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 星期日

【知識百寶箱】2025年第21篇: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69年模擬試卷一試題分析(上)

題記:「知識百寶箱」系列是「寶仁工作室」為了實踐2021-2022年度工作願景,而特別設立。目的旨在加快「寶仁工作室」的轉型,全面成為以「知識型專欄」為基礎之「知識主導型」的網誌。期望以協助提升大眾的學術素養為信條,並配合STEM的發展。除了普及科學知識外,也負起潛移默化為大家的人生有所改變的重責大任。將以學術專題探討、學習筆記為內容主體,回饋社會,服務讀者。

 

内容介紹:本篇將轉載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69年模擬試卷一,並且備有小編親筆撰寫的題解之上半部分,另加模擬試卷基本分析,以供讀者參考之用。

 

特別消息:

 

致全體讀者:

 

寶仁工作室

與母校「共融」及「合一」事務組

就母校於6月下旬「考察團學生遭遇滋擾事件」的事後跟進方式一事之正式回應

 

最近,筆者的母校-張沛松紀念中學CPCMS,因6月下旬深圳考察團一事,被香港01、東網、經濟日報、無綫電視等傳媒廣泛報道。而在電視節目《東張西望》於630日的播出中,更報導學生被醉漢搭訕騷擾的情況,以及有人將事件放上網上社交平台發佈的情況,而副校長也代表學校接受訪問,並就事件發出官方聲明回應事件。事件亦引起教育當局之關注,要求校方進一步跟進事件和提交報告。筆者認為此事攸關母校的前途、未來,以及母校二十多年來辛苦建立的聲譽,同時對工作室日後與母校「共融」及「合一」工作,有直接影響。經慎重考慮,決定以校友、「局外人」身分,正面回應事件,並就母校的跟進方式進行「辯護」。

 

根據電視節目之內容,母校於626日至27日安排學生參加兩日一夜的深圳考察團。在626日晚上接近10時,有兩名中五女學生於電梯遭到四名醉男的騷擾,並拍攝影片。有學生以化名接受訪問時,表示當兩名女學生試圖尋求幫助時,老師的電話無人接聽,最終需要靠隔壁學校的老師看到,才幫忙解圍。及後,有學生不滿學校沒有第一時間公開事件,決定將之放上社交媒體,隨之引起廣泛討論,其中包括責備老師不負責任之言論。

 

作為校友,對於不愉快事件被傳媒廣泛報道,深表震驚,但並不感到意外。因為相關事件本來就不是個別學校的「專利」,任何學校特別是「Band 1學校」,都會出現。只要學校處理得當,迅速就事件作即時跟進,自可化險為夷。筆者雖然只是某中學之教學助理,但作為教育工作者,肩負保護學生安危的重責大任,明白並理解母校之跟進行動,而母校亦已經安排副校長在內之資深教師,為此作後續跟進,最大程度保障受影響學生。筆者之所以不感到意外,是因為筆者目前任職之中學,在過去曾因校園欺凌一事,被傳媒廣泛報道,需要在事後火速發出家長通告,以回應事件,以及按一貫校本程序特別是危機處理機制,作出跟進,以減低對學校、受影響學生的進一步傷害。

 

事實上,母校在得悉事件後,已經立即安排了一名副校長接受傳媒之訪問,還準備了一份書面聲明,出自當天提供之書面聲明如下:

 

公民團學生遭遇不當騷擾事件聲明

 

1. 校方知悉事件,並與涉事老師和相關同學作出跟進。學生被滋擾在酒店 4 樓樓層的走廊,鄰校老師首先發現並即時作出制止,鄰校老師隨即陪同學生到同一樓層的本校老師求助。本校老師知悉事件後,已即時通知酒店職員及當值老師,隨即到場增援。經老師了解後,涉事男子與本校的女生並沒有任何身體接觸,同學亦沒有受到身體任何傷害,老師嚴厲訓斥四名男子,並檢查男子的手機,並沒有發現任何本校學生的相片或片段,其中一位男子亦表示相當歉意,並承諾不會再發生類似事件。基於安全原因,本校老師要求酒店即時為同學更換房間,兩位女同學亦在老師陪同下,執拾行李更換房間。與此同時,本校老師著酒店加強樓層保安,以確保學生的安全。

 

2. 校方已安排五位老師分兩組作巡查,另外,每一樓層亦有安排老師入住,若相關樓層同學有事的話,亦可與老師求助。此外同學離開房間,已於出發前告知同學和帶隊老師各項安全守則,要求同學應留在自己房間,如有特別需要,先得到帶隊老師批准,方可離開房間。因此,老師並無擅離職守。

校方跟相關老師了解後,本校老師就着同學作出情緒支援,並提點同學如何面對和處理類似事件。本校老師事後亦有安排輔導主任安撫同學情緒,亦關注同學在行程中的情緒狀態。

 

3. 學校舉辦所有活動,必定以學生安全為首要關注事項。對於是次單一的事件,校方深表遺憾和非常關注,希望日後交流團對酒店保安的要求有所提升,以確保入住同學的安全。

 

4. 以上事件已經通報教育局。

 

在同日,校方透過學校網站,再發表一份更加詳盡之公開聲明,內容如下:

 

就公民考察團學生遭遇滋擾事件的公開聲明

 

1. 本校中五全級學生於626-27日參加由教育局安排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內地考察。26日晚上入住位於廣州市一間酒店。9:50本校一位學生致電老師尋求協助,當時老師因正在沐浴,所以未能及時接聽;與此同時鄰校老師首先發現 4樓樓層走廊,四位酒店房客意圖滋擾本校其中四位女學生。約9:52(即兩至三分鐘之內),本校兩位老師首先介入,處理事件。

 

2. 兩位老師向受滋擾的學生了解事件,並即時通知酒店職員及當值老師增援。經了解後,涉事男子與本校女生並無任何身體接觸,學生亦沒有受到任何身體傷害。

 

3. 本校老師即場嚴厲訓斥涉事男子,由於有學生表示,對方試圖以手機進行拍攝,所以老師要求各涉事男子交出手機,對方願意配合要求,讓老師檢查手機,最後發現其中三部手機內並無本校學生的照片或影片,另一部手機則沒有足夠電量,經即時充電後也不能開啟,相信並無可疑。

 

4. 一位涉事男子代表表示歉意,承諾不會再發生類似事件,並主動拿出個人身分證讓本校老師拍照,以示願意承擔責任。

 

5. 為確保相關學生安全,本校老師隨即向在場的酒店經理,提出為學生轉換房間至另一樓層。獲酒店安排後,多位老師馬上協助同學執拾個人物品,搬往另一房間。老師期間陪伴在側,安撫學生情緒。

 

6. 輔導主任及小組老師繼續為學生進行輔導,於跟進學生情況的同時,亦希望她們在陌生環境要懂得保護自己。

 

7. 在酒店各樓層,均有老師留宿,學生亦清楚知悉各層老師的房間編號。此外,老師亦有值巡安排,確保所有學生留在自己房間;如有特別需要,必須先得到小組老師批准,才可使用酒店內設施。

 

8. 本校在考察前已舉行簡介會,向參與考察的師生清楚講述行程安排、規則及安全指引。行程期間,小組老師亦適時向學生發出訊息,提點規則及注意事項。全程共有14名老師帶隊,每名老師帶領7-10位學生,確保學生得到適切的照顧。所有老師均緊守崗位,學生守規有禮,順利完成考察活動及課業要求。

 

9. 以上事件已經通報及遞交報告予教育局。本校亦與相關學生的家長保持密切聯繫。

 

10. 學校舉辦所有活動,必定以學生安全為首要關注事項。希望日後交流團對酒店保安的要求有所提升,以確保入住學生的安全。

 

2025630

 

(資料來源:https://www.cpc.edu.hk//attached/file/20250630/20250630125512_13672.pdf

 

對此校方的事後跟進方式,本人深表支持。因為校方在事件被放上社交媒體後,行動迅速派出副校長接受傳媒的訪問,並當場向傳媒發出一封書面聲明,顯示校方對有關事件的高度關注。而在副校長接受電視台訪問期間,校方安排教職員於車閘外維持秩序,並指示同學經車閘盡速進入校園,以免學生見到副校長接受媒體訪問的情況,也突顯校方的處理方式非常專業。校方以果斷方式防止交流團風波持續發酵,並且將事件迅速向教育局通報,有助提升學校正面形象,讓本人大感放心,對此向母校表示最強烈支持。而我也相信學校之輔導老師、駐校社工,會盡力幫助受影響學生,在此希望受影響學生盡早走出心理陰影,並全力支持校方按照一貫的校本機制,作出跟進。有關交流團事件之討論,特別是針對學生、教師、學校的批評和負面言論,也應該到此為止。

 

由於事件發生在中一收生之重要階段,而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結果將於78日公佈,事件或有可能影響部分新生入讀該校的意欲。為了協助母校渡過這次危機,筆者已私下請教在與本人在同一學校任職,並負責學校形象推廣的教師,了解提升學校形象的方法。又嘗試以校友的身分,研究如何協助提升學校在外界的正面形象之方法。而筆者已做好心理準備,只要母校需要本人協助,定必義不容辭,返回母校與一眾教職員共渡時艱。甚至願意在校方的邀請下,以母校校友之身分,重回母校進行公開宣講、分享,以實質行動表達對母校的支持。誠然,本人正面臨前所未見的升學及事業發展危機,需要為自身前途作最壞打算,加上目前學校工作繁重,令本人無法抽空進一步關心母校的近況。但是,為了心愛的母校,本人早已為重返母校並履任教職一事,做好萬全準備,就算本人尚未持有PGDE及檢定教員資格,也在所難免。

 

因應事態發展,工作室已跟與母校「共融」及「合一」事務組,展開緊密合作及聯繫。同時工作室亦決定修改2025-26年度連載計劃,提前展開18篇與母校「共融」及「合一」有關之篇章的撰寫工作,爭取在7月中至8月初開始連載。內容經本人悉心挑選,輔以學術分析,並聯繫筆者在母校的親身經歷,盡本人最大努力,為學校提供「正能量」,全力支持學校秉持校訓「堅毅自強」之精神辦學。而目前所撰寫的第三篇《深度分析》,也會包括與母校相關的內容,將本人與母校的密切關係,在第三篇《深度分析》中反映出來。

 

本人決定發表正式回應,內心經歷不少爭扎,不想因為一個微小決定,而違背自己的良心。作為一位經常使用網誌、社交平台的年輕校友,而本人成功入讀大學的喜訊,也透過校刊等途徑公開發佈,所以也相當擔心一旦本人作出正式回應、就母校的跟進方式進行「辯護」的話,或有可能遭網民「洗版」,甚至批評本人在此事件的立場。然而,協助母校渡過危機、拯救母校,是筆者推進與母校「共融」及「合一」必不可少的一環,因為會影響母校的聲譽,甚至會影響未來的核准班數、教席數目、可動用之辦學資源等。而我亦不想自己心愛的母校,於世上從此永遠消失。母校是筆者「第二個家」,承載着本人的理想,孕育出成為教育學家之「聖召」,並在浸大「萌芽」,自己也很需要母校的支持,以推動教研事業,實踐本人「保護仁愛」(Protect Humanity)的崇高信念。種種因素,驅使本人必須採取行動,向母校伸出援手,克服這次危機,為筆者之「共融」及「合一」工作,再創高峰。

 

慶幸的是,母校教師多年以來的辛苦付出,換來一個又一個之豐碩成果。其中最重要的成果,莫過於母校數學科科主任彭可兒老師,於74日榮獲2024-25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對於剛經歷考察團事件的母校而言,無疑是一則重大喜訊。Miss Pang對數學教育充滿熱誠,致力提升母校學生的數學水平。筆者有幸參與Miss Pang的「Cream」及「Elite」,跟其他同學一起為文憑試衝刺,更加堅定本人的升學目標。最終筆者於2021年成功入讀浸大數學系,主修數學與統計、副修政治學,2023年以乙等一級榮譽畢業。這個成就,對母校數學組而言,得來不易,所以筆者在2023年青少年科藝嘉年華,就以數學系四年級生之身分,將本人撰寫之暑期研究論文、學位論文,贈予母校,作為紀念,感謝母校數學組的努力和付出。因此,如果筆者有幸重回母校、履任教職的話,首先要做的是跟科主任Miss Pang虛心學習,清楚了解自己在母校的任務和定位,再跟其他數學科教師,一起為數學組盡心盡力,辦好「數學週」、教好數學CoreM2、幫助學生於奥數比賽爭取好成績,就是本人重回母校最重要的目的,也是我最想做的事情。

(資料來源:https://www.wenweipo.com/a/202507/04/AP686791f0e4b0596e1674799a.html

 

最後,本人特別向2024-25學年之CPCMS中六畢業生,送上真摯祝福:

 

我信,我行I Know I Can

主動積極Be Proactive

信任彩虹Trusting the Rainbow

貫徹始終THOROUGH

 

特此公告

 

威靈頓教育機構張沛松紀念中學

2018-2019年度中六畢業生

黃軒笙(Wong Hin Sang, Sam

 

202576

 

相關報導連結:

將軍澳一間中學深圳交流期間女生被醉酒男騷擾 老師竟質疑女生:係咪想俾人溝啊? - 東張+

張沛松中學內地交流團兩女生遭醉漢騷擾 教育局要求校方交報告|即時新聞|中港台|on.cc東網

內地交流|醉漢騷擾張沛松紀念中學女生涉公民科廣州團 議員倡提供事故案例提升教師危機處理能力

張沛松中學深圳交流團2女生酒店走廊遭4醉漢騷擾 教育局促交報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筆者快訊:

 

致全體讀者

 

20256月工作報告

 

20256月工作回顧

20256月,由於學校工作繁重,而且正值考試週,再加上一連串不可控制之因素所影響,工作室於《基本數學》的撰寫工作,進度未如理想,未能完成幾何部分之全部內容。目前只剩下兩個單元,即幾何導論、平面幾何。在升學工程方面,出現些許突破,有學校按EDB名冊,挑選本人接受面試,但由於多方面因素,最終本人決定不接受面試邀請。話雖如此,能夠有學校願意聘用本人為教師,實屬好事。有鑑於此,上天已向本人降下最新啟示,表示筆者的去留已經訂下,預告未來一個月將會有大事發生,對筆者以致學校甚具「殺傷力」,下令本人要做好離職前準備,並為離職一事做好最壞打算。話雖如此,筆者仍須不斷向目標中學提交應徵信,也須持續跟原校、母校保持密切關係,直到上天向本人下達最新指示為止。

 

在「進修英文大行動」方面,同樣因為一連串不可控制之因素所影響,進度不似預期。嚴重滯後的進度,讓工作室不得不將參與力度調整為「低烈度參與」。在學能測驗模擬試題題解之校對工作方面,已完成數字推理,但未及完成文字推理。而文章儲備點算工程經已在20256月下旬完成,並在629日發佈盤點報告。目前,工作室之「第二文章儲備」有70篇可排期發佈的篇章,不足80篇之安全水平,工作室需於7月至8月補寫至少10篇,確保儲備量達安全水平。

 

本月進度之所以不似如期,可歸咎於以下兩個主因:首先,由於學校需要進行大型工程,需要遷移不少教職員的工作地點,筆者也不例外,導致新學年準備工程必須提前展開。因應最新升學形勢,新學年準備工程主要分為年末整理、離職風險管理、新學年過渡三方面。根據原定計劃,年末整理於7月中完成散學禮後一星期推進,包括文件整理、電子檔整理、物資整理兩部分,目前已完成文件整理、物資整理,尚差電子檔整理。去到離職風險管理,筆者需預先準備離職信、書面聲明和相關文件。一旦確定離職,即可立即動用這些離職文件,將離職後的跟進事項大幅減少,目前仍在準備中。

 

至於新學年過渡方面,則與離職安排互相配合。筆者必須事先準備新學年用的文件,例如必要電子表格和檔案,並按所屬組別,放在指定文件夾,萬一發生意外,就可把該文件夾立即轉交相關同事,好使新學年過渡工作順利推進。另外也包括必要的跟進工作,例如調整電子點名之設定、建立戶口、確保中一銜接工作妥善完成等。以上所述之新學年準備工程,致使工作室損失大量撰寫時間,特別是教學筆記的撰寫進度,出現嚴重滯後,以致工作室未能在6月完成《基本數學》中幾何部分的撰寫工作。

 

其次,工作室需於6月展開第三篇《深度分析》之撰寫工作。事緣在61日,筆者在觀看的其中一套電視節目中,發現適合用作深度分析的劇情,工作室決定更改6月的工作計劃。原本的打算是利用2個星期的時間,展開第三篇《深度分析》析正篇的撰寫工作,並在聖三一主日發佈。然而,筆者透過網上情報,發展相關劇情的故事線極長,預計7月上旬才正式結束,令工作室需預算一個半月的時間,撰寫《深度分析》。在撰寫過程中,工作室發現涉及大量分析重點,導致工作室不得不投入更多時間研究劇情內容,很多專題篇章的撰寫工作,也只好改在其他日子處理。其中,文字推理題解撰寫的進度,更加是嚴重滯後。種種因素使得工作室在本月未能如期完成預定工作項目。

 

20257月工作目標及展望

因應7月正值學校暑假,在下半個月之工作量不多,加上需要為新學年做好準備,故7月之工作目標需要比較進取,並且繼續將重心放在升學鬥爭相關的事務上。20257月工作目標如下:

 

Ø  繼續展開《基本數學》的撰寫工作,目標是完成幾何部分之餘下内容,即幾何導論、平面幾何

Ø  繼續跟進升學工程,以確定是否有PGDE Offer或者搶下教席,並且跟原校、母校保持密切關係

Ø  在「進修英文大行動」方面,爭取恢復「高烈度參與」

Ø  完成涉及文字推理題解之校對工作

Ø  補寫至少10篇篇章,讓「第二文章儲備」達80篇的安全水平,必須優先處理18篇涉及與母校「共融」及「合一」之篇章

Ø  完成第三篇《深度分析》之撰寫工作

Ø  繼續推進新學年準備工程

 

工作室除了繼續跟進升學工程外,也會加快撰寫篇章的進度,以配合工作室對文章儲備之管理,特別是要完成涉及文字推理題解之校對工作,以確保文章儲備足夠來年的連載挑戰。而第三篇《深度分析》之撰寫工作,也需要於一個星期內完成,因為工作室已經決定在七月中發佈,詳情請見下文提及之特別連載安排。工作室期望在完成題解校對和深度分析項目後,在7月額外撰寫至少10篇專題篇章,以追回落後的進度,以及讓工作室於9月解除「黑色警報」後,爭取時間展開新系列的開發工作,為「第一文章儲備」提供穩定的文章供應。因應母校在6月下旬的考察團事件,工作室已緊急修改2025-26年度之連載計劃,18篇涉及與母校「共融」及「合一」之篇章必須優先處理,爭取在7月中起連載。以校友身分,協助提升學校正面形象。

 

因應新學年準備工程被提前至六月中展開,工作室將以「離職規格」,繼續推進準備工程,以減少對原校的殺傷力。筆者希望一切準備工作可以在7月下旬完成,以免筆者在8月真的履任教職時,還要花時間處理原校繁重的行政工作。另外,工作室在完成新學年準備工作後,會按照最升學形勢,考慮是否向校內同事商討本人的前途問題,確保升學進程是在預定的計劃和目標下順利推進。

 

誠心盼望一切順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5711日至20日之特別連載安排

 

第三篇《深度分析》之相關劇情,已於76日全部播放完畢。工作室正加緊完成第三篇《深度分析》的剩餘部分,並決定將是次《深度分析》分拆3篇,安排在711日、12日、13日發佈,並將原訂於713日連載之《知識百寶箱》,順延至719日發佈。有關2025711日至20日之特別連載安排如下:

 

第一星期

(因應工作室發佈《深度分析》,這個星期之「筆者快訊」環節暫停發佈)

2025711

(星期五下午8時)

第三篇《深度分析》(上)

2025712

(星期六上午830分)

第三篇《深度分析》(中)

2025713

(星期日上午830分)

第三篇《深度分析》(下)

第二星期

(這個星期之「筆者快訊」訂於2025719日發佈)

2025719

(星期六上午830分)

【知識百寶箱】2025年第22篇: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69年模擬試卷一試題分析(下)

2025720

(星期日上午830分)

【知識百寶箱】2025年第23篇: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69年模擬試卷二試題分析(上)

 

是次《深度分析》,是工作室有史以來最具挑戰性的項目,涉及大量需分析集數,所需探討的內容也較以往更加豐富,也不排除觸及廣受關注的社會甚至是宗教議題,期望讀者支持筆者於《深度分析》系列的積極參與。工作室將會在星期四下午8時,透過Facebook,提醒讀者由星期五起一連三日會連載《深度分析》,也會透過WhatsApp群組,向長期關注讀者作溫馨提醒,以表工作室對第三篇《深度分析》的高度關注。

 

此致

 

「寶仁工作室」版主  Sam Wong

202576


各位讀者,本篇將轉載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69年模擬試卷一,並且備有小編親筆撰寫的題解之上半部分,另加模擬試卷基本分析,以供讀者參考之用,相關題目、數值答案取自《華僑日報》。所有題解全由小編親筆撰寫,撰寫期間已考慮到同學的需要,所用方法盡量簡單、用字淺白。因應同學在進行非十進制單位化聚的時候,可能感到困難,1969年至1973年之試題另備附錄,載列作答題目時需要用到的英制及市制轉換公式。個别題目設有提示,旨在協助同學閱讀題目及答題,而非指導同學答題方向,且個別題目可能跟原版有所不同,希望讀者能夠從試題中有所得着。本篇大多數題目之程度,適合小六同學作答,只有少數題目比較困難,或需具備初中數學知識,方可順利作答。

 

以下是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69年模擬試卷一,備有學生版本、數值答案、題目詳解,以及模擬試卷基本分析:

 

閱讀「題目詳解」時須注意事項

「題目詳解」只供參考之用,設立目的旨在讓讀者明白作答方向,以及讓讀者知道該題目涉及的課題。如果與現行小學課程之程度有所差别、不同,將加入備註,協助讀者判斷有那些題目明顯是Out-Syllabus的。本人已盡力確保「題目詳解」内容準確無誤,如有錯漏或可修改之處,請透過留言向本人反映。

 

請注意!「題目詳解」非標準答案,個別題目可以有多個解法。若將之視為標準答案,可能導致讀者但知硬背死記,活剝生吞。這種落伍的學習態度,既不符現代教育原則,亦有違考試着重理解能力與運用技巧之旨。希望讀者正確使用「題目詳解」,以免弄巧反拙。

 



模擬試卷基本分析

模擬試卷名稱:

測驗一

全卷總題數(題):

70

選擇題總題數(題):

30

非選擇題總題數(題):

40

規定作答時間(分鐘):

45

小編建議作答時間(分鐘):

90

試卷難度(1分最易、5分最難):

3

超越現行小學課程程度之題數(題):

8

佔全卷比重(%):

11.4

涉及課題:

整數四則運算

代數與方程式

分數四則運算

倍數與因數

多位數

質數與合成數

小數四則運算

速率

平均數

正比例

非十進制單位的化聚及其四則運算

反比例

 

資料來源已在模擬試卷中列明,模擬試卷試題取自《華僑日報》,特此鳴謝。

 

719將繼續轉載試題題解之下半部分,敬請留意。我們下星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