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知識百寶箱」系列是「寶仁工作室」為了實踐2021-2022年度工作願景,而特別設立。目的旨在加快「寶仁工作室」的轉型,全面成為以「知識型專欄」為基礎之「知識主導型」的網誌。期望以協助提升大眾的學術素養為信條,並配合STEM的發展。除了普及科學知識外,也負起潛移默化為大家的人生有所改變的重責大任。將以學術專題探討、學習筆記為內容主體,回饋社會,服務讀者。
内容介紹:本篇將轉載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66年算術科試題後半部分之試題分析,並且備有小編親筆撰寫的題解、涉及課題、個人回饋,以供讀者參考之用。
筆者快訊: 致全體讀者: 在「進修英文大行動」方面,已完成Pre-Intermediate課本,正研讀Intermediate。相比起Pre-Intermediate,Intermediate的内容更加剔手,涉及更複雜的語句、文法,主題也漸漸與日常生活毫不相干。可想言之,要攻克Intermediate,並不容易,估計要用兩天才可以完成一個單元之學習。又由於近期工作量繁重,以及追趕連載進度的情況,不得不放慢進修步伐。雖然如此,但本人仍堅持至少接觸一些英文,可深可淺,否則日後更難急起直追。小編希望讀者全力支持本人的進修行動,因為本人不想以工作為由,而荒廢學業,工作及學業是可以共存的,只要找到「平衡點」,二者一樣可以交出好成績,也可以成就大事。 另外,在再戰PGDE方面,隨着大學開始安排面試並發信邀請申請人參與,外界或會擔心本人的升學形勢,在此希望各位耐心等待,不用為此過分擔憂。因為校方需要在截止申請後未來四個月,處理海量入學申請,以及優先處理全日制入學申請,以顧及同時報讀全日制及兼讀制申請人,將全日制列為正選、兼讀制為後備的情況。加上浸大一月十五日才截止申請,要在短時間内得知申請結果,是不可能的。小編將如常工作,以教學助理的身分,協助學校在教與學上運作正常,並且精益求精、持續學習、累積經驗。初步預計要待三月、四月才得知取錄與否,若果遲遲未有消息,也會有後備方案,以應付一切突發狀況。作為一位PGDE申請人,要做的也全都做好,要提交的文件也全數提交、要尋找的推薦人也已經找到,現在只可聽天由命。一旦獲得PGDE取錄資格,將盡快向校方匯報,以便及早決定本人實習安排,為日後攻讀PGDE作準備。 各位讀者,「寶仁工作室」在符合堅守法治、誠實可信、廉潔公正、行事客觀、不偏不倚、政治中立之原則下,仍會繼續運作下去。只要不影響本人的事業及學業,在工餘時間參與「寶仁工作室」之運作的話,本人仍能通過「寶仁工作室」,帶給讀者無限的可能性。唯不排除會出現無法逢星期日定期連載的情況,敬請讀者諒解。 此致 「寶仁工作室」版主
Sam Wong 2024年1月28日 |
各位讀者,本篇將轉載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66年算術科後半部分之試題分析,並且備有小編親筆撰寫的題解、涉及課題、個人回饋,以供讀者參考之用,相關題目、數值答案取自《華僑日報》及《工商日報》。所有題解全由小編親筆撰寫,撰寫期間已考慮到同學的需要,所用方法盡量簡單、用字淺白。因應同學在進行非十進制單位化聚的時候,可能感到困難,試題另備附錄,載列作答題目時需要用到的英制及市制轉換公式。個别題目設有提示,旨在協助同學閱讀題目,而非指導同學答題方向,希望讀者能夠從試題中有所得着。本篇大多數題目之程度,適合小六同學作答,只有少數題目比較困難,或需具備初中數學知識,方可順利作答。
以下是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66年算術科試題後半部分之試題分析,備有學生版本、數值答案及題目詳解,也會有個人回饋:
閱讀「題目詳解」時須注意事項
「題目詳解」只供參考之用,設立目的旨在讓讀者明白作答方向,以及讓讀者知道該題目涉及的課題。如果與現行小學課程之程度有所差别、不同,將加入備註,協助讀者判斷有那些題目明顯是Out-Syllabus的。本人已盡力確保「題目詳解」内容準確無誤,如有錯漏或可修改之處,請透過留言向本人反映。
請注意!「題目詳解」非標準答案,個別題目可以有多個解法。若將之視為標準答案,可能導致讀者但知硬背死記,活剝生吞。這種落伍的學習態度,既不符現代教育原則,亦有違考試着重理解能力與運用技巧之旨。希望讀者正確使用「題目詳解」,以免弄巧反拙。
個人回饋
該年度的試題,整體難度中等。當中有13題因現行小學課程程度,以致難以甚至不足以回答此等題目,被視為具挑戰性題目,佔全卷16.5%,比率較1965年略為上升。而本年度「Out-syllabus」題目多過去升中試題目之「翻炒」,估計同學只要熟知1962年至1965年試題之做法,要作答本卷應該沒太大問題。箇中例子眾多,小編在此不多花筆墨詳加探討。
由於小學課程多次修改,有個別題目小六同學未必知道如何作答。例如百分率中賺率的計算、單利息,以往的課程是涵蓋的,但現在皆需要有初中基礎才可以作答。也有些涉及正比例及反比例,現行小學課程隱晦地要求同學處理正比例及反比例問題,例如通過分數處理比例問題,甚至有教科書提及歸一法。唯本人實做一遍後,覺得儘管不知道正比例及反比例,仍然可以作答的。綜觀而言,該年度的試題亮點不太多,大多是中規中矩的,真真正正的剔手題目不多,問得挺直接。基本上只要「熟書」,八成甚至九成得分也是可以的。
本年度的總題數跟上年有所減少,全卷有79題。不過,需要在四十五分鐘内完成全卷,始終非常困難。因此,特別需要同學提高運算速度,並且以「快而準」的方法,短時間内完成大量題目,這令考試難度大大提高,考生不可能做完全份試卷。雖然如此,小編仍值得大家試做1966年香港中學入學考試試題,大家可以參考小編提供的作答時間建議,作答該年度之試題,再看看自己答對多少。希望大家能從本試卷中有所得着。
香港中學入學考試1966年算術科試題取自下列報章,特此鳴謝: 《香港工商日報, 1966-05-05》 《華僑日報, 1966-05-05》 |
下星期將繼續轉載試題,並有題解與分析,敬請留意。我們下星期再會。