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2日 星期日

【知識百寶箱】2025年第27篇: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69年模擬試卷四試題分析(上)

題記:「知識百寶箱」系列是「寶仁工作室」為了實踐2021-2022年度工作願景,而特別設立。目的旨在加快「寶仁工作室」的轉型,全面成為以「知識型專欄」為基礎之「知識主導型」的網誌。期望以協助提升大眾的學術素養為信條,並配合STEM的發展。除了普及科學知識外,也負起潛移默化為大家的人生有所改變的重責大任。將以學術專題探討、學習筆記為內容主體,回饋社會,服務讀者。

 

内容介紹:本篇將轉載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69年模擬試卷四,並且備有小編親筆撰寫的題解之上半部分,另加模擬試卷基本分析,以供讀者參考之用。

 

筆者快訊:

 

致全體讀者


有關「觀察期」機制之檢討

為應對「TA大離職潮」所帶來之影響,工作室於202591日起,試行新設立之「觀察期」機制,為期四個月,直至20251231日,以確保工作室重回正常軌道。有關措施包括繼續保留名為「War Room」之作戰室,繼續收回工作組之篇章連載權,資源運用權、決策權仍歸工作室所有,以及保留最多一半資源用於應急用途,餘下則用於推動工作室可持續發展。在過去一個月,工作室無論在資源運用、決策方面,都比以往能作出更即時的反應,並且在筆者需要接受急症治療之時,果斷宣佈進入「有限度運作」狀態,將資源集中在緊急事件之應對工作。然而,這個安排卻導致工作室未能有效「復常」,仍須持續監察「觀察期」安排的實施情況,才再作判斷有關安排是好是壞。

 

鑑於9月份的特殊情況,為了全面了解「觀察期」安排的實施成效,工作室將於11月上旬進行第二次檢討,而「觀察期」之執行細則將於12月上旬發佈。屆時,工作室將特別為「觀察期」制訂全套執行方案,以完善工作室的「復常」機制,讓工作室盡快重回正常軌道。

 

1011日「特別行動日」匯報

1011日為工作室之「特別行動日」,特意前往中大參加開放日,順道於圖書館進行資料調研。由於行程問題,這可能是筆者於本學年唯一一次「特別行動日」。本次調研由上午九時半開始,一直到下午五時。全日於崇基學院牟路思怡圖書館尋找涉及電腦科目、實用工科,以及值得工作室作仔細研究的科目之參考書籍,如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體育、中國文學。由於時間有限,未能轉往大學圖書館,尋找課程文件和考試範圍,以分析公開考試課程,為未來專題篇章之撰寫工作,做好準備。

 

本次調研工作相對順利,工作進度頗為理想,除了中國文學,其餘科目的資料調研大致完成。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在於實用工科的相關參考書不多,而且集中在初中以及近期出版,可能需要親臨教大圖書館,才機會找到更多值得進行調研的參考材料。工作室將把握各院校於翌年五月舉行聯招資訊日的契機,爭取再安排一次「特別行動日」,特別針對實用工科、體育、社會科目、中國文學進行調研,詳情有待工作室另行公佈。由於是次「特別行動日」未能抽空尋找課程文件和考試範圍,剛好筆者由12月起就會到銅鑼灣上進修課程,因此,工作室計劃於12月起,展開「特別行動周」,計劃在下班並完成晚飯後,先在中央圖書館尋找所需文件,並且視乎情況影印需要內容,再帶回家中分析,有關行動或需安排五至六次,才可以完成。

 


「第一階段」升學鬥爭中期匯報

工作室在「第一階段」升學鬥爭的工作重點,重心放在「採風使」、重要合作伙伴、原校支持本人之教職員之交流,商討未來升學進程,為「第二階段」筆者報讀PGDEBEd課程,做好準備。

 

根據原定計劃,報讀社會學碩士課程需在「第三階段」進行。然而,隨着各院校的收生資訊之發佈,必須把部分工作提前處理。因為在三間院校社會學碩士之收生日程中,中大首輪申請將於118日截止,而港大則為1114日。換言之,如果錯過首輪申請,可能影響入讀機率。至於城大的截止日期是2026531日,但採「滾動方式」處理,需要盡早申請,太遲入紙申請,可能因額滿而無法獲取錄。因此,筆者必須先報讀港大、中大之社會學碩士「試水温」,爭取2025年底有Offer,然後全力衝刺PGDEBEd。一旦港大、中大任何一間大學決定錄取本人唸碩士,將不會再報讀任何非PGDEBEd課程。若果到了20252月仍未有回音,而且沒有PGDEBEdOffer,才再入紙申請城大的課程。

 

有鑑於此,筆者將於10月中,率先提交中大社會學碩士的入學申請。至於報讀PGDEBEd要用的文件,包括推薦信、個人自述,已經寫好,正送交予合適的教職員過目,或需作大幅改動,部分需要校長加簽方可有效。由於報讀港大、中大社會學碩士必須有兩人簽發之機密推薦書(Confidential Recommendation),筆者會在一切準備妥當並正式入紙申請後,立即尋找頂頭上司及副校長為本人填寫機密推薦書。而這部分是絕不可以由本人代填,必須由這二人親自填寫。

 

至於PGDEBEd,直至截稿當天,仍未知悉各院校之收生日程。雖然如此,筆者仍然慎重考慮一切可行方案,不排除為了盡快解決升學危機,同時報讀中學、小學PGDE,甚至再次入紙申請全日制課程,寧願放棄一年穩定事業,都要保住筆者的夢想。並計劃在攻讀全日制PGDE期間,到學校或補習社「打散工」、為報章投稿,甚至動用家中的應急財政儲備,就算要筆者「節衣縮食」,也在所難免。筆者將密切留意事態最新發展,以便在PGDEBEd收生日程明朗化後,盡快跟「採風使」接洽商討,看看可不可以為本人撰寫推薦信,讓筆者的教研之旅,更加順利。

 

誠心盼望一切順利!

 

此致

 

「寶仁工作室」版主  Sam Wong

20251012

 

各位讀者,本篇將轉載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69年模擬試卷四,並且備有小編親筆撰寫的題解之上半部分,另加模擬試卷基本分析,以供讀者參考之用,相關題目、數值答案取自《華僑日報》。所有題解全由小編親筆撰寫,撰寫期間已考慮到同學的需要,所用方法盡量簡單、用字淺白。因應同學在進行非十進制單位化聚的時候,可能感到困難,1969年至1973年之試題另備附錄,載列作答題目時需要用到的英制及市制轉換公式。個别題目設有提示,旨在協助同學閱讀題目及答題,而非指導同學答題方向,且個別題目可能跟原版有所不同,希望讀者能夠從試題中有所得着。本篇大多數題目之程度,適合小六同學作答,只有少數題目比較困難,或需具備初中數學知識,方可順利作答。

 

以下是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69年模擬試卷四,備有學生版本、數值答案、題目詳解,以及模擬試卷基本分析:

 

閱讀「題目詳解」時須注意事項

「題目詳解」只供參考之用,設立目的旨在讓讀者明白作答方向,以及讓讀者知道該題目涉及的課題。如果與現行小學課程之程度有所差别、不同,將加入備註,協助讀者判斷有那些題目明顯是Out-Syllabus的。本人已盡力確保「題目詳解」内容準確無誤,如有錯漏或可修改之處,請透過留言向本人反映。

 

請注意!「題目詳解」非標準答案,個別題目可以有多個解法。若將之視為標準答案,可能導致讀者但知硬背死記,活剝生吞。這種落伍的學習態度,既不符現代教育原則,亦有違考試着重理解能力與運用技巧之旨。希望讀者正確使用「題目詳解」,以免弄巧反拙。

 



模擬試卷基本分析

模擬試卷名稱:

測驗四

全卷總題數(題):

70

選擇題總題數(題):

35

非選擇題總題數(題):

35

規定作答時間(分鐘):

45

小編建議作答時間(分鐘):

90

試卷難度(1分最易、5分最難):

3

超越現行小學課程程度之題數(題):

10

佔全卷比重(%):

14.3

涉及課題:

整數四則運算

小數四則運算

分數四則運算

非十進制單位的化聚及其四則運算

代數與方程式

質數與合成數

倍數與因數

速率

小數、分數、百分數的互化

平均數

百分數及其應用

反比例

正比例

長方形面積

三角形面積

長方體體積

多邊形面積

長方體體積

統計圖

 

資料來源已在模擬試卷中列明,模擬試卷試題取自《華僑日報》,特此鳴謝。

 

下星期將繼續轉載試題題解之下半部分,敬請留意。我們下星期再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