有一間中學願意聘請本人為數學科教師。當時本人在81日入紙申請,想當教學助理。未料校方致電本人,表示本人之學歷,令校方有意聘請本人為數學科教師,更安排本人在八月中參加面試及試教。這個致電,印證本人的升學想法是對的。加上校方依常額教師的支薪方法「出糧」,更導致家人之想法改觀,認可本人在中學當教師,再用「半工讀」修讀教育文憑之想法。而家人也承諾,如果獲聘用為教師,便不會催促本人當公務員,因為起始人工始終比當教師低一大截。但前提是未來一年要成功應付手上的工作,並支持本人的升學進程,等同對本人的升學計劃「開綠燈」。無奈的是,本人的英文水平,確是硬傷,加上沒師訓背景,又没有教學經驗,令校方最終不取錄本人,淪為一場「夢中之夢」。這令本人感到有些失望,但本人相信,只要依循本人的升學計劃,理想終究可以實現。

 

因應本人的工作職位,同時希望「寶仁工作室」可以揮別過去、重新出發、向未來邁進,版主經審慎考慮後,決定作出以下安排:

 

一、由今日即202393日起,僅保留2023618日起連載的文章,其餘全部均變為草稿,暫不開放予外界閱覽,直至另行通知

二、所有在「寶仁工作室」連載的文章,均以個人名義發佈,跟日後工作的崗位完全無關

三、不論是本人以及「寶仁工作室」,繼續嚴守「政治中立」原則,而且將與目前政府公務員《公務員守則》之操守準則看齊,包括堅守法治、誠實可信、廉潔公正、行事客觀、不偏不倚、政治中立

四、經「寶仁工作室」發佈之内容,只反映其個人意見,如内容涉及批判成分,其目的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五、維持目前的連載安排,繼續通過《知識百寶箱》,探討並分析小學會考、升中試、學能測驗之試題及模擬試題,也會探討公開考試發展,内容既客觀、又具教育意義

六、「寶仁工作室」將繼續推動學習筆記製作之工作,先製作數學科目的學習筆記,由中學程度開始製作,然後才是其他程度及科目之筆記,並以「CC-BY-NC-SA」的形式,發佈這些筆記,只可以用於非商業用途或者自用

七、本人將嚴格審視擬發佈於「寶仁工作室」的文章,如果發現有不合適的地方,如有影響專業形象之嫌,將會即時抽起,暫不發佈,但仍會繼續其撰寫工作,確保内容合適、可以向公眾發佈後,才在網誌連載

八、「寶仁工作室」仍為不具盈利功能之非牟利平台,營運目的僅為個人興趣,而且必須在不影響本人的事業及學業下,參與「寶仁工作室」之運作

 

直至截稿當天,「寶仁工作室」大概有約15篇已寫好的篇章,可以應付未來4個月的連載。而有意發佈的篇章主題,也足以應付「寶仁工作室」未來約兩年的運作,直到20257月。若果兩年後仍未有研究院課程之取錄資格,會再規劃更多篇章主題,預料可以再多撐一年,去到2026年中。至於2026年中以後的連載安排,本人暫不作任何規劃。因為本人有信心可以獲得研究院課程之取錄資格,何時獲得只是時間問題,因此暫未有急切性去規劃2026年中以後的連載安排。

 

各位讀者,獲校方聘用為教學助理,只是本人成功之伊始,但仍然不可掉以輕心。皆因升學及就業形勢依舊暗流湧動,現在本人只可以「做得一天得一天」,同時擔心會否被更高薪酬待遇,但與教育工作毫無關係之工作所錄用。因為這會直接影響本人是否有升讀兼讀制學位教師教育文憑之「籌碼」,必須嚴陣以待。一旦本人真是獲相關職位錄取,本人將堅決採取後備方案,改為修讀與歷史相關之修課式碩士,為成為主力研究數碼人文的歷史學家作準備,再想辦法達成當上教育學家的理想。初步計劃在城大、中大二擇其一,最終需視乎工作地點、交通、經濟狀況、課程内容等多方面因素,決定入讀那間院院校之碩士課程。不論城大、中大,均有畢業生入讀研究式課程之先例,因此大家不用過分擔心本人的升學形勢。同時本人也需要爭取家人同意,而本人也將準備好充分理由,以說服家人接受本人的升學行動,因為家人對於這個升學計劃,仍語帶保留。若果處理得不好,很有可能令這個升學計劃失敗收場,美夢盡毁。

 

本人承諾,本人仍會為當上教育學家這一個宏偉目標而奮鬥,不論實現理想的方式如何,要用多少時間完成,本人定必堅持不懈、絕不放棄,直到永遠。

 

誠心盼望一切順利!

 

「寶仁工作室」版主  Sam Wong

202393

 

各位讀者,本篇將轉載香港小學會考1960年算術科試卷一後半部分之試題分析,並且備有小編親筆撰寫的題解、涉及課題、個人回饋,以供讀者參考之用,相關題目、題解取自小學教育研究社於1962年出版的之《香港中學入學試算術科複習指導》。唯本人考慮到同學的需要,並無直接使用參考書上的題解,而是有所增訂、修改。因應同學在進行非十進制單位化聚的時候,可能感到困難,試題另備附錄,載列作答題目時需要用到的英制及市制轉換公式。個别題目設有提示,旨在協助同學閱讀題目,而非指導同學答題方向,希望讀者能夠從試題中有所得着。本篇大多數題目之程度,適合小六同學作答,只有少數題目比較困難,或需具備初中數學知識,方可順利作答。

 

以下是香港小學會考1960年算術科試卷一後半部分之試題分析,備有學生版本、數值答案及題目詳解,而個人回饋則在連載該年所有試題之分析後,才一同發佈:

 

閱讀「題目詳解」時須注意事項

「題目詳解」只供參考之用,設立目的旨在讓讀者明白作答方向,以及讓讀者知道該題目涉及的課題。如果與現行小學課程之程度有所差别、不同,將加入備註,協助讀者判斷有那些題目明顯是Out-Syllabus的。本人已盡力確保「題目詳解」内容準確無誤,如有錯漏或可修改之處,請透過留言向本人反映。

 

請注意!「題目詳解」非標準答案,個別題目可以有多個解法。若將之視為標準答案,可能導致讀者但知硬背死記,活剝生吞。這種落伍的學習態度,既不符現代教育原則,亦有違考試着重理解能力與運用技巧之旨。希望讀者正確使用「題目詳解」,以免弄巧反拙。

 


個人回饋

(個人回饋將於連載該年所有試題之分析後,才一同發佈)

 

下星期將繼續轉載試題,並有題解與分析,敬請留意。我們下星期再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