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 星期五

【知識百寶箱】2025年第22篇: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69年模擬試卷一試題分析(下)

題記:「知識百寶箱」系列是「寶仁工作室」為了實踐2021-2022年度工作願景,而特別設立。目的旨在加快「寶仁工作室」的轉型,全面成為以「知識型專欄」為基礎之「知識主導型」的網誌。期望以協助提升大眾的學術素養為信條,並配合STEM的發展。除了普及科學知識外,也負起潛移默化為大家的人生有所改變的重責大任。將以學術專題探討、學習筆記為內容主體,回饋社會,服務讀者。

 

内容介紹:本篇將轉載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69年模擬試卷一題解之下半部分,以供讀者參考之用。

 

筆者快訊:

 

致全體讀者

 

「母校辦學理念專題系列」將於720日起展開每週連載

 

2025630日,某電視台對筆者的母校-張沛松紀念中學CPCMS之報導,令「考察團學生遭遇滋擾事件」成為公眾關注事件,也讓心繫母校情懷的我,大感震驚。雖然母校就此行動迅速派出副校長接受傳媒的訪問,並當場向傳媒發出一封書面聲明,但已令部分人對母校留下不太好的印象,對母校二十多年來辛苦建立的校譽,無疑是一記重拳。所幸數學科科主任彭可兒老師為母校爭光,憑藉自身的教學熱誠及付出,於74日榮獲2024-25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令母校再創高峰,成功扭轉外界對母校的負面觀感。

 

然而,光靠一個獎項是不足夠的,我們要以實際行動,進一步提升母校的正面形象。作為2018-2019年度中六畢業生,我決定利用工作室這個平台,以校友的身分,幫助母校。為此,工作室旗下的與母校「共融」及「合一」事務組,決定設立一個名為「母校辦學理念專題系列」的連載系列,由720日起逢星期日上午830分連載,831日、97日除外,將改為連載其他攸關教研事業的篇章,直到1130日,全系列將連載18篇篇章。

 

「母校辦學理念專題系列」將以母校的校訓-「堅毅自強」、母校的教育目標、四社理念為主題,嘗試利用學術化的分析方法,扣連現實生活,輔以真實事例,特別是筆者的求學經歷,將母校最美好、最燦爛、最真實一面,呈現給每一位讀者。以另類方法為母校進行宣傳,提升學校正面形象,並透過「母校辦學理念專題系列」,感謝母校教師一直為我們辛勤工作、堅守信念、不忘初心。

 

願本人與母校之「共融」及「合一」關係,堅如磐石,直到永遠。

 

此致

 

威靈頓教育機構張沛松紀念中學

2018-2019年度中六畢業生

黃軒笙(Wong Hin Sang, Sam

 

2025718

 

各位讀者,本篇將轉載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69年模擬試卷一題解之下半部分,以供讀者參考之用,相關題目、數值答案取自《華僑日報》。所有題解全由小編親筆撰寫,撰寫期間已考慮到同學的需要,所用方法盡量簡單、用字淺白。因應同學在進行非十進制單位化聚的時候,可能感到困難,1969年至1973年之試題另備附錄,載列作答題目時需要用到的英制及市制轉換公式。個别題目設有提示,旨在協助同學閱讀題目及答題,而非指導同學答題方向,且個別題目可能跟原版有所不同,希望讀者能夠從試題中有所得着。本篇大多數題目之程度,適合小六同學作答,只有少數題目比較困難,或需具備初中數學知識,方可順利作答。

 

以下是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69年模擬試卷一題解之下半部分:

 

閱讀「題目詳解」時須注意事項

「題目詳解」只供參考之用,設立目的旨在讓讀者明白作答方向,以及讓讀者知道該題目涉及的課題。如果與現行小學課程之程度有所差别、不同,將加入備註,協助讀者判斷有那些題目明顯是Out-Syllabus的。本人已盡力確保「題目詳解」内容準確無誤,如有錯漏或可修改之處,請透過留言向本人反映。

 

請注意!「題目詳解」非標準答案,個別題目可以有多個解法。若將之視為標準答案,可能導致讀者但知硬背死記,活剝生吞。這種落伍的學習態度,既不符現代教育原則,亦有違考試着重理解能力與運用技巧之旨。希望讀者正確使用「題目詳解」,以免弄巧反拙。

 



下星期將改為連載「母校辦學理念專題系列」,敬請留意。我們下星期再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