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今天是大年初一,按照慣例,本次由「寶仁工作室」版主Sam Wong,親自用家書型書信撰寫一篇農曆新年賀辭。除了稍微回顧過去外,也會預示未來的期盼。
筆者快訊: 「寶仁工作室」於每年大年初一,發表農曆新年賀辭,為本網誌的一貫傳統。農曆新年賀辭因應事態發展、版主生涯規劃,幾乎每年會「微調」呈現方式。目前,農曆新年賀辭涵蓋全球與本港大事回顧、小編過去一年的近況、來年運程預測三方面内容,另外視乎情況,可能會加入更多方面的内容。希望各位讀者能通過農曆新年賀辭,而有所得着。 敬祝各位讀者新年快樂! |
乙巳新年賀辭 在如此神聖的2025年,我們一起乘風破浪,揚帆起航,在新春佳節善度二十五年一遇之「禧年」,成為「希望的朝聖者」。 SAM
WONG 2025-01-29農曆大年初一 |
致各位讀者:
各位大家好!農曆新年正式開始,也是乙巳蛇年的第一天,也是工作室成立以來第六篇新年賀辭。2025年對本人而言,是革新求變、同開新篇的一年,同時也被認為是最神聖的一年。在升學形勢上,本人需要在這年是否是攻讀PGDE還是修課式碩士學位。在事業上,也決定小編究竟是升任教師,還是續任教學助理,以及是否留守原校,還是重回母校效力。而2025年也是羅馬天主教之「禧年」,這個固定禧年每二十五年才有一次,四座聖殿的聖門,即聖伯多祿大殿、聖若望拉特朗大殿、聖母大殿和城外聖保祿大殿已陸續被開啟。讓眾人相隔九年後,再次見證聖門的打開,而跨越聖門的朝聖者,在滿全善工、祈禱、辦妥修和聖事及領聖體等條件後,可以獲得「全大赦」。本年度的新年賀辭,以「乘風破浪,揚帆起航」為主題,寓意筆者在新一年可以克服困難,最終達成理想,開創另一個階段的嶄新旅程。現在我們先從2024生活實況作切入點,之後再從不同角度,分析來年的學業及事業形勢。
(資料來源:https://slmedia.org/ch/blog/holy-door-2025)
(資料來源:https://kkp.org.hk/node/detail/52006/)
2024生活實況
踏入2024年,全球擺脫因新冠病毒疫情帶來的經濟、社會問題。然而,戰爭、極端氣候帶來的災難性後果,正在全球各地上演,威脅人類、各種生物的性命安全和生存空間。俄烏戰事、以巴衝突,令居民生活於戰火之中,引發一連串人道危機,也重塑整個國際秩序。極端氣候比往年更加嚴重,根據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最新報告顯示,2024年的夏季平均溫度比2023年增加0.03度,是地球有史以來最熱的夏季。由於長時間的高温天氣,山火變易更易發生。在本港,極端氣候發生次數變得比往年更頻繁,以熱帶風旋為例,今年有不少颱風於11月接近本港,其中颱風桃芝更導致天文台發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反映本港於冬季面對颱風,將逐漸變為常態。
(資料來源:https://csrone.com/news/8730)
此外,全球政治格局「洗牌」,為全球面對着前所未有的挑戰。在歐洲,疑歐陣營及極右民粹主義抬頭,可能影響歐洲各國特別是歐盟的總體政策。在部分國家例如荷蘭、法國、奧地利,極右政黨在議會的主導地位不斷增加,甚至控制政府。特別是法國,更出現總理被不信任動議趕下台的罕見局面,是六十多年來首次。在亞洲,日本眾議院選舉再度打破自民黨及公明黨執政聯盟之多數優勢,只能在首相指名選舉第二輪投票中勝出,組建少數派政府。而南韓更上演只有六小時的緊急戒嚴,不但被國會通過解嚴,總統以致總理也被國會通過彈劾,目前正進行憲法法院之審訊。在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宮,並取得參眾兩院控制權,完全執政,「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美國優先」政策,重上主流,引發外界會否引發貿易戰的隱憂。敘利亞復興黨政權於2024年12月8日垮台,政局變天,新政府正致力穩定政局,並開始戰後重建。凡此種種,注定2025年只會是更加不平凡的一年,值得關注。
本港於2024年,以拼經濟、改善民主為目標,致力讓香港成為「盛事之都」。在2024年,中國香港代表團於2024年巴黎奥運和巴黎帕奥獲得佳績,其中本港於巴黎奥運贏得兩金兩銅,在巴黎帕奥則為三金四銀一銅。巴黎奥運和巴黎帕奥的佳績,不但讓大家正視體育產業的重要性,也成功凝聚市民對本港運動員的支持。至於本年,「重頭戲」正是2025年全運會,本港將於2025年11月9日,與其他大灣區城市合辦第十五屆全運會,香港將承辦9個項目,分別是擊劍、場地自由車、高爾夫球、男子手球、七人制橄欖球、沙灘排球、籃球(22歲以下組)、鐵人三項、群眾項目保齡球。而啟德體育園將於2025年3月竣工,屆時將會在此舉行多個體育賽事及演唱會。展望2025年,本港將會把重心在盛事經濟,在全運會、啟德體育園的配合下,加強本港的國際形象,讓外界看到本港燦爛、美好的一面。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8D%8E%E4%BA%BA%E6%B0%91%E5%85%B1%E5%92%8C%E5%9B%BD%E7%AC%AC%E5%8D%81%E4%BA%94%E5%B1%8A%E8%BF%90%E5%8A%A8%E4%BC%9A)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5%9F%E5%BE%B7%E9%AB%94%E8%82%B2%E5%9C%92)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2024%E5%B9%B4%E5%A4%8F%E5%AD%A3%E5%A5%A7%E6%9E%97%E5%8C%B9%E5%85%8B%E9%81%8B%E5%8B%95%E6%9C%83%E4%B8%AD%E5%9C%8B%E9%A6%99%E6%B8%AF%E4%BB%A3%E8%A1%A8%E5%9C%98)
小編的形勢及期盼
至於小編,事業已上軌道,由2023-2024學年的「草創階段」,轉變為2024-2025學年之「發展階段」,並且為日後攻破PGDE,轉變為「轉化階段」做好準備。在經歷「草創階段」這段為鬥爭目標進行定位後,最終選擇以「主動型TA」的身分,開始向自己的命運宣戰,以取得PGDE取錄資格、升讀研究院、重回母校效力為目標。踏入「發展階段」,「主動型TA」的規格再提升為「學位教師」規格,在有限職權下,積極參與學校各方面的運作,並且透過「鳳凰行動」,作為新學年的工作方向。為了取得PGDE取錄資格、升讀研究院、重回母校,小編在過去一年半大舉投放資源,押下重注,甚至為了理想,付出不少代價,作出犠牲,目的是讓自己有朝一天重返榮耀,並把一切榮耀獻給母校。
經過約一年半的努力,小編成功以行動證明自己留在教育界的強烈決心,願意跟教育界同甘共苦,一起承擔作育英才的神聖使命。不但為本獲得一個又一個可以讓本人「翻盤」的機會。不少教職員也被本人的工作表現,留下深刻印象,更讓校方願意為本人兩度簽發校長推薦信,對小編投下信心一票。校方因為本人的工作表現,於2024-25學年委任為「隊長」,由於有名無實,需要承擔更多責任,故小編只以「召集人」、「同僚中的第一人」自居,以示本人只是眾TA之一,大家份屬同輩,無高低之分。然而,在目標尚未達成之前,仍須提防一切潛在危機,以免被黑暗勢力趁機「偷襲」、有機可乘,致使一切努力付諸流水。為此,本人仍努力工作,為未來不斷戰鬥,直至出現轉機,就是本人「成聖」的時候。
在學業方面,升學形勢不但沒有好轉,反而變得更加嚴峻,情況極不理想。第二次報讀PGDE仍未成功,令本人不得不制訂應急方案,除了第三次報讀PGDE外,也決定制訂後備方案,並選擇是否申請入讀中大數學教育理學碩士,還是教育行政及政策教育碩士,避免因中斷學業時間過長,所引致的不適應問題。為了盡早適應「半工讀」的新安排,並響應政府政策,決定透過僱員再培訓局「創科.愛增值」計劃,報讀「Python程式編寫證書」及「數據分析技巧I證書」。這兩個課程不但配合本人的工作方向,協助本人為攻讀PGDE做好準備,也幫助本人按步就班調校生理時鐘,熟習「半工讀」模式。由2024年11月11日到2025年1月27日。短短12星期,已加深本人對編程的了解,最終完成「Python程式編寫證書」課程,目前正等候考試結果,有望在2025年2月至3月取得證書。
工作室方面,在緊急應變措施的配合下,工作室勉強保持正常運作。工作室利用有限資源和時間,繼續在網誌定期發佈篇章,包括試題題解、專題分享。與此同時,又透過「筆者快訊」,時刻匯報本人近況及最新事態發展。「筆者快訊」在2024年可謂發揮得淋漓盡致,在「非常時期應急響應機制」實施期間,更扮演重要角色,而工作室亦於2024年重新定位,成為一個持續匯報本人近況的平台,並充當小編與母校的橋樑。工作室雖然沒有設立新系列,轉而將重心放在《知識百寶箱》,但也投放不少時間、資源,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做好準備,包括正式開展教學筆記製作,將《深度分析系列》納入工作室未來五年的連載時間表,反映工作室仍然將「服務讀者」放在第一位。工作室將於2025年,繼續跟進2024年尚未完成的工作,並爭取重啟《師範教學紮記》的機會,讓讀者有更多機會,繼續關注本人未來的去向及發展。
展望將來,工作室與小編於2025年繼續將在成為教育學家這條路上,為未來的成功,打下基礎,並持續為自己的未來投資,為早日達成理想,做好準備。
2025學業進程未來前瞻
踏入乙巳蛇年,學業進程充斥不少變數。能否升讀PGDE,還是另有安排,至今變數多多,更需要有人指點迷津。因此,一如過去的傳統,小編遠赴黃大仙祠以及沙田車公廟,為自己未來的學業進程而求籤。本人先給大家看看在黃大仙祠求得的第十四簽:
第十四簽:中吉
古人:陶淵明醉酒
簽文:
為愛幽閒多種竹,買春賞雨在茅屋,醉時臥倒杏花邊,怕聽鶯兒驚夢熟。
簽文的主角有所歧異,筆者從解簽檔求得之簽文中,古人是「陶淵明醉酒」,但也有一派認為是「蘇東坡醉酒」。二人雖然都是著名文學家,但卻來自不同朝代。前者是東晉至南朝宋時期士大夫與詩人,有「田園詩人之祖」的美譽;後者是北宋時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藝術家,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簽文主要是講歸隱生活期間之情況,陶淵明和蘇東坡都曾經因仕途不順而離開朝廷。其中,陶淵明(又名陶潛)因為「不為五斗米折腰」,在朝廷當了八十天便辭官歸里,也是中學會考中文科範文《歸去來辭並序》之作者;至於蘇東坡(又名蘇軾)則多次被貶謫,此後寄情於詩詞、字畫、山水之間,也是DSE中文科範文《念奴嬌.赤壁懷古》之作者。
(資料來源:https://daybreaktarot.com/wong-tai-sin-divine-lot/wong-tai-sin-fourteenth-moderate-lucky-draw/)
此簽之所以有爭議,在於蘇東坡是否曾過歸隱生活。雖然蘇軾曾經透過多篇文章、詩歌,例如《遊金山寺》,透露希望遠離官場,隱居田園。然而,在當時的時環境,服務皇室、參與國家大事、為人民做事是讀書人的責任和義務,作為經科舉成為進士的他,自然希望為國效忠,無奈由於被貶黃州,令他曾經放棄了對仕途的嚮往,只希望能夠安安穩穩過日子。但後來又再官拜禮部和吏部尚書,及後再度被貶。可見他雖有歸隱的心志,卻也始終在仕途奔波。因此,才有一派認為不應該把古人設為蘇東坡,而是以陶淵明作古人。陶淵明不但有明文記載歸隱生活之事跡,此故事也是很多人都知道。因此,本人之簽文分析也會以陶淵明之歸隱生活作基礎。
(資料來源:https://www.trend.org/column/artical/15)
(資料來源:https://www.hkwl.org/article/18686-%e6%b7%b1%e5%ba%a6%e8%a8%aa%e8%ab%87%e2%94%82%e6%b5%99%e6%b1%9f%e5%a4%a7%e5%ad%b8%e6%95%99%e6%8e%88%e9%84%ad%e5%9f%b9%e5%87%b1%e8%ab%87%e8%98%87%e8%bb%be%ef%bc%9a%e4%b8%a6%e9%9d%9e%e5%a4%a9%e7%94%9f/)
(資料來源:https://www.ourchinastory.com/zh/3173/%E4%BA%BA%E9%96%93%E6%9C%89%E5%91%B3%E6%98%AF%E6%B8%85%E6%AD%A1)
(資料來源:https://www.pm-mag.net/Article/article_content.aspx?Tid=116
(資料來源:http://paper.wenweipo.com/2005/02/03/CF0502030002.htm)
簽文中的「為愛幽閒多種竹」,意指陶淵明喜歡在清幽閒適之時,在花園種了很多竹樹。其中「幽閒」可被解作清幽閒適、閒適自得,此句也可以理解為他喜歡休閒地在花園種竹樹。「買春賞雨在茅屋」指他在春天於茅屋觀賞雨景。茅屋泛指用茅草搭建的房屋,在傳統農家社會,茅屋是常見的建築物,代表陶淵明觀賞雨景之環境,非常簡陋。「醉時臥倒杏花邊」是形容陶淵明醉酒時的情況,當他酒醉時,會隨意臥睡在杏花之邊。最後之「怕聽鶯兒驚夢熟」,「夢熟」可以理解為正發好夢,代表他進入熟睡狀態。全句代表他最怕在好夢正甜時,被鶯兒吵醒,因此「怕」字絕非指怕惹禍上身。
(資料來源:https://www.zdic.net/hant/%E5%B9%BD%E9%97%B2)
(資料來源: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8%8C%85%E5%B1%8B
(資料來源:http://wongtaisin.cc/result.php?id=14)
(資料來源:https://mo202pingsang.blogspot.com/2014/10/blog-post_12.html)
整段簽文通過描述陶淵明歸隱生活之情況,暗示求簽人來年要知足常樂,來年未必有太大的得着和成功。求簽人宜樂天知命,用平常心去面對事情。此外,有得必有失,得到不一定好,失去也不一定壞,也暗示筆者本年即使未能攻破教育文憑,未至於壞事一樁。相反,筆者應珍惜眼前的機遇,終有一天可以有轉機,同樣可以達成理想。此外,簽文寓意求簽人遇到勉強的事,能避則避,不必要硬接或硬闖,因為委屈自己做些不想做的事,一定是禍不是福。這也警示筆者就算大學給Conditional Offer,在未做好準備的情況下,強行攻讀教育文憑,很有可能「虎頭蛇尾」、得不償失。另外,由於簽文有「怕」字,此為驚慌之象,所以也需防避口舌,即防止口舌是非。套用在學業層面,可被解讀為要避免在求學過程中,因為說話不當引引起的誤會或糾紛,也暗示筆者將會在學業進程中感到驚慌。
(資料來源:http://wongtaisin.cc/result.php?id=14)
(資料來源:https://mo202pingsang.blogspot.com/2014/10/blog-post_12.html)
(資料來源:https://taonet.siksikyuen.org.hk/StickEnquiry/14/zh-TW)
(資料來源: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8%AF%E9%9D%9E%E5%8F%A3%E8%88%8C/2032808)
解簽師傅指出,筆者來年將無法獲大學錄取,攻讀教育文憑。不但就本人未來升學進程,作出明顯結論。而且從學業運程去看,解簽師傅表示它是一枝下簽。關於這點,筆者是接受的,因為從簽文意義去看,筆者在2025年逃不過在升學進程上一無所獲的情況,升學發展繼續毫無進展。又因為嗇色園把此簽列為「中平」,而非坊間所歸類之「中吉」,反映來年學業發展平平無奇的同時,也沒有所謂的大起大落。可見本年的升學進程雖然嚴峻,但本年有望實現平穩過渡,升學危機在短期内不會進一步惡化,為本人提供喘息機會,日後東山再起。筆者必須為2025年做好準備,做好危機管理,包括但不限於盡快準備文件,入紙申請教育碩士,盡最大努力確保升學危機不致進一步惡化,平穩過渡2025乙巳年,全力捍衛本人的理想。
(資料來源:https://taonet.siksikyuen.org.hk/StickEnquiry/14/zh-TW)
(資料來源:https://learnsmart.edu.hk/%E9%BB%83%E5%A4%A7%E4%BB%99%E9%9D%88%E7%B1%A4/)
再看看在沙田車公廟求得的第三簽:
第三簽:上簽
簽文:
五行分定不須忙,名利前程有主張;聞得京邦風景好,待君作個探花郎。
解曰:
凡事大吉
今次求得第三簽,是一支上上簽,也是一支「探花」簽,可以算是一支「靚簽」。首先是「五行分定不須忙」,簽文中之「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個元素,簽文中「五行」泛指世間任何事情,這意昧着除了學業,連事業也包括在内。事實上筆者的升學進程中,學業、事業有着密切關係。「分定」可解作定分,即確定不移之意,「不須忙」是全句重點,指面對任何事情不須緊張、不須造作。全句反映人們面對世間萬物,早已有所規定,或相互正反運作,只能順應其事。即筆者的升學進程,命運早就由上天決定,筆者只可以聽天由命。「名利前程有主張」一句,照字面解是指人間的種種名利、前程,全歸一個主宰掌握,可以理解為一切全歸天意。但筆者覺得除了天意以外,可能混雜人為因素。全句暗示一切命中注定。就好像在大學唸書,早已安排好要選修甚麼、讀甚麼內容、何時考試,毋須慌張,只要順其自然,依其指示完成即可。由此可見,每個人的陰陽五行命數,已注定了富貴功名。同理,上天已預示筆者何時攻克教育文憑,筆者只能做好份内事,靜待上天之呼召,直到這天的到來。
(資料來源:https://www.golla.tw/chouqian/chegong/3.html)
(資料來源:https://www.airitibooks.com/Detail/Detail?PublicationID=P20220725071&DetailSourceType=2)
(資料來源:https://www.google.com.hk/books/edition/%E8%BB%8A%E5%85%AC%E5%AF%B6%E7%B1%A4%E7%B4%B0%E8%A7%A3/tvsrEAAAQBAJ?hl=zh-TW&gbpv=1&dq=%E8%BB%8A%E5%85%AC%E9%9D%88%E7%B1%A4+%E7%AC%AC%E4%B8%89%E7%B1%A4&pg=PA9&printsec=frontcover)
(資料來源:https://www.mstn.org/chace/win/win_3.htm)
(資料來源:https://www.ccc.cuhk.edu.hk/tc/content.php?wid=391)
「聞得京邦風景好」,「聞」便是聽聞、聽得之意。「京邦」是指京城,即是天子之王畿重地,也是古代科舉「殿試」舉行之地點。全句直譯便是聽聞京城風光勝景怡人。在是次解簽中,「京邦」被解簽師傅解作政府,直接影響之後的分析,這點下文再詳加探討。最後的「待君作個探花郎」,便是指期待可以考中科舉,成為「探花」,探花是三甲中之第三名,賜「進士及第」。簽文故意用探花,而非最高的狀元,是因為人生在世,事業總會有起有落,能夠次次拿冠軍,可謂微乎其微。暗示筆者要懂得退而求其次,時刻保持進步,致力改善失敗原因,就好像崇基學院之校訓「止於至善」,不斷追求圓滿,盡量做到最好。
(資料來源:https://www.golla.tw/chouqian/chegong/3.html)
(資料來源:https://www.airitibooks.com/Detail/Detail?PublicationID=P20220725071&DetailSourceType=2)
(資料來源:https://www.google.com.hk/books/edition/%E8%BB%8A%E5%85%AC%E5%AF%B6%E7%B1%A4%E7%B4%B0%E8%A7%A3/tvsrEAAAQBAJ?hl=zh-TW&gbpv=1&dq=%E8%BB%8A%E5%85%AC%E9%9D%88%E7%B1%A4+%E7%AC%AC%E4%B8%89%E7%B1%A4&pg=PA9&printsec=frontcover)
(資料來源:https://www.mstn.org/chace/win/win_3.htm)
(資料來源:https://www.ccc.cuhk.edu.hk/tc/content.php?wid=391)
順帶一提,在西貢蠔涌之車公廟,簽文所列之古人為「五行金木水火土 八卦定君臣」,這是沙田車公靈所沒有的。通過了解古人,可以有助我們了解簽文大意。其中,「五行金木水火土」直接明言「五行」之五個元素分別為金、木、水、火、土。「五行」除了用於看風水,中醫也會利用五行學說來進行診斷,或者評定藥材、食材之性味。至於「八卦定君臣」,八卦是由「乾、坤、坎、離、震、巽、艮、兌」八個卦所組成,可代表一切自然現象的動靜狀態,依次為「天、地、水、火、雷、風、山、澤」。所謂「位列上中下,才分天地人;五行生父子,八卦定君臣;克己由乎禮,存心本以人。」五行、八卦之關係比如儒家思想中之「五倫」,強調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等人與人關係,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道理和行為準則。從「古人」去看,暗示世間萬物,都有其一定的規律,社會本身也有一定道德規範,強行破壞這些規律,到最後受害的也只是自己。
(資料來源: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E6%96%B0%E8%81%9E/583888/%E7%89%9B%E5%B9%B4-01-%E5%B0%B1%E7%96%AB%E6%83%85%E5%90%91%E8%BB%8A%E5%85%AC%E6%B1%82%E5%BE%974%E8%99%9F%E7%B1%A4-%E8%A7%A3%E7%B1%A4-%E6%B8%AF%E4%BA%BA%E4%BB%8A%E5%B9%B4%E6%97%85%E9%81%8A%E6%A9%9F%E6%9C%83%E6%B8%BA%E8%8C%AB#media_id=6267305)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AB%E5%8D%A6)
(資料來源:http://sscp.cssn.cn/xkpd/gjskjj/202010/t20201013_5193585.html)
(資料來源: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308792?lang=b5)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94%E5%80%AB)
解簽師傅指出,簽文寓意一切其實已安排妥當,筆者在學業上務必按步就班,對於現正修讀之課程(即Python證書,早於1月27日完成),按按校方指示有序完成,暗示本人不可一蹴而就、不可心急,這樣才在學業上才可以更上一層樓。另外,由於簽文中有「京邦」二字,可解作現在之政府,所以建議本人往政府發展,成為公務員。此簽內容可謂極為靈驗,映射由過去到現在的升學情況,因為求得此簽後後數天,即有同事問及本人考CRE之情況,都不知是巧合還是「真天意」。就連解簽師傅也「私下」建議本人回校詢間同事意見,看看投考那份政府工比較適合。對於筆者而言,這個問題不可忽視,要仔細考慮才行。綜合全簽內容去分析,筆者必須在學業上力求進步,時刻檢視做得不好的地方,如此一來,才可以在教研之路上發光發亮,克服旅途上起起落落般的挑戰,也暗示筆者PGDE這個「First Choice」未必成事,需要考慮後備方案,即教育碩士才行。
(資料來源:https://www.mstn.org/chace/win/win_3.htm)
以上兩簽一好一壞,從不同方向剖析本人的學業進程。前者透露筆者升學進程毫無起色,來年將無法獲大學錄取,攻讀教育文憑;後者為本人的升學進程,帶來曙光和希望,但前提是懂得退而求其次,時刻保持進步,致力改善失敗原因,不斷追求圓滿,盡量做到最好,克服旅途上起起落落般的挑戰。這意昧着筆者之升學進程,依舊充滿變數,但向着良好方向發展。但如果懂得善用手上的機會,加上正確而恰當的升學策略,即使2025年無PGDE,要攻讀MEd,仍然有機會成為教育學家,譜寫出筆者傳奇的一生。
2025事業進程未來前瞻
踏入乙巳蛇年,筆者繼續擔任教學助理,工作變得更具挑戰性,要面對困難、危機比往年更多,使小編特别關注未來的事態發展。究竟來年是繼續擔任教學助理,還是升任教師,甚至要重回母校效力。因此,一如過去的傳統,小編遠赴黃大仙祠以及沙田車公廟,為自己未來的事業進程而求籤。本人先給大家看看在黃大仙祠求得的第二十五簽:
第二十五簽:上吉
古人:朱洪武登基
簽文:
群山擾擾朝中嶽:有似為臣列鵠班:拱立兩行齊整肅:自居此地豈無歡。
簽文是以朱洪武(即朱元璋)建立明朝、成為皇帝為主題,而洪武是當時在位之年號。出身平民的他,家境貧寒,曾在寺廟中出家,放牛為生,而這段簽文講述他於童年時期,與一群牧童登山的情形,也間接反映朱元璋對於稱帝的期待和盼望,帶出年少時他早已立下遠大志向。不過,嗇色園簽文卻以「五岳泰山」作為此簽的古人,而非坊間解簽檔之「朱洪武登基」,可能是因為套用任何皇帝,似乎也可得到同樣結論,又或者是基於故事真確性,因為不能證明他與一群牧童登山期間,曾經表達對於稱帝的期待和盼望,因而沒有採納。
(資料來源:https://taonet.siksikyuen.org.hk/StickEnquiry/25/zh-TW)
(資料來源:http://paper.wenweipo.com/2005/04/28/CF0504280002.htm)
(資料來源:https://mo202pingsang.blogspot.com/2014/10/blog-post_28.html)
(資料來源:https://daybreaktarot.com/wong-tai-sin-divine-lot/wong-tai-sin-twenty-fifth-great-lucky-draw/)
(資料來源:http://wongtaisin.cc/result.php?id=25)
因此,要全面解讀此簽,需以從字面含義和朱元璋經歷兩方面去分析。首句「群山擾擾朝中岳」,「群山」是指天下眾多的山,當中有五座很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大山,分別位於東南西北與中央,古人稱為五嶽,包括東嶽的泰山(山東)、西嶽的華山(陝西)、北嶽的恆山(山西)、南嶽的衡山(湖南)。簽文中之「中岳」又稱中嶽,是位於河南的嵩山,由於嵩山處於中央位置,一向被視為地位最高,有如皇帝一樣。因此,嗇色園簽文以「五岳泰山」作為此簽的古人,「擾擾」意指紛亂的樣子,適合用來形容群山四處遍佈的情形。「朝中岳」意指四山朝拱,朝拱有環繞、拱衛之意,表示四山環繞中岳。
(資料來源: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135351&la=0&powerMode=0)
(資料來源:https://www.zdic.net/hant/%E6%9C%9D%E6%8B%B1)
(資料來源:https://www.hkwongtaisin.com/%E9%BB%83%E5%A4%A7%E4%BB%99%E8%A7%A3%E7%B0%BD25%E6%9C%B1%E6%B4%AA%E6%AD%A6%E7%99%BB%E5%9F%BA/)
(資料來源:https://taonet.siksikyuen.org.hk/StickEnquiry/25/zh-TW)
(資料來源:https://mo202pingsang.blogspot.com/2014/10/blog-post_28.html)
(資料來源:https://www.luckeyes.com/celestial/25.htm)
第二句為「有似為臣列鵠班」,當中「鵠」除了可解作一種名為鵠之動物外,也可指箭靶的中心目標,比喻皇帝。「班」在此解作排班,古時朝臣上殿,按官職性質與大小排列,稱按部就班。全句是指四山朝拱的自然景象,就好像一眾朝臣在殿上按部就班,面向皇帝。「拱立兩行齊整肅」就是指朝臣整齊排名兩行、對着皇帝肅然起敬,「自居此地豈無歡」,便是指當自己身在中岳,怎能不開心呢?但也可解作若果稱帝,怎能不開心呢?代表身在福地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同理,成為皇帝也是非常開心的事情。因此,成為皇帝的人選之人,實屬榮幸,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
(資料來源: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4194&la=0&powerMode=0)
(資料來源:https://www.hkwongtaisin.com/%E9%BB%83%E5%A4%A7%E4%BB%99%E8%A7%A3%E7%B0%BD25%E6%9C%B1%E6%B4%AA%E6%AD%A6%E7%99%BB%E5%9F%BA/)
(資料來源:https://mo202pingsang.blogspot.com/2014/10/blog-post_28.html)
(資料來源:https://www.luckeyes.com/celestial/25.htm)
現在我們將簽文内容,去分析朱元璋與一群牧童登山的情形:朱元璋與一群牧童登上中岳。隨後向一群牧童表示,將來若果當了皇帝,周圍的群山像朝廷大臣,他們在按部就班,於左右兩旁非常整齊地站立,每個人都要聽從他的指揮及命令。若果有朝一天能夠去到這個地步,成為皇帝的話,真是開心至極。後來,朱元璋果然成為皇帝,是為明太祖,於是尊五岳為神。在宋朝,五岳的地位只是王、帝,反映明代對五岳的重視。傳統上這五尊神合稱五嶽大帝,乃玉皇上帝下派人間考察善惡之神,同時也為十殿閻君的上司、陰間的掌管者,當中以東嶽大帝為五嶽之首,而中嶽嵩山則地位較高,為五土之主。
(資料來源:https://www.nanyuenews.com/content/2012/03/20/7053380.html)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94%E5%B6%BD%E5%A4%A7%E5%B8%9D)
(資料來源:https://www.hkwongtaisin.com/%E9%BB%83%E5%A4%A7%E4%BB%99%E8%A7%A3%E7%B0%BD25%E6%9C%B1%E6%B4%AA%E6%AD%A6%E7%99%BB%E5%9F%BA/)
(資料來源:https://mo202pingsang.blogspot.com/2014/10/blog-post_28.html)
(資料來源:https://daybreaktarot.com/wong-tai-sin-divine-lot/wong-tai-sin-twenty-fifth-great-lucky-draw/)
(資料來源:http://wongtaisin.cc/result.php?id=25)
(資料來源:https://www.luckeyes.com/celestial/25.htm)
綜合分析此簽内容,寓意本人可以像朱元璋一樣,有機會修成正果、實現理想,成為受人景仰的教育學家。不過,簽文對五岳的描述,也同時被解讀為「一山還有一山高」,危機四伏,暗示人生前途往往跨過一個山峰,前面還有無數的山峰等著。同理,一個階段的完成,也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如果心足意滿,樂極忘形,一旦怠忽,成功便會翻轉為失敗。換言之,危機就是轉機,但成功就是危機的開始。事實上,朱元璋稱帝後,推行君主集權,又大殺功臣,旨在鞏固政權,但也為之後明朝之中衰,埋下伏線。因此,這枝簽提醒本人要成為教育學家,得須克服一個接一個挑戰,筆者不可以因為有出色工作表現、深得校方關照,而放慢追求理想的步伐。反之,筆者要虛心學習,珍惜得來不易的機會、機遇,利用手上的行政資源,造福全校師生,並「光榮母校」,讓母校看到本人的努力,才可以締造重回母校的機會。
(資料來源:https://mo202pingsang.blogspot.com/2014/10/blog-post_28.html)
解簽師傅指出,此簽是一支「靚簽」,可謂一枝「上簽」,寓意本人之事業更上一層樓、事業之路順利安穩,見到「彩虹」,並且有「貴人」。「貴人」一詞早於2024甲辰年求得之簽文中已出現,上年之黃大仙第五簽,「幸有惜花人早起」一句,解簽師傅將這裹的惜花人,稱為「貴人」。但那位才是「貴人」,便沒有作進一步交代,所以「貴人」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別人。而在沙田車公廟第二十四簽,於「若得貴人相勉力」中又有「貴人」一詞出現,代表本人在不久將來,有機會遇到「貴人」相助,但解簽師傅並無交代何者是「貴人」,這意昧着筆者本年仍須繞着「貴人」來「守業」。正因為「貴人」可以讓本人的升學及就業形勢,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包括但不限於升讀教育文憑、轉任教師等,令筆者無論如何要做好本分,「貴人」才會於本人出現,終結黑暗、看見曙光。
再看看在沙田車公廟求得的第十五簽:
第十五簽:中簽
簽文:
斧斤持以入山林,未得之時那處尋;損了良材失卻力,獻君留住待春臨。
解曰:
家宅平吉,占病作福,婚姻不合,自身平安,求財未遂
本次求得之簽文,曾於2024甲辰年大年初二車公誕出現,因而備受關注。當時的新界鄉議局主席劉業強,要多次求簽方可求得。包括於求籤期間,連續跌籤,每次都跌籤至少兩支籤,及後求四次都求不到籤後,要再重新跪拜,及至第五次才求得此籤。根據當年之官方解釋,簽文暗示香港市民期待政府出一些好的政策,推動經濟。簽文同時暗示香港尋求新方向,劉業強又以「斧斤持以入山林,未得之時那處尋」為例,表示在推動創科經濟的同時,不可以放棄金融、地產兩大支柱。著名解籖師傅陳天恩表示,「斧斤持以入山林,未得之時那處尋」指香港經濟久久未走出八陣圖,正尋求出路,「損了良材失卻力,勸君留住待春臨」 指人才流失,本港經濟至少要過了九月才有起色。
(資料來源:https://www.hk01.com/%E6%94%BF%E6%83%85/990040/%E8%BB%8A%E5%85%AC%E5%BB%9F%E6%B1%82%E7%B1%A4-%E5%8A%89%E6%A5%AD%E5%BC%B7%E8%A7%A315%E8%99%9F%E4%B8%AD%E7%B1%A4-%E6%94%BF%E5%BA%9C%E6%87%89%E6%92%A4%E8%B2%B7%E6%A8%93-%E8%BE%A3%E6%8B%9B-%E5%A4%9A%E8%BE%A6%E7%9B%9B%E4%BA%8B)
(資料來源:https://thecollectivehk.com/%E8%BB%8A%E5%85%AC%E5%BB%9F%E6%B1%82%E7%B0%BD%EF%BD%9C%E5%8A%89%E6%A5%AD%E5%BC%B7%E7%82%BA%E9%A6%99%E6%B8%AF%E6%B1%82%E5%BE%97-15-%E7%B0%BD%E4%B8%AD%E7%B0%BD%E3%80%80%E3%80%8C%E6%90%8D%E4%BA%86/)
(資料來源: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le/1980684/%E5%8D%B3%E6%99%82-%E6%B8%AF%E8%81%9E-%E8%BB%8A%E5%85%AC%E5%BB%9F%E6%B1%82%E7%B1%A4-%E8%A7%A3%E7%B1%A4%E5%B8%AB%E5%82%85-%E6%96%A7%E6%96%A4%E6%8C%81%E4%BB%A5%E5%85%A5%E5%B1%B1%E6%9E%97-%E5%B1%AC%E4%B8%AD%E4%B8%8B%E7%B1%A4-%E6%8C%87%E9%A6%99%E6%B8%AF%E4%B9%85%E6%9C%AA%E8%B5%B0%E5%87%BA-%E5%85%AB%E9%99%A3%E5%9C%96)
(資料來源: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E6%96%B0%E8%81%9E/990041/%E8%BB%8A%E5%85%AC%E5%BB%9F%E6%B1%82%E7%B1%A4-%E5%8A%89%E6%A5%AD%E5%BC%B7%E8%B7%8C%E7%B1%A4%E5%BF%83%E7%A5%9E%E4%B8%8D%E5%AE%9A-%E4%B8%89%E8%B7%AA%E4%B9%9D%E5%8F%A9%E5%BE%8C%E7%AC%AC%E4%BA%94%E6%AC%A1%E7%B5%82%E6%B1%82%E5%87%BA%E9%9D%88%E7%B1%A4)
現在正式開始分析簽文:首句為「斧斤持以入山林」。「斧斤」是指刀斧,字面上指手持刀斧。全句源自《孟子•梁惠王上》:「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穀與魚鼈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根據楊伯峻《孟子譯注》對上文的今譯:如果在農民耕種收穫的季節,不去徵兵、徵工,妨礙生產的話,那糧食便會吃不盡了;如果細密的魚網不到大的池沼裏去捕魚,那魚類也會吃不完了;如果砍伐樹木有一定的時間,木材也會用不盡了。原來古時伐木是分季節之分,今天有部分國家、地區設有休漁期,期間在指定水域內禁止進行特定類型或全部捕撈作業。全句從字面上指手持刀斧,然後走入山林採樵,反映本人的事業上早已準備充足,準備大展拳腳。與此同時,簽文也以《孟子譯注》之意義,強調在適當時間伐木的重要性,此後的三句,就詳加探討不在適當時間之後果,以及提醒人們要適當時間伐木,確保世世代代都有足夠木材可以使用。
(資料來源:https://www.golla.tw/chouqian/chegong/15.html)
(資料來源:https://www.mstn.org/chace/win/win_15.htm)
(資料來源: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38525&la=0&powerMode=0)
(資料來源:https://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31470004)
(資料來源:https://www.taoist.tv/show_episode.php?eid=2518)
(資料來源:https://www.thevoicehk.com/articles/2024214-1)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zh-hk/%E4%BC%91%E6%BC%81%E6%9C%9F
(資料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943487020481915&id=100044618761088&set=a.322303565933600)
(資料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epinoia2020/posts/pfbid02aKRgQqrgNfeDEHE8EfNhMYuVRQ4kKV6ec8QGYR9DvrYJC6daqLqnF5su3pHrmWVbl)
「未得之時那處尋」,字面上指沒有在適當的時令入山林中伐木採樵。去到「損了良材失卻力」,字面上指既無法取得上乘的木材,又浪費力氣、枉拋心力。「失卻力」除了解釋為浪費力氣、枉拋心力外,也可理解不但浪費力氣,連手上也的斧頭也損壞而無法使用,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兩句拼在一起,代表若果不依時令上山林伐木,便不可能獲得上乘的木材。最後的「獻君留住待春臨」,是全簽重點所在,當中「獻」字應為通假字,應解作「勸」,故此「獻君」是指勸君,「留住」有字面指停住、停止之意,代表要懂得收手,以免枉費心機、弄巧反拙。至於「待春臨」,字面上是指等待春天來臨。不過,此處只是比喻適合的時令,因為春天不是伐木採樵的適當時期,故此句是指人們要判斷何時是伐木的最佳時機。以上三句代表筆者必須靜待逆轉時機,之後才可以全力推動本人的成夢之旅,否則,筆者不但當不成教育學家,連我的TA席位也保不住,得不償失。
(資料來源:https://www.golla.tw/chouqian/chegong/15.html)
(資料來源:https://www.mstn.org/chace/win/win_15.htm)
(資料來源:https://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31470004)
(資料來源:https://www.taoist.tv/show_episode.php?eid=2518)
(資料來源:https://www.thevoicehk.com/articles/2024214-1)
(資料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943487020481915&id=100044618761088&set=a.322303565933600)
(資料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epinoia2020/posts/pfbid02aKRgQqrgNfeDEHE8EfNhMYuVRQ4kKV6ec8QGYR9DvrYJC6daqLqnF5su3pHrmWVbl)
解簽師傅指出,即便筆者現在準備充足,仍然要靜待機會、不可心急,否則枉費心力。這預示筆者成為教師的時機,應該是取得PGDE Conditional Offer之後,屆時校方不得不考慮本人的教學實習,而安排本人轉任教師,若果在沒有PGDE Conditional Offer的情況下重回母校,恐怕會引起校内一陣「雜音」,日後更難在教研之路再有突破,並爭取足夠教職員之支持。筆者正為PGDE Conditional Offer之到來做好準備,一旦取得Condition Offer,將開展下一階段之工作,但由於事態發展千變萬化,筆者仍須為非常事態做好萬全準備才行。
黃大仙靈簽簽文内容的綜合分析
其實,從兩支黃大仙靈簽的内容作綜合分析,可以找到一些「弦外之音」。從第十四簽去看,筆者的升學進程,看似停滯不前,未見有任何不破;但從第二十五簽之分析,卻表示還可以透過事業上的努力,扭轉筆者的升學進程。只要筆者克服一個接一個挑戰、不要放慢追求理想的步伐,珍惜得來不易的機會、機遇,充分善用手上的行政資源,最終可以修成正果、實現理想。兩簽内容正好映射筆者的升學情況,以事業帶動學業,以事業上的佳績,抵消升學失利帶來的衝擊,透過努力工作,換取更多教職員的支持,爭取更多行動資源,這樣的話,才機會逆轉第十四簽所暗示的升學劣勢。
專題分享:乘風破浪,揚帆起航
A引子
在《中學教學助理2023-2024學年工作報告》中,本人以「捍衛信念,百折不撓,持續奮鬥,揚帆起航」,來概括2023-2024學年之工作總路線。其中,「捍衛信念」是指堅守鬥爭原則,實踐教育本為公共服務的使命,盡忠職守,服務市民;「百折不撓」代表即使本人受盡挫折,甚至為未來有機會賠上性命,仍能堅持不變,奮鬥到底;「持續奮鬥」暗示本人成為教育學家的旅程,必須持續推進,為成為教育學家,至今仍努力奮鬥,徹底燃燒生命,即使備受外界冷眼旁觀,仍忍辱負重,成就大業;至於「揚帆起航」便代表本人將升學失利所承受痛苦、壓力,轉化為動力,辛苦經營,讓代表希望的船帆再次掦航,向着更宏大的目標出發。
為了延續2023-2024學年之工作總路線,2024-2025學年選擇以「捍衛信念,百折不撓,持續奮鬥,揚帆起航,浴火重生,展翅翱翔」作為工作重點。其中「浴火重生,展翅翱翔」這句更是「鳳凰行動」的工作目標。「鳳凰行動」強調要重獲新生,得需有不屈不撓的頑強精神,以及勇敢奮鬥的堅強意志。所以,本人從六個方面開展2024-2025學年之工作,分別是強化語文根基、持續補強進修、尋找逆轉機會、超高規格對待、精準攻堅打擊和保持戰鬥模式。期望可以像神話中的火鳳凰一樣,可以脫出困境,獲得新生,不畏痛苦、義無反顧、不斷追求、提升自我,並且以百倍甚至億倍的努力,達成目標。
本人於2024年9月1日,更新Facebook背景,以突顯本人成為教育學家之強烈決心,當時誤用了異體字「掦」,似乎暗示筆者雖然不完美,但仍盡力實踐目標、浴火重生。
誰也想不到,工作報告中的「持續奮鬥,揚帆起航」這一句,竟然「一語成讖」。因為在2024-2025學年,真是要登船見證「揚帆起航」的過程,而本人也需要在這天,執行有史以来是具挑戰性,也是最高風險的工作,就連本人不敢保證是否平安回來。沒了一天假期、需要申請加班補鐘事小,事大是本人不諳泳術。而且距離本人最近一次乘船,已經相隔至少五年,以往主要乘坐噴射航、舢舨、渡輪前往目的地,例如澳門、鴨脷洲、中環、灣仔、尖沙咀、長洲,論風險而言是頗低的,只要克服海浪帶來的波動即可。但這次完全不同,不只是乘船前往目的地,還要在船上進行活動,甚至出海。所以當校方奉派本人負責名為「乘風航」的工作,負責帶隊、拍攝、活動參與時,曾經一度懷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履行這項目,但最後還是接受這個「非一般」的工作,並且從上司提出加班申請,申明有關情況。
究其原因?在於它可以為本人「開拓票源」,增加升學勝算。由於鬥爭舞台由學校變為船上,要是「傾力演出」,或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故在上司批准本人可以登船執行職務後,立即將之升級為「鳳凰行動」受關注工作項目,並進行一切準備工作,以及制定工作計劃。而本人也必須透過這項工作,展現的作為未來教師、未來教育學家的「高度」及魄力、魅力。透過身先士卒,達到鼓勵士氣、激勵人心的效果,將一潭死水的升學形勢,再次泛起漣漪。同時鞏固現有「票源」,凝聚支持度。由於是本人能否取得研究院取錄資格的關鍵一役,更須盡力一搏。有鑑於本人深知此工作勢將在校内「炸鍋」,連母校也將「徹底炸鍋」,在出海過後,也要思考如何維持熱度,務求令「這團火」可以越燒越旺,以及想方法爭取「新票源」,以支持本人的成為教育學家的長期鬥爭。
有參加過的朋友都知道,「乘風航」旨在透過精心策劃和別具創意的海上歷奇活動,參加者在互相扶持的環境下攜手合作,接受挑戰,歡迎所有9歲或以上人士以團體名義參加。而本次的活動舞台位於賽馬會歡號,我們必須乘坐舢舨駁艇,才可以到達該船之停泊處。在這個一日航程中,上午主要是理論課,例如海上安全措施、船上規則、船內設施;而下午則為挑戰性活動,例如海上求生訓練、指令活動、救生艇操作、空中飛人。主辦方表明不需要懂得游泳,只是其中一些活動是要求參加者必須穿上救生衣才可進行,且任何在海上具挑戰性的訓練活動一定存在某程度的危險性,不過有專業教練們的監督和指導,可以放心參與。雖然如此,但仍須嚴陣以待,是次行程也沒有攜帶太多物件,以配合船上活動的安排。
(資料來源:https://adventureship.org.hk/%e7%9b%ae%e6%a8%99/)
(資料來源:https://adventureship.org.hk/%e6%9c%8d%e5%8b%99%e6%a6%82%e6%b3%81/)
(資料來源:https://adventureship.org.hk/%e8%a8%93%e7%b7%b4%e8%88%aa%e7%a8%8b/)
(資料來源:https://adventureship.org.hk/%e5%b8%b8%e8%a6%8b%e5%95%8f%e9%a1%8c/)
賽馬會歡號
(照片來源:https://adventureship.org.hk/%e4%b9%98%e9%a2%a8%e8%88%aa%e7%9a%84%e8%a8%93%e7%b7%b4%e8%88%b9/)
在開始接下來的討論前,我們先行觀賞一段以「乘風航」為主題的教育電視片段,連結如下:
教育電視片段:乘風而航(文章的結尾)
看完以後,大家對「乘風航」有何感受?現在便跟大家分享本人於「乘風航」的得着,以及對升學形勢的影響。
B衝破迷茫,超越想像
學校獲主辦機構之安排,在2024年10月中之某個星期六,參與「乘風航」,目標海域是淺水灣、舂坎角一帶。在開始「乘風航」活動前一星期,筆者便開始計劃要如何利用「乘風航」,以提升自身的軟實力,並盡早跟家人共同準備當日要用的物資。由於涉及海上活動,風險甚高,若果如實向家人反映,定必引起家人的擔憂及不滿,即使本人自知這是不可推卻的工作,只好向家人保密,只表示在黃竹坑有外出活動。基於「升學統戰」需要,除了直屬主管,並沒有跟任何教師交代有關工作,將之列為「最高機密」任務,待公佈活動花絮片段後,才給他們一個驚喜。活動當日,我們先在黃竹坑港鐵站集合,完成點名後,再步行前往碼頭,在這裏轉乘舢舨,前往目的地。乘坐舢舨對本人而言,不算陌生,過去經已試過由香港仔出發,乘坐舢舨對隔岸的利東,在這裏轉港鐵回家。因此,乘搭舢舨對本人而言,可謂輕而易舉,如果連舢舨也不敢乘坐,之後挑戰「乘風航」任務必成問題。我們一行三十多人,分三艘舢舨前往目標船隻,數十分鐘後,便已經到達目標船隻,開始下一階段之任務。
然而,乘坐舢舨只是「前菜」,「主菜」還在後面。當我們見到目標船隻-賽馬會歡號,才驚覺挑戰由上船的一刻起,便要正式開始。包括本人在内,所有人都要用垂直梯子上船,絕無例外。由於從未試過,大感緊張,只能硬着頭皮跟着別人的步伐,利用垂直梯子上船。筆者慢慢「爬上」大船,總算上船成功。隨着船帆揚起,也為這次旅程揭開序幕。整個上午以理論課為主,由於小編海事知識匱乏,所以小編必須認真聆聽教練的指引,以及了解船上的安全須知。花了不少時間,才知道這艘船隻的基本資料,以及船上緊急及安全設施的位置。最令筆者驚訝的是它有一個廚房,廚房位於船頭,設計簡單。船員在這裏烹煮簡單餸菜的情況,令筆者印象深刻,那當然是用電磁爐了。由於在理論課期間,船隻以較快的速度駛向目標海域,所以上下搖動的情況比較強烈,要站着拍攝學生認真上理論課的情況,又要保持平衡,絕不容易。更何況是不黯水性的小編?因此,筆者必然抓着扶手,以單手拿着手機拍攝,深怕擔心失平衡,從中可以看到小編為了平安完成任務,甚麼事情都要步步為營、小心行事。
到了中午十二時,是午膳時間。由於用膳時間緊迫,只有不足一小時,加上船上活動的需要,只能準備三明治。為了防止倒瀉食物,三明治需要放在膠盒,再用行李帶綁好。以防萬一,要再放在密封保鮮袋,確保就算倒瀉,都不會令整個背包弄髒。這樣小編只要在上船後,先從密封保鮮袋拿出食物盒,再鬆開行李帶、打開蓋子,便可以享用安放在膠盒的三明治了。同坐一條船的教職員,有些先訂外賣再帶上船享用,又或者在家準備然後放在密封膠盒。至於那三十位同學,十居其九都選擇更加方便的杯麵,只要注入熱水,再等候三分鐘即可享用,當然他們要正確並妥善處理因享用杯麵而衍生出來的棄置物了。筆者用膳過後,便在船上行走做考察,又拍攝一些風景照,以便筆者回家撰寫新年賀辭,因為筆者早已決定該年度的專題分享正是「乘風航」之旅了。
到了下午,真正的考驗才正式開始,眾多具挑戰性的活動安排在下午進行,例如「獨取橋頭」、乘坐救生艇、「空中飛人」、跳水、緊急下船等,當中包括需要下水的活動。由於筆者不黯泳術,自己也需要留在船上進行拍攝、提供支援,以及確保船上有教職員照應。因此,筆者並沒有參加需要直接下水或者有機會下水的活動,例如跳水。不過,小編卻選擇跟學生們一起乘坐救生艇,還當着一眾師生面前,大膽挑戰「空中飛人」之項目。在學生們努力應付各項挑戰的同時,筆者也拿起手機,拍攝學生面對挑戰的情況。此時期的筆者,只能在幕後支持學生,希望他們順利克服困難、勇於面對挑戰,完成不可能任務。由於行程緊湊,筆者的體能光在下午已消耗不少,但為了學校,為了我的教研理想,還是為了本人的母校,無論如何都要硬着頭皮奮戰到底。
約下午三時,所有活動經已結束,賽馬會歡號也啟程返回香港仔。這個時候,學生們分工合作,將救生衣整理妥當,放回正確位置,又清潔甲板和房間。而小編在收拾好自己的行裝後,慢慢下船,那當然是用垂直梯子了。成功登上舢舨,倒算是如釋重負,因為小編在香港仔的任務正式結束了。大約十分鐘後,便抵達香港仔碼頭,正式上岸,也宣告筆者的「乘風航」之旅圓滿完成,而筆者也取道鐵路回家。由於體力近乎透支、滿臉通紅,為了提神、補充養分,回家之前,在某店鋪用優惠券買了一杯椰汁咖啡,很快喝完後便立即回家了。因為筆者實在太累,要好好休養才行。
C五大挑戰,一一克服
在此次「乘風航」活動,小編羅列了五個本人需要面對之挑戰,跟大家作深入探討:
挑戰一:面對船浪、在船上可以自行活動
在賽馬會歡號,首先要懂得如何面對船浪,以及在船上可以自行活動。面對船浪,對本人而言倒算是容易,但要在船上保持平衡、自由活動,反而最剔手。在船上,尤其是航行期間,由於受多個作用力影響(例如風浪),船隻會出現不程度、不同方向的搖擺。乘坐民用船隻最常遇到的擺動是上下搖擺,當船隻以高速行駛,加上風浪的作用力,上下搖擺的情況便會變得明顯。當然,以上解釋已簡化不少,免得讀者不明所以。總之,當船隻上下搖擺,而我們又沒有足夠平衡感,便很容易因此失去平衡,而無法長時間站立。為使自己獲得平衡感,筆者必須在船隻航行期間,緊握扶手,並且向握把施力,以克服船隻上下搖擺所產生的力。就算是船隻停泊期間,由於上下搖擺情況依舊存在,筆者也需緊握扶手行走,盡量靠近船艙的中間位置,待自己有足夠平衡感,才可以嘗試放下扶手,嘗試在船上行走。用了不少時間,才可以放心在船上可以自行活動。
這個克服船浪以及船隻上下搖擺之過程,跟在溜冰場溜冰很相似。筆者在約八年前試過在溜冰場溜冰,當時筆者沒有溜冰經驗,在同學的邀請下,為了跟同學一起溜冰,只好硬着頭皮租用溜冰鞋,然後便在溜冰場溜冰了。由於平衡感不足,筆者最初要握着場邊之扶手溜冰,只能在場邊不斷繞圈。後來在同學的協助下,筆者才找到如何在溜冰場保持平衡的方法,之後才可以走出場邊,在毋需扶手的情況在溜冰場上自由溜冰了。後來覆盤成功找到平衡感的原因,除了心理因素,找到正確的施力點也是一大原因。筆者之所以成功毋需倚靠扶手溜冰,在於找到如何正確向溜冰鞋施力,令自己既可保持平衡又可順暢地在冰上行走。同理,在船上之所以可以自由活動,在於筆者如何正確向甲板施力,加上正確的站姿,自然便可以在船上保持平衡了。
挑戰二:乘坐及駕駛救生艇
乘坐及駕駛救生艇是本人於「乘風航」預定的參與項目,因為不涉及游泳、跳水等泳術,而且足夠讓本人製造話題。只要自己「夠膽」穿上救生衣、乘坐救生艇,再駕駛救生艇的話,便已經可以將自己變成「TA搶手貨」,日後聲價十倍。要乘坐救生艇,先要用垂直梯子下船,再坐上救生艇。在眾多步驟中,下船最為關鍵。因為小編在參加「乘風航」前,是從未用過垂直梯子,不清楚在乘坐救生艇期間會遇到甚麼情況。令本人一方面很期待,但另一方面又擔心行船期間會遇到甚麼意想不到的事情。最重要的原因,還是能否安全從賽馬會歡號下船,在坐上救生艇後,會否穩定完成整個行程。所以筆者需要解決下船這個難題,設法安全下船,若不慎失足,筆者隨時墮海收場,淪為「落湯雞」,成為天大笑話。只要下船成功,筆者便可以在救生艇乘風破浪,在船上體驗刺激航程了。有關克服垂直梯子之挑戰的描述,將於往後章節詳加探討。
由於需要在船上工作,故被教師安排尾二梯次乘坐救生艇。對於乘坐救生艇之先後次序,筆者並無所謂,只要成功乘坐及駕駛救生艇,筆者已覺得是次行程不枉此行。在上天的保佑下,筆者成功下船,於在旁工作人員協助,成功上船,当工作人員發動引擎的一刻,刺激的行程正式展開,為了自身安全,筆者必須全程緊握安全繩,以及留意附近環境。每人都有駕駛救生艇的機會,筆者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嘗試駕駛救生艇,先是確保行駛方向正確,然後才慢慢提高速度。筆者為了顧及船上學生,船速不高,因為船速太高容易令救生艇失控,易生危險。所以在我心中設了一把尺,船速落在一個可控水平,大約五分鐘,筆者順利完成行程,隨即上船,繼續參與其他船上活動。
這次乘坐救生艇的經歷,是本人最難忘、最深刻的體驗。它令本人意識到與學生一同參與的重要性,作為教師,除了言教,身教也同樣重要。筆者雖然不黯泳術,但為了讓學生明白克服難關的重要性,決定跟他們一起乘坐救生艇,共同體驗如此刺激的「行船」之旅。透過真實行動,學生既然有一段印象深刻的學習體驗,也可以學會堅毅不屈的精神,一舉兩得。此外,此經歷也是本人從其他TA「差異化」的重要指標,進一步強化筆者是「主動型TA」的定位。因此TA本身是負責支援工作,但卻跟學生、教師一起參與其中,間接反映筆者的工作性質跟一般教師無異,差别在於TA沒有教擔。更重要的是,為了令母校教師見到本人為了理想作掙扎求存,也是為了成為最出色的教育學家,無論如何都要跟命運周旋到底,筆者不得不透過乘坐救生艇,證明本人的承擔,以及為理想甘願作出的犧牲。
示意圖
(照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367880348868138&set=a.273413618314812&locale=ku_TR)
挑戰三:攻克「空中飛人」項目
「空中飛人」是「乘風航」其中一個別具特色之項目,它有多種「變體」,供參加者挑戰。參加者需要拿着吊環,從船上的甲板盪出船外,然後再回到船上,此為Level 1;如果在盪出船外後,再跳進大海,是為Level 2;如果在盪出船外後,先做一些「花式動作」,最後才跳進大海,是為Level 3,是為最高境界。相比起乘坐並駕駛救生艇,「空中飛人」更具挑戰性,稍一不慎,隨時掉下水中,淪為笑柄。對於不諳泳術的我而言,難度更高,不要少看短短的數十秒,背後渉及不少步驟。以「空中飛人」Level 1為例,需要參加者克服心理難關,然後要拿着吊環,再以頗具技術性的動作,將自己盪出船外,然後再來一個華麗轉身,在旋轉一百八十度後,再回到船上,最後還要成功踏上甲板,同時保持平衡,之後才可以鬆開吊環,整個「空中飛人」方告完成。「空中飛人」的情況如下圖所示:
(資料來源:https://www.police.gov.hk/offbeat/848/chi/n16.htm)
示意圖
(照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367880378868135&set=a.273413618314812&locale=ku_TR)
示意圖
(照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367880605534779&set=a.273413618314812&locale=ku_TR)
「空中飛人」Level 1已經要求多多,對筆者而言,難度絕對是非比尋常。其實,筆者並無打算攻克「空中飛人」項目,但在其他教師的鼓勵,以及群眾壓力下,只好硬着頭皮嘗試。於是脱下眼鏡,主動面對這個「不可能任務」。情況就如上文所述,筆者為了「光榮母校」、實現理想,順利克服心理難關,然後要拿着吊環,再將自己盪出船外。然後再來一個華麗轉身,在旋轉一百八十度後,回到船上,再小心踏上甲板。整個過程乾淨俐落,絲毫沒有任何拖油帶水。筆者是次表現,堪稱壯舉,足以載入筆者名為「成聖之旅」之「史冊」,相信當筆者回想自己成為教育學家的一點一滴時,定必想起筆者參加「空中飛人」之情景。因此,筆者成功攻克「空中飛人」項目,也是筆者與其他TA「差異化」的另一個重要指標。
挑戰四:具備自由上下垂直梯子的能力
參加「乘風航」活動,經常使用垂直梯子,例如上船、下船,另外,要前往船頂也需垂直梯子。因此,想參加「乘風航」活動,必先懂得使用垂直梯子,既能夠以此上船、下船,又能夠以此上落船隻不同位置。「乘風航」之垂直梯子如下圖所示:
示意圖
(照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367880618868111&set=a.273413618314812&locale=ku_TR)
其實,家裏於2024年才剛新購入一個新的雙層床,取代嚴重損壞、至少用了二十多年的木製單層床。但直至現在,上層仍然家人用作存放物品,大家的睡眠習慣大抵維持不變。而雙層床的垂直梯子,竟成為本人的難以跨越的障礙,一直不敢使用垂直梯子。所以,當我抵達目標船隻,見到要用垂直梯子上船時,深知不妙,因為這種樓梯之梯級面積細小,稍一不慎,容易失足滑倒,在筆者眼中已算相當危險。如今,筆者不得不以此上船,只能夠說是天意弄人,非要本人使用垂直梯子不可。為了安全上船,小編只好用「打數」方法上船,每上一級,必須把雙腳完全踩在梯級,才再上另一級,依此類推,並且全程緊握扶手。雖然過程緩慢、而且還覺得戰戰競競,但卻讓本人締造首使用垂直梯子之成功個案。上船成功的我,自信心自然提升不少,此後使用垂直梯子雖然依舊過程緩慢,但已放心不少,只要慢慢來、慢慢來,再慢慢來,已可順利解決上船、下船的問題了。
另外,筆者基於工作需要,需要登上船頂,同樣要用垂直梯子。這種垂直梯子可供本人登上船頂,從高處望到船下的情況,視野更廣;但同樣滿佈危險。登頂容易,要走落下層,卻一點也不容易。因為可供本人緊握扶手之地方不多,如果要安走落下層,便要懂得借助使用較高的梯級,充當扶手,以及其他可以用作扶手的物件。所幸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總算成功使用垂直梯子,走落下層之甲板。這次經歷,令本人明白,想看得更遠,比一般人看得更多東西,得須克服難關、勇敢面對弱點。我的教研之路也是一樣,若想成為教育學家,必先克服難關、勇敢面對弱點。只有這樣,筆者才可以把自己完全蜕變,美夢成真,得以為教育界作更大貢獻,成為守護教育界特别是高等教育界一股重要力量。
講到這裏,不禁想起數年前上山經歷。在高中時期,筆者曾經試過不少行程,例如由將軍澳經衛奕信徑到清水灣大埔仔、清水灣井欄樹經小夏威夷徑往將軍澳、由龍虎山往山頂,現在想起都覺得相當「危險」。筆者當時是抱着勇於嘗試、勇於挑戰的心態,在缺乏足夠設備的情況下,除了到清水灣大埔仔一程曾經有他人指導下完成後半部分之行程外,其餘一律單人匹馬接受考驗,最後當然全數完成了。要數最「危險」的一次,莫過於小夏威夷徑這一程,全程只須下山,從各方資料都顯示是比較容易的行程。筆者由井欄樹出發,初期因附近主要是民居,以及較易扶手,路面不算陡斜和寬闊,可以從容應付。不過,到了路程中段,隨着沒有扶手,加上路面陡斜和陜窄,人在高處,定會感到異常緊張。此時筆者只能放慢速度,抓緊身旁的石牆,然後慢慢下山,直到見到比較安全、經修建的梯級,才漸漸增加行走速度,最終成功抵達目的地-將軍澳村,步行數公里,便抵達市區,筆者的住所便在附近。筆者當時無懼一切困難,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仍可完成任務,實在是令人感到鼓舞。而這種堅毅不屈之心態,後來也反映在本人的教研之路上,至今仍成為教育界的「明燈」,在學校「發光發亮」。
挑戰五:克服炎熱天氣及海風
筆者參加「乘風航」活動當天,天氣相當炎熱。長時間在炎熱環境工作,增加筆者的體力消耗、水份流失迅速,要捱過整整八小時之活動,一點也不容易。加上長時間被紫外光照射,致使本人雙手也變成一大片紅色、滿臉通紅,不過一天後則回復正常。除了炎熱天氣,海風也是另外一個需要克服的天氣現象,尤其是船隻航行期間,風速更快的海風迎面而來,要在船上保持平衡,變得更加困難。種種因素令筆者在約四至五小時後,已開始感到體力透支。活動完結後已非常疲倦,只能躺在家中的木製沙發休息。筆者為何在回家之前,在某店鋪用優惠券買了一杯椰汁咖啡,以收提神、補充養分之效?正是為了補充參加「乘風航」活動大量流失的水分和養分。
D「乘風航」後之升學形勢
「乘風航」過後,小編要開展一堆善後工作,當然也包括在本次新年賀辭大篇幅描述活動的情況了。其中最重要的善後工作,是以參與者、見證者之身分,為校方製作一段花絮影片。雖然目前由於校方的指示,筆者暫未開始製作影片,但筆者早有全盤計劃,誓言要幫自己製造話題,把自己送進研究院。有别於以前製作的影片,小編決定利用這個機會幫自己「拉票」,但同時要恰到好處,以免功高蓋主,就好像翻譯《欽定本聖經》一樣。整本聖經被別有用心地編輯,並且有技術、精心地出版政治正確的譯本,而非只是為了有一本英文版《聖經》。因此,影片將會本人的悉心安排下,被小編植入數張含有本人的照片,包括乘坐舢舨、乘坐救生艇的照片,其餘則按校方要求挑選照片。使得整段影片既能滿足學校觀眾的「胃口」,也可以透過這次宣傳戰,幫助自己得到盡量多的附帶收益。誓言要以此「秘密武器」,令全校「炸鍋」,所有教師都可以從中得知本人為了達成理想,甘願付出,犧牲自己以成全升學目標。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2%A6%E5%AE%9A%E7%89%88%E5%9C%A3%E7%BB%8F)
筆者期望在本年6月或7月,校方可以將「乘風航」回顧片段透過禮堂向全體師生播放。由於影片將被小編植入不少宣傳「本人」的元素和素材,筆者深信,在播放過後,先後一堆掌聲,之後於教員室「徹底炸鍋」。不少教職員將被小編的「英姿」,看到目瞪口呆。屆時本人將坐在禮堂前排,欣賞這段别出心裁的「作品」,坐在附近的教師,當見到本人入鏡時,定必對本人竊竊私語。在教員室,更成為教師們的討論話題,屆時便可以教師身上,對筆者留下深刻印象。事實上,在活動結束後數天,已有部分教師甚至副校長詢問本人的活動情況,筆者也只可以釋出「利好消息」。對於有同事表示可以嘗試跳水一事,筆者也只可以「微笑以對」。因為筆者清楚知道自己不黯泳術,基於安全考量只能夠乘坐救生艇、攻克「空中飛人」項目;就算可以,筆者作為TA,也不可以「喧賓奪主」,一舉一動也必須有分寸,將主角留給參加學生,自己由始至終是一個配角,不宜把自己的底牌全都翻開。因為在戰場上成功的人,只會在有需要的時才揭開底牌,一決高下,分出勝負,奠定勝局。
由於「乘風航」經歷令本人印象深刻,也是筆者可以把升學形勢逆轉的「一大利器」。筆者已將之寫在本人的升學文件上,供大學參考,也計劃在面試上主動分享。而本人在「乘風航」活動後,一如往常地繼續本人的工作,以成為教育學家為目標,而筆者也接二連三奉派本人參與多項重要工作,在此不能盡錄。直至截稿當天,筆者雖然仍然升讀PGDE一事,忙到「焦頭爛額」,但仍心存希望,盼望有朝一天美夢成真。而本人相信在上天的保佑下,終有一天可以為這個宏願,打開大門。筆者的「成聖之旅」,已經得到越來越多「同路人」支持,他們提出的建議,本人會虛心接受。「同路人」對本人的熱心支持,是本人成夢成真之必要條件,在此向所有「同路人」致予衷心的感謝。
E結語
「乘風航」活動有數個重要元素:衝破迷茫、克服心理難關、同甘共苦、願意犧牲、突破自己、迎難而上,這些元素,正是筆者成就理想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回想過去,筆者為了升讀PGDE、成為教育學家,努力工作、不斷付出,期間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挑戰,所幸筆者強烈而清晰的目標,屢次在本人遭到多番挫折後,毋忘鬥爭原則,繼續戰鬥。直到現在,仍在前線努力奮鬥。不過,筆者經歷長時間之「戰鬥」,漸漸對「升學鬥爭」感到迷茫,漸漸忘卻成就理想的元素、條件,很多工作變成為做而做,未能參透這些工作背後的原因。尤其是上年七月至十月工作量居高不下的時期,往往花了不少時間去清掉手上的工作,反而沒有時間思考該如何善用本人的身分的資源,應對接下來的挑戰。
「乘風航」活動以及後來參加之Python程式編寫證書課程,讓筆者重新記起三年前的向上天許下的諾言。當時的我,還是大學三年級生,意氣風發,深感教育研究界需要注入新血,自己也希望投身與教育行政與政策相關的研究,於是決定要成為教育學家。為此以升讀PGDE為首要行動,最終取得PhD或EdD,投身教研工作,於大學正式出道。當時的我,願意衝破迷茫、克服心理難關,主修數學的我,竟選擇副修政治學,又選修不少人文科目,拿下不錯的成績,為了達成目標,不介意同甘共苦、願意犧牲,試過「爆Cred」、參加口述歷史研究、埋頭苦幹分析歷史文件,甚至為此選擇突破自己、迎難而上。三年過後,我們的鬥爭成果如何?收穫如何?成效如何?以上所述,筆者似乎已找到答案。但是,這個答案是否令人接受?有待商榷。
慶幸的是,透過「乘風航」活動以及後來修讀之Python程式編寫證書課程,至少找回本人之初心。對本人而言,真正的初心是以行動守護教育界。成為教育學家,是守護教育界之方法,成為教師,也是守護教育界之方法,而成為教學助理,都是守護教育界之方法。三者在教育界扮演重要角色,如今得以在中學供職,成為教育工作者,已經達成本人想要以行動守護教育界的初心。能夠成為教育工作者,儘管職權所限,但仍然有方法為教育界作出貢獻。當筆者對教育界的了解更加深入,在上天的呼召下,教育學家便是本人守護教育界的「最後一哩路」。現在的我,時機似乎尚未成熟,致使上天一直召叫本人需要繼續擔任教學助理,虛心學習,要待筆者決心更加堅定,明白筆者在世上的使命,上天才回應本人的心願。如今,上天要本人參加「乘風航」活動,修讀Python程式編寫證書課程,正是要我反思本人的使命,一個比成為教育學家更重要的使命,便是守護教育界,幫助教師、學生、家長,也反映上天至今仍沒有放棄筆者。筆者將會在上天的見證下,勿忘初心,以堅毅自強、貫徹始終之精神,實現理想,終生為教育界努力奮鬥,直到永遠!
今天是大年初一,是整個農曆新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在此,本人敬祝各位身體健康、恭喜發財,讀書的學業進步,工作的萬事亨通、事事順利,新的一年祝願香港前程錦繡。
*上圖由版主自行製作,插圖取自互聯網
(插圖來源:https://abmagazine.accaglobal.com/global/articles/2024/may/comment/digital-art-lights-up-hong-kong.html)
選圖説明:出自「teamLab:光漣」展覽,主題為「持續站立的生命」。ovoid(蛋狀物)可以在任何地方持續站立。當ovoid被人推倒、被風吹倒或被海浪拍倒時,會一邊迅速恢復站立。這代表本人要乘風破浪,揚帆起航,無懼困難、面對逆境,在新一年繼續堅守鬥爭目標,朝着成為教育學家之目標奮鬥到底。
(資料來源:https://www.museums.gov.hk/tc/web/portal/artatharbour2024-teamlab-continuous-about-exhibition.html)
祝
新年快樂
Sam Wong敬啟
2025年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